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二:《童年趣事》教学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72216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二:《童年趣事》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习作二:《童年趣事》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二:《童年趣事》教学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二:童年趣事教学反思在我执教童年趣事中,通过回顾课文, 让孩子们能感受不同作家或者作者的童年美好与纯真,懂得珍惜童年,热爱生活。这一点在整堂课的教学中都有所体现,课前让孩子们多收集童年的资料,问一问父母,看看自己儿时的照片,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童年的“趣” ,另一点是让学生们在交流中拓宽写作思路,乐于书写童年的趣事,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感受童年的乐趣,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课堂师生、生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互评互改中,学会修改习作,在互动中感受写作的自信与乐趣。从整体来说,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了习作要求,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作法:一、课堂中不急于要求学生写,而花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

2、帮助学生审题,选择材料。对于这一次作文要求,相对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在于学生不理解什么样的事算是“趣事” 。有很多学生在开始时,往往弄不懂,以为给人以快乐的事,让人开心的事就是“趣事” 。所以在习作开始时围绕题目,通过事例解析让学生真正理解了 “趣”的含义, 接着让学生选择材料, 为了使学生的材料, 达到“准、新、精”的要求,我先要求学生自行思考,集体交流,让大家互相进行点评,然后再进行写作。二、以同龄小作者的具体事例打开学生心扉。以前作文指导课,我经常以优秀范文的事例来引导学生,这么做也确实能让学生理解习作要求,但课堂总让人觉得不真,不够有“人情味” 。这一次在习作之前找了同龄小作者的具体

3、事例,因为贴近生活,所以学生上课时很感兴趣。同时,在让学生讲自己的事例时,因为有前面的具体指导,学生在交流时也就没了什么顾虑,大胆去讲,为后边的写打下了基础。三、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首先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童年生活中的趣事来写,从而使学生习作具备了鲜明的个性色彩。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命题,不作过于细致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表达形式,这样就避免了束缚学生的思维,真正使学生的习作具有个性色彩。最后,从展示交流中,让学生从同学的作文中也能看到一些问题,比如:语句不够通顺、 在细节描写方面 (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还需要修改、 语言表达上对 “趣”特点的突出还不够等问题。习作课上,大部分学生有异彩纷呈的构思, 天真有趣的傻事, 同时,课堂上孩子表达还不够条理,留给我的思考也非常凸显,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在口语表达上继续加强培养,还需要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交流情境与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