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703460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究开题报告银川四幼基于微课家园互动模式行动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微”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对应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近年来各种“微”事物持续涌现,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同时,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微型学习资源日渐丰富,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出现,也强有力地推动着这股“微”潮流,使得各种“微” 事物无孔不入地钻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越来越少,而零散的时间还很多,如:回家的

2、路途中、课间休息时间、吃饭排队的时间、晚上泡脚的时间、公交车上的时间等。假如能够将这些时间加以利用,学生在学习上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针对学生琐碎零散时间而产生的微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由“微”和“学习”两局部组成,“微”即微小、碎片化,它符合人们当今的学习方式,也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2.“微课程”的出现和发展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随时随地实行智能化学习成为可能。这种学习方式突出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强调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和碎片化,需求信息容量相对短小、注意保持要求较低的学习资源。过

3、去很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等教育部门,录制的“课堂实录”式视频教学资源,因其大而全、冗长,难以在移动学习中直接使用。而微课程将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教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所以,微课程成为了微时代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3.可汗学院风靡世界微课的实践,以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最为著名。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 可汗在2006年创立的一个非盈利性在线教育平台,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历史、生物、天文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4000多个教学视频,其中可汗老师自己录制的超过300

4、0个。可汗认为可汗学院是一个“独立的虚拟学校”,所有人只要想学习,就能够来到这个平台,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持续前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还能够得到反馈、评价和训练,而老师更像是“教练。”可汗学院向全世界所有人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可汗老师的视频风靡美国基础教育领域。4.传统教学中的局限在传统的幼儿园课堂活动中,为了不影响教学的进度,老师不可能照顾到班里的每一位同学,所以这会造成接受水平较差的学生无法掌握所学的知识或者是游戏活动。传统的教学时间太长,考虑到儿童的注意力比较短、无法持续,假如能够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来展示某些教学内容或者活动,会使幼儿更快乐的学习。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协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纲要赋予了家园关系建设新的内涵和特征服务性、指导性、针对性、丰富性、参与性、幼儿园主导性,这为实现更为开放的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家园关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学认为,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现在的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邻里间缺少交流和来往,孩子与孩子之间更是缺少交流和玩耍的条件,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上也存有着很多不一致之处幼儿园教育

6、指导纲要中强调:“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协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为了达到家园同步、家园互动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让家长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从而让家园互动更有效地促动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新的形式迫切需要构建能够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促动少年儿童主动活泼、健康发展的新的家庭教育组织形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短信、微信、微视频广泛分布,技术越来越先进。信息化时代,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家园互动与服务平台,在教育领域,微信、微课成了家校互通的重要渠道,它让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迅速、便捷,更有效

7、地促动了家园互动。(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利用信息化工具作为载体,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或者是教学活动制作成为微课程,用微课程把幼儿园和家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用微课这种媒体给家长远程分享全新的教育理念,协助家长形成准确的育儿教育观点,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学会理解孩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促动家庭亲子关系更密切,真正实现更有效的家园互动,从而促动幼儿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水平,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无缝接轨,达到家园互动的目的。让家长更直观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动态,随时注重孩子的发展情况,积极努力地做到家园同步,促动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水平,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

8、全面展开。2.研究意义家庭教育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力量,家庭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环境与影响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协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利用微课程有效促动家园互动,更能密切亲子关系,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理解,形成教育的合力,促动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有长远的意义。(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微视频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 ,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现今热议的微

9、视频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可汗学院可汗学院的创办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为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从2004年起,利用电子黑板系统录制视频课程,并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提供实行学习,内容从数学到越南战争,无所不包。每段视频为10分钟左右,记录了学习者对每一个问题的完整练习记录,教学者参考该记录,能够很容易得知学习者学习反馈。片段化的视频内容、递进式的内容组织形式、深入浅出的讲授方式和智能化的配套资源反馈系统为视频的成功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汗学院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

10、的特性,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以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互相衔接。教学者本人不出现在影片中,用的是一种电子黑板系统。其网站当前也开发了一种练习系统,记录了学习者对每一个问题的完整练习记录,教学者参考该记录,能够很容易得知学习者哪些观点不懂。翻转课堂首先尝试翻转课堂教学的是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州学校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2007年起,他们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协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

11、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协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两位教师的实践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重,以至于经常受到邀请向同行介绍这种教学模式。他们的讲座已经遍布北美,逐渐有更多的教师开始利用在线视频在课外教授学生,回到课堂时间则实行协作学习和概念掌握的练习。翻转课堂,不但改变了小镇高中的课堂,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教师也采用这种模式用于小学、初中、高中乃至成人教育,来教授西班牙语、科学、数学等。翻转课堂模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偏好,自定步调地学习。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由知识传递者变为课程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协助者。

12、正如英特尔公司世界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所说“以前,知识内化的过程都是被放在教室外,学生易产生挫折。但假如把这两个过程颠倒过来,学习成效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他更强调:翻转课堂能够迅速协助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翻转课堂实践在很多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如柯林顿戴尔高中学生在家看教师录制的5-7分钟的讲解视频,做笔记并写下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会重点讲解多数学生有疑惑的概念,并用大多数时间来辅导学生练习,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即时反馈。学校还解决了局部学生在家不能上网的问题,允许学生课前课后在校园电脑上分别访问一小时,或在特殊情况下,允许他们使用智能手机观看视频。在实施翻转课堂一年

13、后,学生们的学业成绩大幅度提升。2.国内研究现状自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给出微视频概念以来,随着国内外微视频实践的持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对微视频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全面,其概念内涵也在持续发展、丰富。一项来自发达地区的调查说明:在学习方式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背景下,教与学都迫切需要一些“短小的”、“情境化”、“案例型”、“便于应用”的资源类型来满足多方面的应用需求。佛山市是国内最早系统化展开区域性微视频建设实践并推广应用的地区,当时展开微视频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打破传统自上而下、单一化的资源建设方式,突出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环节)实

14、行多种资源的整合性,提升易用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2年是国内微视频建设和发展的“元年”,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也被称为“微视频”)开始广泛的普及。通过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的气氛更为轻松,学生不必像在传统课堂上听讲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也能够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同伴实行交流,寻求协助。同时,微视频便于学生在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微视频此阶段概念的发展突出了从注重微视频的资源构成到注重微视频的教学活动全过程、资源的应用生态环境和资源组成的生长发展性,而不是固化不变的,即是强调各资源是随着应用实践和教学活动更新和充实完善的。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

15、来,我国各级各类院校已开发了数万门精品课程。何克抗提出,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能够看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是网络课程的两个核心要素。假如把网络课程概念迁移到微视频的概念上则非常自然,也容易理解: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应于微视频的“微资源构成”、“教学活动”对应于微视频的“微教学活动”。王觅,祝智庭等提出(在那篇论文中提出的),微视频课程是学习者在特定学习情境中,根据自我学习的需求和目标,利用微视频所实行的网络学习活动总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微视频”能够认为是通过网络表现的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但

16、这还不能表达“微视频”的完整内涵和独特之处,因为微视频的核心资源或最重要的载体是“微视频”(不是一般的文本 、PPT课件或图片等其它媒体资源),而视频是所有资源类型中情境最真实、信息量最丰富的一种资源,因为视频是直观形象的,它使用的是视听语言,不像文字是抽象概括的,也不像图片是静态的画面。所以,这种以“微视频”为表现方式的“微视频”还具有一般微型网络课程所不具有的真实的、情境化、案例化的特征。所以,微视频应该是以“微型视频”为主要内容和表现方式的一种新型微型网络课程,其特点有:(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2)资源多样,情境真实;(3)短小精悍,应用面广;(4)半结构化,易于扩充;(5)交互性强,使用便捷。黎珊霞(2013)指出从教学角度看,微视频是一种蕴含一定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