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709956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反思 颜秉升二氧化碳的制取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关键内容。本节关键是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难点是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这次教学本着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根本标准,采取引导-探究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来组织教学,设计了“复习回顾,引导探索,开拓应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程序。利用多媒体、试验和实物展示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使学习过程愈加形象生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参加者。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制作展示馒头由小变大的过程,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馒头由小变大的原因是:馒头在受热情况下发

2、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排出的时候会在馒头中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洞。有些同学就可能产生疑问:“二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呢?”带着这一问题再展示馒头的制作过程为:和面、发酵、加碱(碳酸钠)、气蒸。学生依据已经有的生活经验不难得出二氧化碳的产生是和发酵、加碱(碳酸钠)相关。这么就顺其自然地引出怎样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课题 。那么二氧化碳是怎样制取的呢?它到底需要什么原料来制取呢?针对这些问题,老师组织学生继续探究,要寻求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应考虑哪些原因?同学们讨论归纳出:试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应从反应条件的难易、反应速度的快慢、反应原料是否易得、是否便于搜集等原因考虑。以后同学们列举了所学过的能生成二氧化

3、碳的反应,如:木炭燃烧、碳还原氧化铜、蜡烛燃烧、酒精燃烧、人的呼吸等。然后从反应条件的难易、反应速度的快慢、是否便于搜集等原因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在讨论中慢慢感悟出它们全部不是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理想原料。经过在“问”中“学”、“学”中“问”,就会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搞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自主探求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爱好,开启学生思维闸门,从而至始至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在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原料时,老师依据学生已学的知识,组织小组讨论下列问题: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判定下列固体和液体相互可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哪几组物质。

4、 固体: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钙粉末(caco3)、大理石(caco3)、, 液体: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会展开剧烈的争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同学们很快就能得出结论是:稀盐酸分别和碳酸钠、碳酸钙粉末、大理石反应或稀硫酸分别和碳酸钠、碳酸钙粉末、大理石反应全部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对六组药品进行试验,要求认真观察试验、统计现象、讨论分析找出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理想原料。学生们经过试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交流从反应速度的快慢、是否便于搜集等

5、原因展开讨论得出: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太快、难以控制、无法搜集;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刚开始有气泡产生一会儿反应停止,不能搜集到气体;稀盐酸和大理石混合反应速度较快、易于控制,因此它们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理想原料。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提出能否用浓盐酸替代稀盐酸呢?对此老师可出示一瓶浓盐酸打开瓶盖让同学们观察、讨论找出答案。接着老师再提出问题:“经过上面学习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能制取并搜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联络试验室制取氧气的内容进行观察对比,思索讨论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应考虑哪些原因?”依据前面已学知识进行对比发觉制取这两种气体所用原料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全部不相同,这两种气体的密度

6、和溶解性也不一样,因此它们所采取的发生装置和搜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讨论得出:选择装置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等原因。在对比观察中认识到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了解了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在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活动中,每个试验桌上全部提供了注射器、底部有洞的破试管、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u型管、橡皮管、单孔橡皮塞、带支管的烧瓶、玻璃导管、漏斗、铜丝、水槽、酒精灯、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铁架台等仪器。要求学生动手操作,选择上述一些仪器或生活代用具或其它仪器,设计出几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在选择仪器时应注意哪几方

7、面的问题?相互间讨论交流认为哪组装置是最理想的装置?为何?哪一组装置和众不一样?”此问题一出,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大胆思维、讨论比划、尝试,力图设计多组装置,力争自己设计的装置有所创新。同学们依据已经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设计了多种多样装置,有的装置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有的装置构思巧妙、富有创意;有的装置充足利用废弃仪器化废为宝;有的装置却是错误百出等等。然后组织学生们展示作品、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推选出几组比较有创意的试验装置供同学们学习参考。因此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要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要主动激励学生大胆的超越创新,不要把学生看成被动接收知识的对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不要损害

8、学生的自尊心和发明力。经过对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料、装置、步骤的研究,最终请同学们用自己设计的试验装置制取、搜集、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等到试验结束后,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展示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成败和原因,小结、汇报自主学习的收获。结果发觉有的同学很快就搜集到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而有的同学则没能取得成功,关键原因有:所加的药品不能反应(用硫酸做原料)、能反应却搜集不到气体(装置气密性没有检验或装置气密性不够好)、药品量不足、试验步骤不正确、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下等等。经过试验和对试验成败的分析,同学从中认识到自己设计试验装置优缺点,同时也掌握了试验步骤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然后经过反思交流、取长补短重新调整和改善试验装置,最终取得试验成功。这么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试验能力、又不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当然,在教学中也暴露了不足。因为平时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学生在探究试验中比较混乱,部分组无法正确得出探究的结论,一节课内完成这么多的探究试验有点仓促,不利于学生试验能力的深入提升,同时学生的语言表示能力还要不停培养。但不管怎样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还是大有收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