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71546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试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语文试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语文试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语文试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语文试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试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试题(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语文试题(二)一、解释下列名词:诗三百、三家诗、四家诗、六艺、郑笺、建安风骨二、比较分析诗经、楚辞有哪些不同?三、说说下列名句的出处及其含义如何?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四、简答题:(选三)1说说柳永对中国词史的贡献。2说说苏轼对中国词史的贡献。3说说唐诗繁荣的社会及文学原因。4说说李煜词何以感人至深。五、分析作品:(选二)1杜甫登岳阳楼2陆游诉衷情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六、详答题1读过白居易长恨歌以后,你觉得此诗好在

2、哪些地方?2对高适燕歌行你的理解与课本及老师的讲解是否一致,为什么?七、附加:对本学期大学语文课本及老师教学的意见及建议。(另纸附上)大学语文试题(二)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诗三百:诗经的别称。诗经凡305篇,取其整数,亦称诗三百。三家诗:由于秦的“焚书”,汉初人们所研读的诗,是由口头吟诵而流传下来的。当时鲁(申培)、齐(辕固)、燕(韩婴)三家传诗,这三家传诗虽各有不同,但都以穿凿附会的方法,不同程度地掺杂着阴阳五行的思想,曲解诗意,来宣扬儒家的教义。三家诗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定本,属今文经学。四家诗:汉初传诗的有齐、鲁、韩、毛四家,称为四家诗。毛诗属古文经学。六艺:有二义:一指古代贵族子

3、弟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指六种儒家经典著作,同“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郑笺: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为毛诗诂训传所作的笺,名曰郑笺。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基础,以毛诗为本,兼采今文之说,融会“三家诗”之长;郑笺不仅超越“三家诗”,对毛诗也是一种充实、提高。建安风骨: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刘桢等与当时的缪袭、繁钦、吴质、邯郸淳、杨修以及女诗人蔡琰等作家的创作,有着共同的时代特征。从创作态度上说,他们基本上都能关心现实,面向人生,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汉末以来的社会变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从情调风格上说,大多流宕着一种悲凉慷慨的基调,诚如刘勰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

4、,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建安文学的这些时代特征,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受到后代作家和文学理论家的推重,并被用来作为反对靡弱诗风的武器。二、比较分析诗经、楚辞有哪些不同?答: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楚辞从汉代始就成了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a.产生的时间、地域、作者;(a)产生的时间、地域: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产生的地域相当广阔,诗经各部分的产生时间,一般认为“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于西周前期,“小雅”的大部分和“大雅”的一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和周室东迁之初,“国风”

5、中除有一些西周时期的作品外,多数篇章以及“鲁颂”、“商颂”的全部都产生于春秋时期。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受诗经的一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b)作者:诗经的作者众多:有普通百姓,有公卿士大夫,还有当时对作品分类加工的高级乐官太师等。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据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b.风格、内容;(a)风格:诗经大多质朴优美,楚辞大多华美瑰丽。(b)内容:诗经偏

6、重客观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题材有民生疾苦的、恋爱婚姻的、生产劳动的、祭祀宗庙或神灵的等。楚辞大多偏重借助对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等的叙写抒发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c.形式、长短、章法;诗经以四言为主,杂以一到九言。诗经中多种多样的句型,可说是后代各种诗体发展的滥觞。押尾韵,形式多样,奠定了我国诗歌押韵的基本样式。善用重章叠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均收到美的效果。楚辞以七言为主,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d.运用语助词情况;诗经间用句首、句中、句

7、末衬音语气词,楚辞喜用“兮”字句。三、说说下列名句的出处及其含义如何?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答:此名句出于屈原九歌湘夫人。此诗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望穿秋水而不见湘夫人的倩影,唯见“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萧瑟凄清的秋景与湘君炽热的情思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衬托了湘君焦急不安的心情。寥寥数字,就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答:此名句出于王维山居秋暝。此诗写秋山夜景。诗人运用声色动静的对比,衬托出山野的清逸和幽深,也从不同的层面上丰富了观赏者的感觉。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答:此名句出于白居易长恨歌。是景语,也是情语。写唐玄宗“东望都门信马归”后的哀伤。

8、可有二解:(1)“春风桃李花开日”在唐玄宗眼中就象“春风桃李花开日”一样。(2)自春至秋唐玄宗都充满哀伤。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此名句出于李后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用设问、比喻的手法写李后主亡国破家的深哀巨痛。“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情的多、愁情持续的时间之长及国亡家破的不可挽回。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此名句出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从南朝宋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苏轼与弟弟苏辙及朝廷难以相聚,只有用美好的愿望来自慰、自解。6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答:此名句出于李密陈情表。写祖母年迈,朝不保夕的生存状态,显示祖母对作者的依

9、赖,以此表明作者不奉诏出并非别有希冀,实乃不得已。四、简答题:(选三)1说说柳永对中国词史的贡献。答:柳永对中国词史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他是长调慢词的首倡导者。其二,他用俗语填入词中。其三,他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及艺术容量。其四,他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2说说苏轼对中国词史的贡献。答: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中国词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1)苏词扩大了词境,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刘熙载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之评(艺概)

10、。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2)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花草蒙拾),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3)苏词创造了鲜明的理想色彩。(4)在语言和音律上,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苏轼重视音律,而不拘泥于音律。(5)苏词创造了风格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3说说唐诗繁荣的社会及文学原因。答:唐诗繁荣的社会及文学原因很多,概言之恐有下列数端:(1)唐代空前的安定、繁荣和强

11、大,为发展文化、造就诗人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2)唐代的思想文化政策相对地说有利于文化学术的繁荣、发展。唐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而写作诗、赋是科考的重要内容。唐代政府对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思想自由对唐诗的繁荣有有力的促进作用。(3)各种学术、艺术的繁荣对唐诗的繁荣产生有益的影响。(4)前代的文学积累、文学成就,唐代对律诗、绝句的逐渐完善与定型均为唐诗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其内在基础。如南朝文学家周顒对四声的发现;沈约四声用于诗的格律,归纳出比较完整的诗歌声律论;唐初沈佺期、宋之问对五律的定型4说说李煜词何以感人至深?答:李煜词感人至深的原因至多,概言之恐有下列数端:(1)直抒胸臆,感情真挚,以情动人。(2)李煜词前期写宫廷生活,表现对帝王生活的迷恋;后期写亡国之君的深哀巨痛。抒发的虽是帝王之情,但他写出人类共有的悲哀。(3)善于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形成优美、明朗、意味隽永的艺术风格。五、分析作品:(选二)1杜甫登岳阳楼2陆游诉衷情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答:略。六、详答题1读过白居易长恨歌以后,你觉得此诗好在哪些地方?答:略。2对高适燕歌行你的理解与课本及老师的讲解是否一致,为什么?答:略。七、附加题:对本学期大学语文课本及老师教学的意见及建议。(另纸附上)答: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