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及防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712248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及防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及防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及防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及防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及防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及防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及防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及防控自年以来年间,中国大陆农业保险的迅猛开展已为全球瞩目。到年末,中国大陆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参保农户亿户次,同比增长。全年共向万户次的受灾农户支付赔款亿元,简单赔付率。种植业保险方面,承保主要农作物亿亩,同比增长;实现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支付赔款亿元,简单赔付率。全年共提供农业风险保障万亿元,同比增长,较保费收入增速高出个百分点。这说明农业保险费率整体有所下降。随着农业保险的迅猛开展,进人农业保险市场的经营主体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在有些省区竞争更加剧烈。与此同时,加之全国的经营时间也不长,对农业灾害的发生规律的认识还非常缺乏,特别是一些主体,因为

2、经营技术和人才的局限,数据和经验的占有和积累也存在实际困难,在这种环境之下经营农业保险,其风险便不断从各方面暴露出来。今年,全国都在防控金融风险,在农村金融这个不可或缺的领域里,农业保险的经营有没有风险,如果有,这些风险有什么特点,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控这些风险,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农业保险经营中值得重视的主要风险笔者以为,农业保险领域虽然少有高杠杆或者激进投资、资产错配等风险,但有几类风险还是值得重视:一、无可回避的大灾风险大灾风险是目前所有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最大风险。这里所说的大灾风险,是指一个地区或者一家公司在一年经营中“赔穿的风险,也就是赔付率超过的风险。年之前

3、的几年,几乎所有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和有关政府部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都比拟乐观,从全国整体来看,简单赔付率最高的年份年是,最低的年份年只有。从不同公司的经营来看盈亏状况虽然也有差异,总的来说在再保险摊回之后也没有亏损的情况。以省为单位来考察,除了个别省份的风险损失比拟大之外绝大局部省份也没有很多超赔发生。所以,财政部在年公布了?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方法?,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在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条款拟订工作的通知?,这两个文件涉及的问题虽然不少,但是共同的潜台词是,前年的农业保险风险责任较小,保险费率偏高,经营的利润有点多。但是,接下去的三四年,

4、在大局部地区和主要险种降低费率,同时,较快拓展业务之后,就遭遇到不那么照顾保险公司的气象灾害了。赔付率也就上去了。就全国来看,接下去三年即年、年和年的综合赔付率分别是、和。而这几年的综合费用率那么是、,路攀升。要说起来,从全国来看,还没有一年是“赔穿的。只是保险经营机构的利润逐步在减少。局部省份的严重损失就凸显出来了。这几年的分省统计数据说明,年,全国包括方案单列市在内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超赔,赔付率最高的到达,到年,有个省、市赔付率超,赔付率最局的福建省,到达。深圳市的赔付率达。有两个市是连续两年超赔。某农业保险大省从年开始建立本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从年

5、到年,年共提取大灾风险准备金亿元,因为本省局部地区大旱导致的超高赔付,已将积累的大灾风险准备金使用掉。而不幸的是年该省的农业保险又是一个超赔年份,简单赔付率,如果把未决赔款加进去,这个赔付率是,即使年将本省大灾风险准备金提足、用完,也不能弥补保险机构在本省的经营亏损。我国的农业保险根本制度是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织实施。而对于一些地方来说,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累积风险还是很高的,风险在空间上难以分散,这可能使我们承保根底的大数法那么在这些地方将不复存在。二、并不鲜见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在农业保险经营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那就是不仅广泛存在于投保一方,存在于承保一方,还存在于作为支持和

6、组织者的政府部门一方。农险中的道德风险也一直伴随着农业保险的开展而在不断“创新开展。在投保一方,虚假投保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其一是骗保,基层干部或者是协保员假借村里农户的名义投保,编制投保农户的名单和信息,垫付农民该交的保险费,欺骗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甚至与保险公司合谋来骗取财政补贴。另外,投保农户在受灾以后谎报灾情、虚报或者夸大灾害损失、串换标的以骗取农业保险赔款的现象也并不鲜见。在不少情况下,有关气象部门或防疫部门者甚至协助骗保农民开具灾害天气或者牲畜死亡证明。这类现象无论养殖保险,还是种植业保险经常发生,有时候甚至是大规模地发生。与此同时,投保农户不按照正常的耕作制度进行农作,疏于田间管

7、理,或者在受灾以后怠于采取减灾减损措施,以获取保险公司的超额赔款也普遍存在。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可谓五花八门,表现也非常突出。比拟典型的是监管部门一再惩罚的通过虚假承保、虚假退保、虚假理赔、虚挂保费和虚列费用等“五虚方式套取财政补贴资金。不少地方出现承保面积大大超过当地播种面积,承保牲畜头数成倍高于投保农户实际词养头数的“怪事,甚至一个饲养场一年在同家公司购置两次保险,签订两个同一年度的投保合同。目前,新出现的道德风险的“创新是“合谋骗补。在养殖业比拟常见。生猪养殖场可以选择多保虚保:头猪投保头,与保险人达成“默契:不管有没有猪只死亡,有多少猪只死亡,都按照保险费的赔款,养猪户净赚的利润,保险

8、公司也毛赚;也可以少保或者选择性投保,猪场有头的规模,只投保头,死猪全部赔偿,或者“协议赔偿。政府有关部门本来只是协助保险机构宣传和组织投保,帮助保险机构定损理赔,便于合理定损减少纠纷。但一些地方的相关政府部门,有的公开索取较高“手续费,甚至为了帮助有的公司获取或扩大市场份额而受贿。或者以掌管和分配财政的保费补贴资源而索贿。克扣、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补贴资金或者农户农业保险赔偿款等问题时有发生。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与犯罪相联系的,它们之间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实际上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严重的道德风险必然走向犯罪。虽然道德风险造成的损失有多大体量我们无从统计,但农险中的犯罪有一些数据。根

9、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统计,年,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犯罪案例共计有个,跟投保一方的逆选择相比,保险人的逆选择实际上是自身经营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投保一方的逆选择性质和后果不大一样,主要影响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拓展范围和规模。涉案人,所涉罪名主要包括贪污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诈骗罪、受贿罪、职务侵占罪和单位受贿罪等项,其中,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涉案数量分别为件和件,占比为和;在涉案人员方面,贪污罪涉及乡镇及以上干部人,村干部人;滥用职权罪涉及乡镇及以上干部人,村干部人裴雷和姚海蠢,。道德风险一般来说虽然不至于导致公司破产,但肯定会增加农业保险的经营本钱,损害农业保险的经营效率。严重的道德风险会走向犯

10、罪,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根底甚至丧失市场份额。普遍的道德风险也必然动摇我们的农业保险制度根底。我们不能小视,更不能掉以轻心。三、不可无视的逆向选择一般认为,逆向选择或者逆选择,是一种事前隐藏信息的行为,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进而出现保险市场上充满着“高危险的投保人劣币,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失败的现象。显然,逆选择也是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重要风险之一。在农业保险中,一般来说人们比拟重视投保人的逆选择问题,因为这会给保险经营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甚至导致经营失败。笔者调查过一个地区的种田大户,有的种田大户流转来的耕地质量不大好或者地势低洼,而当地的农业保险是全省一个费率,该农户投保积极性

11、非常高,前一季作物受灾正在查勘定损,他就积极要求购置下一季作物的保险并要提前缴纳保险费,因为他知道他的耕地经营风险比别的农户要大。北方一个省,有几年同样发生过这种问题,某个地区尽管政府帮助发动保险公司宣传,但很少有人买小麦保险。因为他们这里灌溉条件较好,旱涝保收。类似的问题在养殖业也有。很多地方的规模养猪场不大愿意投保生猪保险或者能繁母猪保险,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猪场的管理严格,防疫及时,传染性疫病的发生概率很低。相对于千篇一律的保险费率,他们投保是吃亏的。而只有那些词养规模较小甚至是散养的农户比拟愿意投保。根据赵元凤和柴智慧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调查和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旱地玉米播种面积比拟大的盟

12、市,因为耕地质量往往比拟差,玉米保险的参保率那么比拟高;例如,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年旱地玉米播种面积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四个盟市,且这两个盟市的旱地玉米保险的参保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四个盟市,尤其是在年和年,这两个盟市的旱地玉米保险的参保率更是接近于。而在水浇地玉米播种面积比例较大的盟市,由于耕地质量往往比拟好,玉米保险的参保率那么比拟低。同样,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等六个盟市的旱地小麦和水地小麦的播种面积比例和各自的小麦保险参保比例,也呈现出这种典型的逆选择特征。实际上农业保险经营中,除了投保一方的逆选择,保险人一方也有逆选择问题。

13、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始几年,小心翼翼的保险人般对保险责任确实定非常“计较,不少公司把旱灾、病虫害等风险责任都作为不保责任。毫无疑问,旱灾、病虫害常常会大面积发生,有一定的系统性,保险人通过保单设计对风险进行选择非常有利于保险人自己。后来年保监会、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出通知,“强迫保险公司将农业的几乎所有风险灾害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防止了保险人的这类逆选择行为。现实中表现在保险人身上的逆选择主要是选择性供应,隐性拒保。但凡风险比拟高的地区或者险种,保险公司做业务都比拟谨慎。有的地区灾害频繁而其损失严重,既往业务因为风险不易分散,赔付率比拟高,保险公司不选择到那里去开设分支机构,那里已有的保险机构对

14、当地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发比拟消极。当然有些险种的开发和推广,主要是因为自己对风险管控缺乏主动性,只好婉转拒保。例如对于渔船保险、农机保险,以及养殖业保险,也有不少地方的保险机构囿于自己管理能力和技术的原因作出这种选择。当然,跟投保一方的逆选择相比,保险人的逆选择实际上是自身经营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投保一方的逆选择性质和后果不大一样,主要影响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拓展范围和规模。产生这些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探究上述农业保险产生各类经营风险的原因,对于不断解决这些问题,降低这些经营风险的发生率或者减少风险损失后果是有意义的。农业保险中的大灾风险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存在,之所以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它的存在和对农业保

15、险经营的影响,是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对全国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特点和规律还缺乏研究认识,总是忙活着开发产品、做业务、拓展市场。而对于当地的经营风险,没有很好了解。最近读到张琳教授关于湖南农业保险的累计风险问题的研究,感触颇深。因为笔者见到的研究产品开发、产品精算的文章比拟多,而对不同地区风险特点的研究成果比拟少。当我们对当地的自然风险,特别是大灾风险缺乏足够认识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就可能有盲目性,我们的精算依据也很可能有缺陷。特别是在剧烈竞争条件下,费率厘定或者报价会出现较大缺口。这很可能会给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一些错觉,认为由保险公司厘定的农业保险费率可能是“头戴三尺帽,不怕砍一刀,就可以跟公司讨价还价,甚至强行要求保险公司降价。这里,必须成认,我们国家目前这种农业保险制度,因为历史、认识和技术的原因,政府对农业保险价格缺乏操控手段。农业保险的价格特点在于,保险费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