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68421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山水教学 设计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 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以下是小 编为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教学 设计,欢迎阅读 !围很广, 项目繁多。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从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1.同学们 ,我们伟大的国山河壮 丽,风景秀美 ,有秀丽神奇的黄山 ,水平如 镜的西湖 ,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 岛 ,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2.今天 ,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 观赏桂林山水 ,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坐稳你们的小船 ,我们出发了 .你们看 -屏显画面 ,现在老

2、师给你们作导游,来介绍桂林山水 .1.范读课文.(屏显动画 ,音乐伴奏 )2.此时,你最想 说的一句 话是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真 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 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 板书:甲天下 )1.自由朗 读要求 :把最吸引你 ,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 ,好好地 练一练 ,把感受到的美用朗 读表达出来 , 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2.交流朗 读,在读中体会水的 : 静 ,清, 绿.屏显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 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 见江底沙石 ;漓江的水真 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 块无瑕的翡翠 .(1) 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

3、,突出漓江水的静 ,清,绿 .(静 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 轻轻地慢慢地流 ;清 这句读出惊喜 ,读得让大家都看 见江底沙石 ;绿 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 感悟作者表达 绿 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 无瑕的翡翠 与 碧绿的草坪 , 绿色的玻璃 加以比 较 ,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 爱之情 .)(3) 读了这句话 ,你对漓江的水有怎 样的印象 请概括地 说 .(板书:静,清,绿 ) (评价激励 :概括得真好 ,我们读文章的 时候要把 长句读成短句 .)3.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1) 屏显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 动

4、;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 见江底沙石 ;漓江的水真 绿啊!漓江的水真 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 块无瑕的翡翠 .(2) 和原句 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 为深刻 .小结 :是的 ,我们写作文的 时候 ,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 ,还要作具体 ,生动,细致的描写 ,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屏显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 动;漓江的水很清 ,还可以看 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 绿,多像一 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 ,你有什么感 觉(原句整 齐 ,读上去有 节奏,琅琅上口 )(4) 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 读出来 .屏显动画 ,音乐伴

5、奏 ,学生有感情朗 读.4.激情点播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 ,绿 ,为什么这节开头 ,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让学生理解 对比写法可以 衬托漓江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 顺序,指导学生背 诵 .(1) 这段话共三句 .先用大海 ,西湖引出漓江的水 ,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 ,最后一句是感受 ,也写出了水的静 .(2) 屏显画面 ,音乐伴奏 ,学生试背.1.小结学法 .刚才 ,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 丽风光,是通过读读 ,划划 ,练练 ,说说的方法来学的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 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 节.2.出示要求 ,屏显文字 .读读 :读第三节.划划 :划出最美的句子.练练

6、 :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 :值得学习的写法 . 3.朗读比赛.谁觉得自己能 够把桂林山的特点 读出来 ,就自告 奋勇来当擂主 ,接受同学 们的挑战 ,挑战同学要先 对擂主做出点 评再朗读 .4.朗读欣赏.比赛优胜 者配乐朗读 ,其他同学 边听边想象 ,看能否看到奇 ,秀,险的桂林山 .5.谈谈值 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 :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 )( 板书:奇,秀,险)导语 :静 ,清,绿的漓江水犹如一面大 镜子 ,倒映着奇 ,秀,险的桂林山 ;奇,秀 ,险的桂林山 环绕着静 ,清 ,绿的漓江水 ,请同学们看风光片 ,听老师朗读最后一段 .1.范读.屏显动画 ,音乐伴奏 .2.激情点

7、拨是的 ,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 ,这幅画有 83 公里 ,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 .这幅话是谁画的 (生答 :大自然 ) 大自然可真是神奇 ,它用手中的笔把桂林山水描 绘得这般如诗如画 ,如梦如幻 ,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 . (板书 :美如画 )3.屏显动画,文字 ,生齐读最后一 节 ,音乐伴奏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1.其实,我们的家乡来凤也有很多名 胜.屏显 :仙佛寺 ,酉水河的景色2.说一说 .要求 :仿照第 2,3 节的写法 ,抓住仙佛寺山的特点 ,酉水河水的特点 ,学习用整理的句式具体地描写3.写一写 ( 略 )板书设计静水 清 得绿甲天下 画中游奇 :形态万千山 秀 :色彩

8、明 丽险 :危峰兀立同学们,前几天我 们领略了长城的风采,被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坚强的毅力和巨大的智慧所震撼了。今天,老 师要带你们去欣赏一下桂林的山水 请同学们用最甜美的声音 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提 问:桂林在哪呢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多民族地区,有壮、瑶、回、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68 万。那里有 许多珍贵的植物,有许多种动物,一年当中夏季较长,景色秀 丽,是个旅游 观光的好去 处。】听了老 师的介绍,你对桂林这个地方有什么感 觉啊 ?(很美。真想去那里看看。想去那里欣 赏一下少数民族的风情。 ) 那我们就随着作者去那里看一看吧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 随机

9、解 词、造句、区 别近义词 )欣赏 ( 可以听着 赏 ) 观赏 (只能看着 赏 ) 波澜壮阔 (原形容水面 辽阔 。现 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水平如 镜 ( 完全静止的水所形成的水面象 镜子一样平整 ) 漓江 瑕 ( 玉上面的斑点 ) 翡翠 ( 翠绿色的硬玉。翡翠的名称来自 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 鲜艳,雄性的羽毛呈 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 绿色,名翠 鸟,合称翡翠 ) 船桨 扩散 栽倒 竹筏攀登 峰峦雄伟( 山峰或山 峦雄壮而 伟大 ) 游览 拔地而起 (在地面上陡然 耸立。 从地面上突兀而起 ) 罗列 ( 分布、陈列) 形态万千 () 奇峰罗列 罗列:分布、 陈列。奇特的山峰散布

10、陈列。 屏障 ( 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 东西 ) 危峰兀立 (危:高 ;兀:高而上平。山峰高耸直立 ) 怪石嶙峋 (奇形怪状的石 头重重叠叠的 样子。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游船航行在碧 绿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 丽的画卷中游 览。2.检查课 文读得是否流利(一 ) 学习第一段1 谁能用一句 话来概括一下 课文的内容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第一的 ;一流的 ;无人可比的。(二 ) 学习第二段2( 引导学生接着提 问,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读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 句话结合文章内容,你要提出什么 问题呢?生:为什么会 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师:也就是 说接下来作者从哪

11、几方面来写桂林的山水呢?生:先写了漓江的水,接着写了桂林的山。师:谁来接着 问?生: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自读第 2 自然段 ) 静,清, 绿。师 :快速读第二段,用你喜 欢的符号画出描写漓江的水静、清、 绿特点的句子。师 :谁把你画的句子 读个大家听一听 ?(这么多同学都找到了 请起立,一起 读一下吧 !)师:读完这组句子,你会提出什么问题来 ?生: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生:排比生: 比喻生:从哪能看出 这是比喻句呢 ?(找比喻词 )师:仿佛能 换成那些 词 ?(宛如、好像、犹如)生:为什么把漓江的水比喻成翡翠呢 ?生:因为翡翠是翠 绿色的硬玉,有光 泽,他们有相似之 处啊。师:漓江的水 这

12、么美, 谁能读出漓江水的特点 ?师:难道漓江的水真的这样静吗 ?不会流 动 ?这是什么修辞方法 ?(夸张 )师:读这段的第一句, 这是什么 样的写作手法啊 ?(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呢 ?(波澜壮阔的大海气 势磅波美不美 ?水平如 镜的西湖就像一位温柔的少女,美不美 ?这样的美作者都 见过,可从没看 见过漓江这样的美。更能突出 丽江的美。 )师:让我们有最好听最美的声音读一下这一段。(三 ) 学习第三段1 小组学习这一段。 ( 师深入组内指导 )2 汇报(1)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奇,秀, 险。(2) 从哪些句子 读出的 ?(指导朗读 )(3) 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排比,比 喻,夸张(4) 读第一句用了什么 样的写作方法 ?(对比 )(5) 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四 ) 读第四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1 美啊 这样的山水, 还有雨雾迷蒙和绿树红 花的映衬,用作者的一句 话来形容就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2 所以用开 头的一句形容 “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想一想,文章在 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首尾呼应 )1 观察顺序 由低到高。2 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生 动,形象。更 鲜明、更突出的表 现事物特征,可用来加强语势 、强调内容、加重感情。3 抓住景物特点 进行描写。作文校园秋色要求 :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观察, 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进行描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