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724352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广安市某校八年级(3)班办了一期以“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主题的历史板报,其中不能选取的内容是( )A . 成立强学会B . 成立兴中会C . 成立同盟会D . 领导辛亥革命2. (2分)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与此顺序相比,中国近代化进程( )A . 顺序完全

2、一致B . 顺序完全相反C . 改变政令移前D . 改变政令移后3. (2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据此,下列理论(思想)与行动对应正确的是( )马克思主义宪章运动 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三民主义戊戌变法A . B . C . D . 4. (2分)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 . 檀香山B . 武昌C . 日本东京D . 南京5. (2分)下面是一不完整的“历史事件列表”,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表列出的事件发生在( )时间1840年 1898年历史大事件郑成功登陆台湾鸦片战争京师大学堂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A . 古代B . 清代C . 近代D . 民国6. (2分

3、)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 )A . 聂耳B . 冼星海C . 田汉D . 徐悲鸿7. (2分)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 )A . 每周评论B . 中外纪闻C . 新青年D . 民报8. (2分)某班同学在复习课上罗列了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有关事迹。你认为他们复习的主题应该是( )A . 侵略与反抗B . 近代化探索C . 民主与法制D .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9. (2分)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出版过很多刊物,下列出版物中率先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提出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

4、“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其中处应该是( ) A . 洋务运动B . 辛亥革命C . 五四运动D . 新文化运动11. (2分)“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这是一幅欢庆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对联。五四运动的胜利标志着中国( )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 . 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 . 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12. (2分)如图新申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B . 新文化运动C . 五四运动D . 中共“一大”13. (2分)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民

5、主与和平,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 ) A . 爱国、救亡B . 民主、科学C . 自强、求富D . 和平、发展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00分)1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材料二:近代走向衰落的中华民族开始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惊醒,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经历了“自强求富”、“维新救国”、“民主共和”、“思想解放”不懈的探索历程。(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列强在战争中犯下的一例滔天罪行。使“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6、”开始遭到破坏的条约是什么?(2)列举近代“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一位清朝将领。(3)写出材料二“探索历程”中的三次运动名称。(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15.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材料二:国人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

7、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材料三:人民集体经常表达出来的意志成为“公意”,它构成主权,主权即公意的运用。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卢梭(1)材料一体现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诸子百家中哪一思想流派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道德准则?(2)材料二中“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破坏孔教,破坏礼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依据材料三指出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

8、哪一政治制度建设最能体现这一思想主张?16. (30分)“冲击反应”是中外史学界解释近代史的模式之一。“冲击”主要是指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古老国家的侵略;“反应”是指列强的侵略促使这些国家发生的剧烈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150多年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迎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

9、家。大国崛起材料二 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材料三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陆总长(注:外交部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顾维钧回忆录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

10、字。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1)19世纪60年代,面对“千年变局和强敌”,中、日两国为实现自强,各作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这两自强运动在性质上有何差异?(2)19世纪60年代,面对“千年变局和强敌”,中、日两国为实现自强,各作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这两自强运动在性质上有何差异?(3)甲午战败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各阶级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试举两例说明。(4)甲午战败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各阶级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试举两例说明。(5)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不能”签字的原因。简要评价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拒签”行动。(

11、6)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不能”签字的原因。简要评价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拒签”行动。17. (35分)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日出东方】材料一:【艰难历程】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材料三: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12、,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材料四: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2006年,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欲联合制作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由崔永元任主持),将有另一群人沿着这条道路再次远征,他们也会面对无数的挑战和未知。【感悟历史】学子梦,则中国梦;学子的未来,则中国的未来。“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1)图一,图二反映的各是什么事件?(2)两者有何关系?(3)材料二的起义指什么事件?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4)材料二中的“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指的是什么事件?此事件中,

13、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出师讨伐的目的是什么?(5)材料三描述的场景发生于哪一根据地,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条“出路”指的是什么?(6)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挽救红军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该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7)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00分)14-1、14-2、14-3、14-4、15-1、15-2、15-3、16-1、16-2、16-3、16-4、16-5、16-6、17-1、17-2、17-3、17-4、17-5、17-6、1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