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698930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成人营*养*素需要量推荐意见确定营1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体成份组成、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合理化配方。()大部分2住院病人实际能量消耗通常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教科书上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值。()在败血3症或创伤的急性代谢期,不主张采用高热卡营养支持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允许性低摄入有益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水、电解质生理需要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无论肠6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患者,都需要监测出入液量、水肿或脱水症状体征、血电解质水平等,并及时调整补充剂量,根据病情,选择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重症疾病状态下是否需要增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供给量,

2、目前无确定性结论。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依据推荐剂量,根据医生的判断,结合患者需求,调整部分维生素的应用剂量。()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指南推荐意见采用评分的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医患有沟通,有临床的支持。(A)在临床2上,医生/营养师/护士都可以进行操作,目前是有关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有用工具。()肠外营*养*素一、氨基酸推荐意见对于有1重度营养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如果没有特殊代谢限制的话,推荐选用所含氨基酸种类完整的平衡氨基酸溶液()。对于需要支持的外科术后患者,推荐在配方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接受支持的重症患者,配方中也应包括谷氨酰胺双肽()。二、脂肪乳推荐意见应用肠

3、外营养的成人患者其肠外营养配方中常规推荐使用脂肪乳。()。但对于有严重高脂血症或脂代谢障碍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状况决定是否应用脂肪乳,使用时应充分权衡其可能的风险与获益()脂肪乳在肠外营养中的供能比例应根据患者的脂代谢情况决定,一般为需0%。电无脂代谢障碍的创伤和危重症患者应适当提高脂肪比例,其脂肪构成应使用中长链脂肪乳或用鱼油脂肪乳替代部分长链脂肪乳()对于外科及危重症患者,推荐使用中长链脂肪乳以改善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级推荐),可能对临床结局有促进()。鱼油脂肪乳适用于外科术后缓和,对临床结局有改善()。危重症患者也应将鱼油脂肪乳作为肠外营养脂肪乳配方的一部分加以考虑。()目前缺5

4、乏结构脂肪乳对成人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应用可能有益()。营养支*持*输注系统一、肠内营养管饲途径推荐意见鼻胃管适用于接受肠内营养时间少于3勺患者;管饲时,头部抬高3045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接受腹2部手术,并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肠内营养的患者,建议术中放置空肠造瘘管。(C)当施行3了近端胃肠道的吻合后,通过放置在吻合口远端的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非腹部4手术患者,若需要接受大于2勺3的勺肠内营养,如严重的头部外伤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痿()是首选的管饲途径。()二、肠内营养输注泵推荐意见对危重症患者(如短肠综合征、部分肠梗阻、肠痿、急性胰腺炎等)、重大手术后患者在

5、刚开始接受肠内营养时,推荐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对接受3周及以上肠内营养支持、或长期(个月或更长)采用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推荐使用输注泵输注优于重力滴注。()血糖波3动较大的患者(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或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推荐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对老年卧床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推荐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对输入肠内营养液的“速度”较为敏感的患者。()下述情况均推荐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肠内营养液粘度较高(如高能量密度的肠内营养液),进行直接的十二指肠或空肠喂养时,需要严格控制输注速度时,输注大剂量、高渗透压的营养液时,家庭肠内营养支持。()三、肠外营养输注途径推荐意见经周围1静脉缓

6、慢均匀输注能够耐受常规能量与蛋白质密度的肠外营养配方全合一溶液,但不建议连续输注时间超过101天4。(C)如果经周围静脉输入出现三次以上静脉炎,考虑系药物所致,应采用或置管。()支持时间预计0天,建议采用或置管。()成人患4者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可能需要的营养液输注天数、操作者资质与技术熟练程度,谨慎决定置管方式。(或)儿科患者长期输液推荐选用置管。()若单纯以肠外营养输注为目的,通常不采用输液港输注。()成人患者周围静脉穿刺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穿刺常规首选肘窝区,对接受乳房切除术和或掖窝淋巴结清扫、接受放射治疗的患侧上肢,应尽可能避免。()穿刺部位首选锁骨下静脉。()

7、超声1引0导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体表标志法,而行锁骨下静脉置管体表标志法成功率高于超声引导置管法。()中心静脉置管后(包括)应常规行影象学检查,确定导管尖端部位,并排除气胸。超声导引穿刺例外。()导管尖端必须位于腔静脉内。()中心静脉置管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穿刺局部消毒洗必泰优于聚维酮碘。()纱布敷料和亚聚氨酯透明敷料均可用于穿刺部位。()如果穿刺部位有出血或渗出,纱布敷料较亚聚氨酯敷料为佳。()敷料一旦发生潮湿、松脱,需要及时更换。()不推1荐8穿刺部位使用抗菌素药膏,这样做反而增加真菌感染和耐药的发生,并可能破坏亚聚氨酯敷料。()小剂量肝素可能有效预防导管堵塞。()头端剪口

8、与侧向瓣膜导管相比,对预防血栓发生无影响。()置管及置管后护理应由经专门培训,具有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长期建议选用硅胶、亚聚氨酯材料。()和的体内最长保留时间尚无明确规定。但应当经常对穿刺部位进行检测,怀疑导管感染或其他相关并发症时,应立即拔除导管。()疾病营*养*支持一、术后糖电解质输液推荐意见根据方2法0对0住2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积分3的患者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弊大于利。推荐对所有外科住院患者在入院后,采用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无需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术后应给予满足成年患者维持生理基本需要的水和电解质。()糖电解3质输液治疗的推荐方案:肝肾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

9、水必需量为2电解质为,为。配方合理、输注安全和使用方便的产业化的复方糖电解质输液产品进行维持输液是国际上广为接受的方案。推荐根据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状况及需要量,给以复方维持输液。()二、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推荐意见围手术期有无营养不良风险的评估:作为评估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工具,围手术期患者按照评分大于或等于分即有营养不良风险,给予进行营养支持()。围手术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连续天无法经口摄食达到营养需要量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前给予天的营养支持。术后支持:术前接受支持者;有显著营养不良的大手术病人,术前未给予营养支持者;任何手术或

10、发生手术并发症估计周或周以上不能正常进食者()。围手术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可添加特殊营养素:谷氨酰胺()A围手术5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可添加特殊营养素:w脂肪酸()。大多数6无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术后接受单纯的糖电解质输液治疗已经足够。无需给予营养支持。()营养支7持非急诊处理措施,应该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按适应证规范和使用规范进行()。有不可逆肠道功能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者应该使用肠外营养支持()。三、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推荐意见不常规推荐在无胃瘫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小时禁食。()严重营2养不良风险患者,大手术前应给

11、予10天1的4营养支持。严重营养不良风险是指至少有以下一项():个月内6体重下降10%;15%体重指数8主观全面评定法()为级;血清白蛋白没有肝肾功能障碍的证据)以下患者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尽可能通过肠内途径):预计围手术期禁食时间大于天;预计天以上经口摄入量无法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以上。()对于有营养支持指征的患者,经由肠内途径无法满足能量需要(的热量需要)时,可考虑联合应用肠外营养。()围手术期肠内营养禁忌症:肠梗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肠缺血。()术前鼓励那些不能从正常饮食中满足能量需要的患者接受口服营养支持,在住院之前就可以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没有特殊的误吸风险及胃瘫的手术患者,建议仅需麻醉前

12、2小时禁水,小时禁食。()手术后7应尽早开始正常食物摄入或肠内营养。大部分接受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可以在术后数小时内开始经口摄入清淡流食,包括清水。()对不能8早期进行口服营养支持的患者,应用管饲喂养,特别是以下患者:因为肿瘤接受了大型的头颈部和胃肠道手术。()严重创伤。()手术时就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大于天不能经口摄入足够的()营养。()在术后小时内对需要的患者进行管饲营养。()由于肠道耐受力有限,管饲肠内营养推荐采用输注泵以较低的滴速()开始,可能需要天才能达到目标摄入量。()对围手9术期接受了营养支持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规进行营养状态的再评估,如果需要的话,出院后继续营养支持。()在所有

13、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的管饲营养装置中,推荐放置较细的空肠造瘘管或鼻空肠管。()近端胃肠道吻合术后患者,可通过顶端位于吻合口远端的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长期(大于周)管饲营养患者(如严重头部外伤),可考虑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痿(如EG标准的整蛋白配方适用于大部分患者。()2对以下患者可考虑在围手术期应用含有免疫调节成分(精氨酸,w3脂肪酸和核苷酸)的肠内营养:()因为肿瘤接受大型的颈部手术(喉切除术,咽部分切除术);接受大型的腹部肿瘤手术(食管切除术,胃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不推荐将含有精氨酸的“免疫肠内营养”用于合并重度创伤、全身感染和危重症患者。()四、危重病推荐意见1危重病患者,营养

14、支持只有在生命体征稳定(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稳定-包-括药物、呼吸机等治疗措施控制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2危重病患者存在重度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营养支持。()3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结局。()危重病患者在入后22小时开始。()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应首选。5经胃肠道不能到达营养需要量的危重病患者,应考虑支持,或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6存在严重胃潴留或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可尝试应用辅助胃动力药物(胃复安等)改善胃肠道动力。()危重病患者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原则(20kcal/kgd25kcal/kgd);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增加(25kcal/kgd30kc

15、al/kgd)()五、胰腺炎推荐意见1轻至中度胰腺炎患者不常规推荐使用临床营养支持(不常规使用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2在起病初2d5d应禁食并给予糖电解质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第3d(起尝试给予含碳水化合物不含脂肪的膳食,并给予一定量蛋白质。()3但对于患病前已经存在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患者,则上述意见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给以营养支持。()5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先考虑经肠内营养。()推荐选用要素型肠内营养经空肠置管行肠内营养。()只有在患者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支持时,才考虑给肠外营养支持。()六、短肠综合征与胃肠道痿推荐意见1急性期肠痿及短肠综合征患者(经口或经肠内营养支持无法达到营养需要量时),应予肠外营养支持()。2有肠道功能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者应该用家庭肠外营养。()炎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推荐意见I 炎性肠病患者存在营养方面的危险因素,需要进行营养筛查以确定是否需要按照营养护理计划来接受正规的营养评估。()2炎性肠病及生长延迟患儿应采用肠内营养,以帮助患儿正常生长发育。()3需要的克罗恩病患者应该使用肠内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