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板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680653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纤维板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碳纤维板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碳纤维板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碳纤维板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碳纤维板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板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纤维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粘贴碳纤维片的范围并进行基底处理(1)将砼构件表面的残缺、破损及碳化层部分清除干净,直至结构密实部位。检查 外露钢筋是否有锈蚀,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进 行修补复原。(2)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刷密封;大于0.2mm 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 3)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模板的段差等)打磨平整,修复后的段差尽量平 顺。用 磨光机把棱角磨成半径大于 30mm 勺圆角。( 4)清洗打磨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2、底层涂刷(底层涂料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渗入砼表面内)( 1)把底层涂料的主剂和固

2、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后放人容器内,用搅拌 器拌 均匀,一次调和量应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2)用滚筒刷均匀的涂刷底层涂料。( 3)底层涂料固化后,表面有凸起部分时要用砂纸磨光。(4)注意在气温小于 5C, 相对湿度大于 85%砼表面含水率在8%以上,有 结露可能 而无可靠保证措施时,均不得施工。3、环氧腻子对构件表面残缺的修补( 1)构件表面凹陷部位应用环氧腻子填平,修复至表面平整。2)内角(段差、起拱等)要用环氧腻子填补使之平顺。4、贴碳纤维片(1)为了防止碳纤维受损,在碳纤维片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严禁受 弯折。贴片前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纤维片,每段长度一般不超

3、过 6m。(2)碳纤维接头必须搭接 10cm 以上,横向不需搭接。( 3)按规定比例掺配树脂主剂和固化剂,用滚筒刷均匀地涂刷黏结树脂,称 为 下涂。( 4)贴片时,在碳纤维片和树脂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可用罗拉沿着纤维方 向 在碳纤维片上进行滚压,使树脂渗入碳纤维中。5、养护粘贴碳纤维片后,需自然养护 24h 以达到初期固化,并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干 扰。6、涂装根据需要可在树脂固化后加固补强构件表面,涂刷耐火涂层和色彩N0.2 碳纤维(片材)加固处理要点先对梁板采取有效地卸载和支顶措施(在进行结构加固处理前要完成好这些 施工 操作),再按以下工序逐步进行加固施工:1、破损面混凝土表面处理:清除被加

4、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 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2、按设计要求对破损面钢筋进行处理后,用 M45 的环氧树脂砂浆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15mm 利用打磨机将其表面打磨平整, 并用钢 刷将其表面的粉尘、油污等清除干净,使加固构件表面平整、干燥无粉尘。 另外,如碳 纤维需沿基纤维方向绕构件转角处粘贴时,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 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 20mm3、涂刷底层树脂:用专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待树脂表面干燥时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4、找平处理: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5、粘贴碳纤维片材:将配制好

5、的浸渍树脂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并用橡胶 滚筒沿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出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 碳纤维布。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待纤维表面接触干燥时即可进行下一 层的粘贴。如 超过60mi n,则应等12h后,再来涂刷粘结剂粘贴下一层。6、在最后一层的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NO.3对碳纤维加固补强技术的展望碳纤维用于砼结构的修复补强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其主要原因在于 碳纤 维片加固存在较多优点:1、不增加结构重量,碳纤维片重量200g/m 300g/m,设计厚度0.111mm入0.167mm 加上环氧树脂的重量也很轻,对结构自重影响可忽略不计。2 、施工简便迅速,无需模板、夹具、支撑等。3、可以多层粘贴。可根据设计要求,在一个部位重叠粘贴。4、能适应各种结构外形的补强。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桥梁通车里程也在不断增长,桥 梁由 于各种原因造成承载力降低、混凝土强度降低或需要提高抗震能力和修补桥梁 裂缝的情 况,而在这些情况下都可以应用碳纤维加固补强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