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71794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招远市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招远市规划管理处山东海天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O年六月招远市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招远市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项目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设计编写人: 审 核 人: 招远市规划管理处山东海天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6月山东海天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第1页共17页招远市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目 录第一章 测区概况2第二章 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2一、 控制资料2二、 地形图资料3第三章 基准3第四章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3第五章 作业技术依据及成图方法3一、 作业的技术依据3二、 地形图规格3三、

2、 成图方法4第六章 控制测量4一、一级GPS4(一)、一级GPS控制网选点、埋石4(二)、一级GPS观测5(三)、一级GPS控制点编号及点之记5(四)、观测数据的存储备份5(五)、一级GPS网数据处理6(六)、一级GPS点的高程7二、等外水准测量7(一)、水准网的布设7(二)、水准观测7(三)、水准观测记录8(四)、外业数据的检核8(五)、水准网的平差8三、图根控制测量8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9一、地形图数据采集的方法9二、碎部测量数据采集的内容及表示方法10三、地形图的编辑与绘制15第八章 保证措施16一、质量保证措施16二、安全保证措施18三、工期保证措施18第九章 精度统计及质量评价19一、

3、一级GPS导线19二、等外水准20三、图根导线20四、地形图21五、质量评价21第十章 提交成果资料21附图22一、一级GPS控制点展点图22二、等外水准观测路线示意图22第一章 测区概况为满足招远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城市建设的管理,我公司受招远市规划管理处委托,并与招远市规划管理处测量队合作,共同完成了招远市城区东部8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任务,本工程于2010年5月4日开始,2010年6月10日结束全部工作,根据作业及检查的具体情况,编写本技术总结。招远地处胶东半岛,行政隶属烟台市。其东临栖霞市,北临龙口市,南与青岛莱西市接壤,西与莱州市相连。本工程的作业区(测区)

4、为北至玲珑路,东至矫格庄,南至温泉路,西至龙青公路;总面积8平方公里。测区内地势比较平坦,东南角为丘陵地带,是地形测量的困难地区。测区内公路、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地处沿海暖温带,夏季湿润,冬季不冷,只有较短的霜雪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年均降雨量约800mm。第二章 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一、 控制资料山东海天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7月为满足招远市第二次城镇及村庄地籍调查在招远市全境布设了D、E级GPS控制网,选埋D级GPS点共计60个,选埋E级GPS点共计150个;多数D、E级GPS点高程施测了四等水准,未施测四等水准的D、E级GPS点利用山东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5、成果求解了各点正常高。级GPS点42座、E级GPS点14、一级GPS点1410个。二维约束平差后D级GPS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0.005m,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654040;E级GPS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0.015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161347。经踏勘,测区内及周边点位标志保存完好的点有E级GPS与国家二等水准共用点E037, 联测了四等水准的D级GPS点D025,E级GPS点E027、E038、E057、E081、E102。平面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0,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已作为一级GPS导线网及四等水准的起算点。二、 地形图资料测区内现有招远市

6、规划管理处提供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一套,该地形图已作为本期工程划定测区范围、确定作业边界、一级GPS选点的工作用图。第三章 基准1、平面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0;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第四章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测设一级GPS点46个,控制面积约15平方公里,按规定埋设了标石;2、联测国家二等水准点1个, D级GPS点1个,E级GPS点5个,一级GPS点46个,按四等水准的观测精度要求施测等外水准路线长72.362公里;3、图根控制测量8平方公里,测设图根点746个;4、地形图数据采集8平方公里、编辑成图147 幅 。第五章 作业技术依据及成图方法

7、一、 作业的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下简称规范;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以下简称GPS规程;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以下简称水准规范;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以下简称图式;5、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以下简称制图规范;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以下简称验收规定;7、招远市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2009.6),以下简称设计书。二、 地形图规格1、地形图的分幅:采用 50cm5

8、0cm正方形分幅,1:500图幅线按坐标公里数的0.00、0.25、0.50、0.75、1.00公里划分。2、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在前,Y在后,并注图名。如:4123.25-486.75,李家庄。3、基本等高距:本测区1:500地形图基本高程等高距为0.5米。三、 成图方法本次地形测量采用数字化成图方法。 外业数据采集使用RTK、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根据实际地形条件,在各级控制点上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方向交会法等方法测定碎部点坐标及高程,以及根据实地几何关系,采用直角折线、距离交会、方向交会、垂线定点、矩形两点、矩形四点等方法计算地物点坐标。少数隐蔽困难地区使用钢尺量距。第六

9、章 控制测量为满足本次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及后续规划建设需要,在D、E级GPS点的基础上加密布设一级GPS点做为测区首级控制,密度为700米1个点,满足了RTK布设图根点的需要。一、一级GPS (一)、一级GPS控制网选点、埋石一级GPS控制网选点埋石遵守下列原则,并按下列规定进行:1、选点人员由熟悉GPS测量技术的人员承担。选点前充分研究设计书的要求,充分认知测区的地理环境信息,熟悉交通、水电等信息。2、选点人员实地勘察选定点位,重点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点之记有关内容。选点埋石所占用的土地,得到土地使用者或管理者的同意。3、点位选择在稳定坚实的岩石、土层

10、、硬化路面等能长期保存、满足观测条件的地点,以便于保存和通视。点位尽量选在交通便利,方便观测的位置。4、选点时避开环境变化大,测量标志难以永久保存的地点,如易受水淹的河床、低地、靠近铁路、公路、已规划的易受施工影响有剧烈震动的地点;避开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如断裂破碎带边缘、易发生洪水、滑坡、岩崩区、局部沉降区,有大量物质搬移的矿区、采石场、取土坑等地点。5、选点时远离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线等,距离不小于2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小于50米。并实地了解发射源和电磁波影响状况。6、选点时避开多路径环境影响,避免靠近水面、树冠、高大建筑物、低洼潮湿等

11、地点,保证高度角15以上无遮挡。7、标石类型:标石的规格按城市测量规范附录C3.3的要求进行。水泥或沥青路面上的点位用长10cm、直径10mm的钢钉作为点位;楼顶未设点。(二)、一级GPS观测观测使用6台上海华测公司生产的X20单频GPS接收机进行作业,仪器的标称精度:平面(10mm+1ppm),高程(20mm+2ppm),作用距离50km;采用GPS快速静态测量方式施测,由3个在测区周边E级GPS点(E102,E027,E038)作为参考站,一天内不间断运行,每天3个参考站开机1小时后,3个移动站开始观测,作业员独立测量,测时超过25分钟后迁站。 安置GPS天线时,三脚架强制对中,对中误差3

12、mm;在互为120的天线三个位置量测天线高,当互差小于3mm取中数采用,否则重新架设、整平仪器。在每站的观测前后应各量测一组天线高,读数精确至1mm。在观测过程中,未进行如下操作:接收机关闭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仰角限值,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三)、一级GPS控制点编号及点之记一级GPS点只编号不命名,编号按IDQ001编排,其中:I代表一级,DQ代表大秦家测区前两个汉字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001是点的顺序号。在埋石工作完成后按统一格式对点之记进行绘制和整理,采用标准A4纸张打印输出,点之记内容完整、格式统一、整齐美观。精确至1mm。(

13、四)、观测数据的存储备份观测数据当天全部下载至微机。计算机硬盘中保存一套,其它存储介质中保存另一套。数据的存储介质做了明确的标识,其内容主要为:生产单位名称、测站名称或测站编号、施测年代、观测年积日等。(五)、一级GPS网数据处理一级GPS控制网观测数据采用上海华测公司随机GPS数据处理软件(标准版)进行下载传输、基线解算以及网平差和精度估算。1、外业观测数据质量检核同步环闭合差满足以下要求:Wx WyWz。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满足:WX3WY3WZ33。式中n为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式中标准差= a+(bd10-6) ,式中:a=10mm,b=20。2、一级GPS控制网的平差计

14、算在基线向量检验及所有外业检核各项数据的质量符合要求后,以所有独立基线组成GPS空间向量网,并在WGS-84地球椭球上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符合要求后,进行GPS网的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平差结果须提供各点在WGS-84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无约束平差中,各基线分量改正数绝对值满足:Vx 3Vy 3Vz 3。然后利用无约束平差后的可靠观测量,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进行约束平差。平差中,采用3个参考站控制资料,对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已知方位进行加权约束,保证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满足:dVx2dVy2dVz2。式中标准差= a+(bd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