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合适评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70839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合适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合适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合适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合适评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合适评价 寒假快到了,又到了一学期一次的出题时间了,每个学期的测试题设计,不仅要有语数英学科,还需要有品社、综实、科学等学科,而每次设计品社学科习题时,自己的内心总有一些别扭的感觉机械、生硬、呆板,我总是想,这样一个学科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怎能用几道习题、几个知识点就进行了评价呢?这样做是不是太武断、太过偏颇了呢?品社学科的教学贯穿了学生真实的生活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着、发现着、体验着、感悟着这些内容,又怎是一张小小的试卷能评价的了的呢?可是,六年多来,我们的的确确就是这样评价着的,这也就造成了相关任课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极端不重视,平时不假思

2、索地进行教学,期末来临,从教科书中划出一些可以落到试卷上的知识点,然后“逼迫”着学生早晚背诵,最后的考试成绩往往还是不错的,合格率一般都能达到98%以上,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所谓的成绩也能给领导一个交待了,而由于习题就是我们这些教研人员设计的,合格率不错也就符合我们的测评目标了,因此,不会再有人追究这门学科的真正教学水平究竟如何了?所以,在这种评价方式的引导下,就产生了只有在讲课比赛时才有人来研究和关注这门学科的现象,绝大部分的任课教师不会花费时间去思考该学科的教学。所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这仍然是一门不折不扣的“副科”,这是我们不想看到又不得不承认它存在的后果。所以,我想,评价这门学科

3、的教与学的水平的方式真的得发生一些改变了。我想,对于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我们是否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评价量表,让学生一边完成学习过程,一边对自己、对他人的学习做出客观的评价,将评价量表存入成长档案袋,学期末将每次的评价情况进行汇总,如:【探究性活动评价】活动主题 姓名: 年级 活动时间 评价内容评价结果自评1你是否对这一主题活动感兴趣?2你收集的资料、信息的途径有哪些?是否实用?3你在该主题活动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认为自己解决得怎样?4你对主题活动成果是否满意?互评1他收集资料、信息的途径是否

4、正确?2你们认为他在活动中的表现怎样?我们也可以将学生日常的道德行为表现记入学生的学业水平量化评价,可以采用加减星的方式进行记录;期末,我们除了可以选择部分知识点进行简单的书面测评外,还可以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现场情景测试,比如:客人来了,能主动热情接待,不随意打搅别人谈话,注意基本礼仪;面对一些常见的商品,能够进行恰当的选择等等;这种情景测试可以在家中进行,也可以在教室内随机进行,评价则由家长或者教师完成,这种评价方式应该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作出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而我们的书面测试是否也可以改变以往那种一板一眼的面孔,变得灵活一些、生动一些、与学生的生活更近一些呢?如: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残疾人?要求写上3种方法,并说明哪些是自己做到的。画图也可以。再如:写上几条最近的时事新闻,看你关不关心国家大事。这些话题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操作,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在经历了本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社会性和生活能力是否真正获得了提高和发展。总之,我们热心与本学科教学的老师必须不厌其烦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给学生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品社学科的教学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