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报告中的作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723469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报告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报告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报告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报告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报告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报告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报告中的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中的作用 摘 要准确地把握词义的形象特征,对于认识词的本义及其特点,整理多义词的引申系列,系联同源词以及阅读古代文献,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汉语;词汇;形象特征;本义;引申系列;同源词Function of Vivid Feature Analyses of Word Meaning In the Studies of Word Meaning ZHOU Wen-de(SichuanUniversity Chinese Department , Chengdu 610064 China)Abstract: It is of important value f

2、or us to grasp the vivid features of word meaning. With vivid features, we can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a word and features of original meaning, arrange the series of e*tend meaning of polysemant, relate paronym and read ancient documents. Key words: Chinese; le*icon; vivid features; origi

3、nal meaning, series of e*tend meaning; paronym.讨论词义的形象特征,是语言学上一个较新的课题。本文拟对古汉语词义的形象特征的分析在古汉语词义的研究中的作用作一些探讨。一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指称客观对象。181页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具有多种特征和标志,在语言产生之初,人们用一个词去指称*事物或*现象的时候,只能选择*一种特征或标志作为依据,这种特征或标志一经确定约定俗成,便附着于词的形式口头形式“音,书面形式“字形。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任意的。就古代汉民族而言,在多数情况下,人们选择的是认识对象的*一形象特征而非本质

4、特征。这是由人类思维开展过程决定的,同时又与古代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密切相关。人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开展直接反映到语言上。人在认识*一对象时,首先注意的是外在的具体形象。因此,词多是记录认识对象的形象特征;词在反映比较抽象的对象或具体对象的属性时,也多半要借助于具体对象的*一形象特征。古代汉民族习惯于用相应的具象使概念生动可感而有所依托。比方“蚯蚓一词,是选择蚯蚓曲屈而行的形象特征作为指称依据的2。反映“平齐、“整齐这种抽象意义时,是借用吐穗的禾麦这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说文七上齐部?:“齐,禾麦吐穗上平也。汉许慎?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下同3则,我们怎样把握古汉语词义的形象特征呢.我们认为,应

5、以许慎?说文解字?为根底,从汉字字形分析入手,并验之以古代文献。这是因为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绝大多数语词在书面表达上符合一字即一词的原则,此其一。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去聆听活的有声的古代汉语语词的“音响形象,但可以通过记录古代汉语语词的文字“视觉形象去把握其词义,即“通过文字来认识语言447页的概貌,此其二。不过,在分析字形,把握词义的形象特征的时候,还要有古代文献材料的左证。词义的形象特征必然会反映于汉字的构形上,造字要表达词义特点。传统语文学归纳的汉字构形原则的“六书,其根底是“画成其物,随体诘屈之象形。“象形是汉字最显著的特征。古汉语词义的形象特征对汉字的象形是有影响的。如“武的形象特征

6、是持兵戈而动其足,本义是“舞蹈5,故其字形甲骨文作 ,象下足上戈之形,是一个持戈而立的形象。又如,古人通过对“马、“牛、“羊、“鹿的观察,认识到它们在外形上具有不同的特点。马腿长,羊牛鹿的角突出。这些具体、直观的形象特点反映在字形上,就是“马字突出长腿,牛羊鹿三字突出角。这些都是词所反映的具体对象。比较抽象的如表述“夹缝、“间隙的“间。能够产生夹缝的物体太多,汉民族的祖先是通过“门开则中为际这一具体形象来反映这个抽象概念的。?说文十二上门部?:“间,隙也,从门月。*锴曰:“夫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间隙也。?段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简称。下同:“隙谓之间。间者,门开则中为际。6?庄子养生

7、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7又如表述“中断义的“绝,是取“丝这一具体事物“断成两截这一形象特征来反映“中断的概念。?说文十三上纟部?:“绝,断丝也。选取的形象特征是“丝断成两截,同时,也就表述了它的本义。?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8 二词有本义有引申义,在词义引申过程中,本义是词义引申演变的出发点。本义往往是通过*一具体事物的形象特征来表达的。词是语言的根本单位,是概念的存在形式,“词也表达概念181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有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的分别。以具体事物为反映对象的概念叫做实体概念。它反映的是一个或一类具体事物,因此,也可以叫做具体概念。以事物

8、的*种属性为反映对象的概念叫属性概念,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属性,因此,也可叫做抽象概念。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具体概念一般由具体名词表达,抽象概念则由抽象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数词等表达。古汉语语词在反映具体概念的词义时,是记录其形象特征,在反映抽象概念的词义时,往往也要借助于与之相关的具体事物的形象特征。这种形象特征在早期汉字形体上反映得比较明显。“在观察词义运动规律时,这些形象远比词的抽象的概括意义更为重要。9142页因为在词义运动过程中,“决定词义引申方向的往往不是这个词原始的概括词义,反而是与*个概括词义相联系的那个具体形象。9137页以“齐为例,它后来引申出“粮食、“调配、“剂量等义,这

9、些意义的核心是“禾麦齐平,它所依据的则是象吐穗的禾麦那样平整的形象,而非“齐的概括的抽象意义“平齐。9137-138页本义所记录的形象特征决定了词义的特点,在词义引申过程中,它又决定着词义引申的方向,并且“附着于词义运动的全过程,成为词义引申演变中潜在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10。这些词的引申义以本义所记录的形象特征为核心和起点,按照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认知心理,通过模拟、联想,朝着一定的方向引申。因此,我们在探求词的本义和整理多义词的引申系列时,有必要细心分析并准确把握词义记录的形象特征。因为“引申义与本义有着意义上的联系,本义所具有的突出特征主要是词的本义表达的形象特征,可以把引申义的各个义项一

10、以贯之。11(27页)准确地把握词义记录的形象特征,又有益于我们正确地理解词的本义及其特点以及它的运动方向。例如“角,?说文四下角部?:“角,兽角也。象形。?玉篇角部?:“角,兽头上骨出外也。12?易 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13甲骨文、金文的“角字都象兽角整体之形,中间几画像纹理。“兽角乃“角的本义,此无疑。由本义可引申出动物头上象角的东西。如:触角。形状象角的东西不只是动物。如:菱角、皂角。古代男孩头顶两侧留的头发其形状象角。?诗经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孔颖达疏:“以无簪直结其发,聚之为两角。14岬角。隅,角落。如:墙角,转弯抹角。数学名词,如:直角三角形。“角的本义和引申义

11、是根据“外形相似而引申演变的,引申义所指称的对象,其外形特征都“象角,即与兽角外形相似。兽角的外形是细长而弯曲,上端较尖。这正是兽角的形象特征。古汉语语词“角就是通过记录这一形象特征来反映兽角这一具体事物的。“角的形象特征被固定在词义里,并且贯穿在词义引申过程之中。有些多义词,引申义距本义较远,有的本义已经消失,由本义派生的几个引申义之间逐渐失去联系。这种情况,我们不易将本义和引申义联系起来,不容易找到其引申的轨迹。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词义的形象特征,辅之以文献材料的左证,去探寻其本义并寻找引申的轨迹。如“管,本义指一种竹制象笛的管乐器。?诗经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14可它的常见义

12、属引申义却是掌管、管理。?史记李斯列传?:“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15可是,掌管义与竹制乐器义之间看不出有直接引申的轨迹。这里,我们只要通过分析“管的本义所记录的形象特征,就可以找到其引申的依据和轨迹。原来,作为乐器的“管是筒形有孔的,而“上古锁钥形状似乐器管钥,所以也叫管或管钥。16551页于是,“管引申为钥匙。?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17作为竹制乐器的“管与作为钥匙的“管,二者具有共同的形象特征“筒状有孔,这是其锁钥义得以引申的根底。因掌握钥匙与掌握*一单位或部门有关,故“管又引申为掌握、管理。后来钥匙不再称“管,引申的轨迹便在此消失。又如“莽的常见词义是草丛、卤莽

13、、勇莽。而“草丛与“勇莽毫无联系,这两个义项何以系联.我们可以通过字形分析寻找该词的本义和本义所表达的形象特征。?说文一下茻部?:“莽,犬善逐兔草中为莽,?段注?:“犬在草中。由犬逐兽草中这一生动可感的形象引申为草丛、草木茂盛。?楚辞离骚?:“夕览洲之宿莽。?楚辞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18因犬在草中逐兽穷追猛逐,无所畏惧,是勇莽的表现,故又引申为勇莽、卤莽。?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7可见,草丛和勇莽都是由“犬逐兽草丛中这一形象引申而来的引申义,后来本义消失。“词一般都具有概括性,而且词所概括的往往是对象的假设干特征,而不是一个特征。1947页一个具体事物,其形象可以从不同

14、方面去认识,任何事物都可能具有多个特征,词在选择*一形象特征来反映该事物时,“从什么角度选取什么样的形象特征,这受着本民族一定的心理与习惯的制约,表达出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展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10上文所举“角字,英文中有 horn 一词,与汉语“角根本相当。horn 的本义也指兽角,诸如牛角、羊角、鹿角。可是 horn 却也指“新月的钩尖、“马鞍的鞍头;美国俚语中,horn 还指“鼻子。汉语的“角却没有这些意义。这说明,一样的事物,不同的民族对其形象特征的认识与把握是不尽一样的。 三准确地把握词义所记录的形象特征,还有助于我们有效地系联同源词。按照通常的说法,同源词实指同源字,而

15、“同源字常常是以*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异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203页。这里所说的“中心,是指同源的各个字,有共同的中心意义。实际上,是指这些词的词义具有共同的形象特征。因此,是否有共同的形象特征,也应看作是同源词应有的条件之一。例如,我们考察从“句的同源字。?说文三上句部?:“句,曲也,凡句之属皆从句。句有两读,一读九迂切,即章句的句;一读古侯切,与“曲义相通,后来表曲义的句写作“勾。此处只论述从曲义解的“句。?段注?“朐下云:“凡从句之字皆曲物。同时,段氏在“句下注云:“凡曲折之物,敛为句。凡地名有句字者,皆谓山川纡曲。又云后人“改句曲字为勾。段氏之话至精,一语说明了句之本义所著录的词义的形象特征弯曲折敛,即形如钩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则用声系原则将从句之字依次著录,说明所有从句之字都从“句得声。这些字绝大多数是同源字。“鉤,?说文三上句部?;“曲也,从金,从句,句亦声。?玉篇金部?:“鉤,铁曲也。 鉤,今写作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