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72434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3海南) 下列句子中,有三个选项的划线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选出正确的( )A . 他们讲究亭台杆(xun)榭的布局B . 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hu)了C . 屠户横批了衣服,腆(tin)着肚子去了D .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晕(yn)酿2. (2分) 下列字词注音、字形都正确的是( )A . 漂渺pio定然dng珍奇zhn闲游xnB . 笼罩zho明星xn街灯ji陈列liC . 宽广gng疏星shn模糊h海雾hiD . 绵羊min昂

2、头ng危险wi夕暮m3. (2分)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今年三月份,中央巡视组入驻中央各部委,开展更大规模的“治腐”工作。B .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C . “老人摔倒,该就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D . 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 , 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4. (2分)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_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我发了财就会回勒阿弗尔的。我希望_,那时我们

3、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对于叔叔回国这桩_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_,就问:“哪个于勒?”A . 分文不值 为期不远 大快人心 迟疑不决B . 一干二净 为期不远 十拿九稳 莫名其妙C . 一干二净 指日可待 十拿九稳 捉摸不透D . 分文不值 指日可待 大快人心 烦躁不安5. (2分) (2017邵阳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送东阳马生序中“既加冠”,表示进入成年。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加冠礼。古时称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称百岁为“期颐之年”。B

4、. 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一句,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C .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觥筹”,“罍而歌者”中“罍”,“衔觞赋诗”中“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樽”都是“酒杯”的意思。D . 在古诗文中常有用某一词来指代某一现象或某一形象、某一场景的情况。如“三尺”指代“法律”,“寸管”指代“笔”,“杏坛”指代“教坛”,“簪缨”指代“官位”。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6. (20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学会赏识陈鲁民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

5、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 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

6、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

7、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

8、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 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1) 文章第一段写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刻象有什么作用?(2) 第四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简要分析说明文章第二段的论证思路。(4) 结合全文内容,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7. (22分) (2017七上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开镰夏天刚走,秋色就悄悄点染了山村万物。高梁红了,瓜果熟了,岩坎上的野山菊摇荡着粉黄的花朵,远远地就闻到了她的清香。最按捺不住激动的是满垄沉甸甸

9、的稻穗,在和风拂动下,身姿摇曳,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忽然,又齐刷刷地勾下头,宛若待嫁的村姑,一副羞答答的可人样。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澄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落日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月光里,我又看见父亲蹲在老屋的墙根磨刀。他轻轻给镰刀溅上水,弯弯的刀叶开始在磨刀石上有节奏地滑动,随着父亲的双臂一屈一伸,锈迹渐渐褪去。月色下,锃亮的刀口银光闪烁。“老倌子,喝口水。”母亲递上一杯凉茶。“等一等”,父亲摆摆头,“

10、明天开镰啦,还有好几把呢!”听得出,“开镰”二字是从父亲的心底迸出来的,他喜凝眉梢,满脸惬意。父亲一年到头晴耕雨作,指望的就是新谷满仓。还是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父亲抬眼望望窗外,喃喃自语:好啊,瑞雪兆丰年。紧接着焚香秉烛,祭拜天地神灵,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早春的日子,濛濛细雨像筛糠似的下。父亲头戴斗篷,身披蓑衣,胸前挂只盛满了种子的小萝筐,伸手从筐里抓一把刚刚生出娇黄嫩芽的种谷,在秧田的上空抛出一条条弧线,播下一年的丰收梦。六月天,烈日当空,田里的禾苗被炙烤得无力地垂下了颀长的叶片。他跳上水车,拼命蹬动车轱辘,流水和着他的汗水,哗哗地灌满了新月形的梯田。日子一天天过去,田垄里青了又黄,父亲倚门远

11、眺,满垄的稻香仿佛披到了他的鼻尖上。终于开镰了。黄澄澄的田畴上,“嚓嚓嚓嚓”的割禾声由近而远,仿佛在频频传递泥土的回报。父亲弯腰挑起刚打下的第一担新谷,试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秋阳如虎,偏西的日头还是那样炽热灼人,父亲浑身没剩一根干纱。许是太累,他抓起搭在肩上的罗布手巾抹抹汗,蹲在树荫下,巴嗒巴嗒抽起了自卷的“喇叭筒”。目光却一直定定地盯着晒谷坪里山尖似的谷堆,黝黑的脸庞上溢满了自信。我知道,此刻在父亲心里,他收割的不只是耕云播雨的回报,也是来年的踏实与祥和。父亲躬身捧起一把谷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沉思片刻,又慢

12、慢张开五指,任由谷粒从指缝间簌簌地洒落下来。也许他又在盘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绿了。突然,父亲掐灭烟蒂,霍地走起来,把我叫到他身边问:“看见了吗?”“看见什么?”我一脸茫然。“你看坪里大堆小堆的谷,这就叫堆金积玉。”父亲读过私塾,常常搬出旧书上的这类句子教育我。我笑了笑,不以为然。他的脸霎时一沉:“你呀,懵懵懂懂,只怨种田没出息,”瞟了我一眼,又说,“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一阵清风掠过,驱散了周身的燥热。我呆呆地站立,半晌无语,抬眼望望对面那片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的梯田,一种感觉倏忽而生: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里。(1) 阅读文章,理清“开镰”前后的内容,根据提示填空

13、沉甸甸的稻穗摇曳身姿时,父亲一天几次往田边跑。_收割后,父亲挑起第一担新谷,看着山尖似的谷堆,父亲充满自信。父亲和我的交谈,改变了“我”瞧不起父亲种田的心理,表达了_。(2) 品味语言,回答问题。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父亲躬身捧起一把谷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沉思片刻,又慢慢张开五指,任由谷粒从指缝间簌簌地洒落下来。也许他又在盘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绿了。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划线词语。终于开镰了。(3) 文中第段的回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节中“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我”的影响。 (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

14、“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里”这句话的理解。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8. (2分) 对下列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A .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满地”等词语可以看出。B .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来”。C . 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 . 这首词的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四、

15、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 (2011苏州) 阅读出师表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 ,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