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70343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材料AA乡*材位于AA县东北部,全村 639 户,2460口人,党员 52 名,党支部从加强支部建设、发挥支部作用入手,团结和带领群众,闯出了一条“狠抓农业,发展三产”的强村富民之路,取得了三个文明的全面进步。2001 年、2003 年、2004 年被评为乡级先进党支部。 一、统一思想,超前谋划富村之策 村党支部面对群众的信任与期盼,认真组织了由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和部分村民代表参加的“怎样使全村变个样”的大讨论,在集思广益、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很快达成下列共识:一是村里的油茶资源逐渐减少,势必影响村民的收入,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寻求和探

2、索新的致富之路,找到振兴全村经济的新支点;二是村里山场广阔,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项目开发大有可为;三是村党支部必须对全村经济发展负首责,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恰当引导他们的致富愿望,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和资金。在认真分析市场供需形势,迅速形成了“狠抓农业,发展三产”的经济发展战略。2004 年筹资 10 万元、投劳 6520个维修水渠 2000 米、新修水沟 fOOO 米;自筹资金 20万元的新建的自来水工程,解决了近 2000 人的饮水困难;向上争资15万元修善了*毛家岭段近3公里的村级公路。二、发挥优势,勇于开拓强村之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村党支部面向市场,

3、立足实际,引导村民着力进行改革:一是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新栽杉树松树 1200亩,改造油茶200亩,使人均增收 160 元;二是沿道路两旁种植黄姜300 亩、山株萸200 亩、金银花 400 亩等中药材,使人均增收 110元。此外,国土资源网收集wWw.gU村党支部极力为发展三产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各项服务业发展提供办证、减收占地费等优惠政策。在村支部的大力支持下,不但本村村民在此投资兴业,还吸引了一些外村甚至外乡人到此做生意。目前共发展商店、药店、饭店、加油站、蔬果批发、五金电料等三产项目 25 个,不但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主活、而且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 3 万余元。 三、落实制

4、度,严格履行理村之责 村党支部坚持以班子自身建设为突破口,以五个好为目标,凡涉及村里的重大财务开支、重点项目建设,都先在党内充分讨论酝酿,然后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格执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明确要求支部成员牢固树立“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利益让给群众”思想,不断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全力塑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形象。在阵地建设上,实现了“两事”建设规范化,新建了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为党员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村党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学习贯彻汇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学习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在全体党员内部长期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积极开展“三定一评”活动,年初给每

5、位党员按年龄、能力情况,确定具体目标、职责和任务,年终统一进行评比。为实现全村共同富裕,开展“一帮一”或“一帮二”活动,即党员干部在带头致富的基础上,采取帮思想、帮资金、帮门路、帮技术等形式,引领和扶持12 贫困户脱贫致富。全村 15 名先富党员联系了 26个贫困户,均在两年内实现脱贫。困难群众在党员的真心帮扶下,致富热情高涨,全村形成了一个帮致富、比致富的良好氛围。一年来,*村党支部在深化农村改革,带领党群共富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乡树立了楷模。 村委会先进事迹材料 一个油毡厂,年创税收一百多万元,一个茶场,年创税收四五十万元,三个大林场,郁郁葱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6、临湘市横铺乡*村被誉为“临湘第一村”,红极一时。九十年代后期,*村江河日下:村办企业全部变卖,群众矛盾重重,进省进京上访事件频频发生,影响十分恶劣。2006年3月,新组建的横铺乡党委、政府调研发现,*村支部成员互不买帐、互相拆台,这种不团结,不和谐,劲不往一处使,心不往一块想,各人打各人的小算盘,人心涣散正是*村没落的根源。必须给这个班子换血。党委、政府撤了村支部书记和村长,重新实行村民直选。7月,以李开乔、聂明勋为带头人的村支部产生了。自此,*村天车岭上党旗飘飘,推动着一场山乡变化。(一)路是*村的一道风景*村多山,最有代表性就是绵延起伏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天车岭,交通十分不便。李开乔上任后,

7、带着一班子人将修路摆在了村务的头等位置:新成立的班子中,李开乔主管公路建设,聂明勋协管,其他两名成员配合。2004年市启动了通村公路建设项目, 2006年*村也开始规划修建通村公路。按照每公里15万元的造价来修建公路,其中国家补贴10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这笔帐一算下来,村里要筹集36万多元,平均每人180元。尽管这几年村里经济状况不景气,但对从农户手中筹集这笔资金,李开乔还是有信心。修路是造福,农户应该支持。为了筹集资金,*村支部多次召开党员组长会议,商议措施,支部成员各自还要分工包片搞宣传。本身*村就没有好路走,而且人居也比较分散,加大了作宣传、募资金的难度。披星戴月回家对村支部成员来说,

8、已是常事。有一次李开乔下村,返回时摩托车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好自己推着回家,到家时已经是凌晨一点。让人欣慰的是,通村公路顺利开工了,并且路程全市最长,达7.13公里。如今,通村公路已成为*村的一道风景线,有力促进了*村对外的信息交流和经济发展,这些改观也有效消除了很多引发冲突、激发矛盾的苗头,气顺、政通、人和的良好氛围随之而来。*村是一个边界村,其与岳阳云溪接壤。尽管如此,山区地貌让*村民到岳阳云溪不得不绕道长安,很不方便,边贸经济交流十分落后。早两年前,从*修建一条跨县路到云溪已引起上级有关部门注意,并纳入了当年规划,但由于当时村支部怕担担子,也无心操持,跨县路就这样被搁着。等李开乔他

9、们提出来时,已经错过了机会,再要修路就要靠村里自己。经过测算,总投入要14万多元。通村公路刚有阶段性进展,这接下来的一仗又该怎样打?又会打得怎么样?村支部遇到了巨大的考验。经过调查走访和多次的村务会、党员组长会议,募集资金方案拿出来了。全体村民集资和主要受益组集资相结合。经过努力,募集到了7万多元,尽管还有7万多元的资金缺口,这条跨县路还是开挖出来了。虽然显得有一点粗糙,但走在路上,谁都会被这条路感到震撼:这完全是在崇山峻岭上开挖出来,蜿蜒盘旋,依山而行,给人一种磅礴、一种大气,而宽五米的路面也让人感到视野十分开阔。跨县路开通后,到岳阳由过去一个半小时缩短到了现在二十几分钟。由于交通便利,山上

10、几百亩的山茶也将能被好好利用:“山茶籽每到这个时候就挂满了枝头,以前基本上没有人摘,就是因为交通不便。路开通后,山茶籽也是一笔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山茶籽油好香的。”李开乔笑着说。(二)让茶园芬芳再现*村以茶闻名:“*毛尖”将“*村”与“茶”密切相连,并使*声名远播。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茶业红红火火。一个茶厂仅茯砖茶一项就达年产值600多万元,而一个800亩的示范茶厂,年产毛尖1500公斤,绿茶2000多公斤,老茶2500多公斤,已成为*村的拳头产业。90年代后期,天车岭上的茶园被承包给村里人,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承包方杀鸡取卵,只求快舍取不讲细培护,几年下来等到合同期满,

11、800亩的茶园几近荒废,茶树基本老化。新的村班子组建后,首批调动了劳力100多人进行大规模的茶园垦复,将所有老化茶树全部铲除,重新移栽上新引进的优良品种,随后又组织了10多个农民进山搞茶园维护,并聘用63岁的老支书李再湘负责管理茶园。通过一两年的努力,如今,茶园垦复面积达到了500多亩,计划2008年可以全面完成茶园垦复。为了迎接明年春茶的加工,村里又投资6万多元重新添置了5台茶叶加工设备。半山腰里,村里还投资10万多元新建了办公楼和食堂,极大地改善了茶园工人的工作、生活环境。李再湘老人说:“一开春,到时候就真是满山茶香,如果搞得好,我们每天可生产毛尖200公斤。”(三)“三新”移步可见*村有

12、“三新”:村部新办公用房、学校新教学楼、新移动信号塔。*村的村部办公用房年载久,加上失于维护,破烂不堪。因为破烂,村干部在村部也呆不住,经常村部冷冷清清,几天看不到一个人。李开乔看到这样的办公用房,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俗话说:安居乐业。要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就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修建村部办公用房的计划开始酝酿,并通过了村务会议。村里自己也没有什么钱,为了不再增加农民的负担,村支部决定向扶贫单位筹集资金。李开乔便带着一班子人多次找到*村的扶贫单位:工业园、国税局、财产保险公司,总算筹集到了2万多元。班子又精打细算,能够自己动手的就自己动手,经过三个月的施工修建,如今,*

13、村的村部办公用房焕然一新,行政办公室、计生学校、食堂等等,一应俱全,朴素而美观,用凤凰村的书记李美芳的话说,“这是横铺乡最漂亮的村部”。舒适的工作环境有了,村支部还自己干起了红薯加工,四个村干部,两个人一班。虽然加工点规模不大,但是这份村支部的事业也在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前村民们的红薯由于渠道不畅,降低了红薯的利用率,如今村里自己有了加工点,极大的解决了红薯无处去、不得出的现实问题,为农民解难增收的同时也改善了村支部成员的收入状况,而且,支部成员通过加工点上的密切协作,大家的心更齐,共同营造出了和谐、健康、充满生机的环境。站在村部前的水泥坪上,往东望去,透过枝叶,可以看到一幢两层的新楼房,这就是

14、*村小学的新教学楼。教学楼建设经费由上级负责,村里为了支持教学楼的建设,也是尽可能的提供帮助:联系运输车辆,修整进出道路都是村支部自己动手。念书的是村里的孩子,教书的是村里老师。为了孩子受到好的教育,稳定教师队伍,村支部提出了十分朴素的观点:不让老师吃亏。尽可能的给予老师在生活上的关心,在一些必要教学费用收取上进行动员和宣传。一位老师感言道:“在这里教书,舒适,踏实。”村部左边转个弯,就可以看到后山上直刺云天的移动信号塔。其实,移动信号塔也是去年6月份才落户*。此前,移动信号塔建在乡政府大院里,后来,乡政府拆除了信号塔,初步确定在旧李村的福寿山上新建移动信号塔。李开乔知道这个信息后,立马召开支

15、部会议,中心议题就是要争取把移动信号塔建到*的山上。经过比较分析,*地处边界,区域内又多高山,修建移动信号塔有利于活跃边贸经济和促进信息交流。群策群力,终于改写了初步的方案。*村在变化,不是潜移默化,而是大动作。这些变化恰好见证了以李开乔为带头的村支部一班人勤恳务实、开拓进取。也正因如此,近两年来,*村没有发生一例信访事件,村支部的公信度越来越高,获得的支持越来越多。我们相信,有这样勤恳务实、开拓进取的村支部,*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C29C91AFE4CE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

16、5AD29C91AFEDD1B6C87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C91FE4CED1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8795AD9C91FE4CED1D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