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65219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陋室铭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陋室铭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陋室铭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陋室铭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 子 备 课 表年级: 七 科目: 语文 备课人:武海琴课题陋室铭课型新授课课时一授课时间2020年 4月 27 日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过程与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情感与态度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教学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教学准备ppt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练习法教 学 流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任务设计意图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 在“课前三分钟”(每节课的前三分钟向学生推荐好文好诗好句)环节中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把你

2、想到的事情写下来,按你写下的事情去做,把你做的事情再记下来这实际是一句关于要确立目标、如何按目标坚持、做好后如何做反思的座右铭。(二)示范背诵 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请学生给老师挑刺(三)学生朗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六)思考阅读 此环节要求学生完全不打开课本(作笔记除外)。1、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作铭”?通过大屏幕展出刘禹锡的生平简介帮助理解,了解了陋室铭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情感后再引导。2、再次背

3、诵全文,鼓励学生大胆指出自己认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并阐述理由;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抱负和情操。3、师生互动设计板书,要求学生抓住中心句,在板书中体现文章是如何“表现中心”即从哪些方面表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句的。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些问题按序抛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带着学生深入课文。力求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陋室”?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激励学生看着板书再背课文,并引导找出文章韵脚。ing 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 不陋通过对居室的描绘,

4、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四)学生背诵 学生在经过反复的听读与朗读之后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即时背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以短文的内容。随后采用游戏接龙背诵,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便于短时记忆的发生与巩固。(五)学生翻译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我根据系统论整体要素之和大于部分整体之和的原理,采用两人小组讨论翻译的形式,要求学生一对一,一人读一人译,互相帮助指正,教师可做适时的指导与归纳总结。经过足够的时间的讨论与教师的巡回指导,学生完成了学习“创作”,用幻灯展示学生的板书,再用投影板出教师的板书:(七)

5、练习设计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此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1、按要求默写 写出本文的中心句写出表现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 写出表现陋室主人所参与事之雅致的句子 2、对于作者的陋室以及他的生活方式你有什么看法?教师与学生交流关于座右铭与铭的关系与相关的知识,并用投影板出,由此引出今天所要学的课文陋室铭。(教师故意读错某个词),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听读中,同时又能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通过以上练习,学生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获得了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相长。板书设

6、计分层作业设计山(仙)名 (喻) 陋室(德馨) 水(龙)灵 托物言志人 事学习文章的写法写一段话,将你的理想或追求通过某些物品(体)表现出来。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1,让学生初读课文,根据“铭”的特点,将文中的韵脚找出来,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语言特点,产生整体感知。2,学生再读,体会骈体文的句式上的特点,进一步了解本文语言的特点。 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

7、,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教师指导朗读技巧。4,学生观看视频,听配乐朗读,加强朗读的节奏感的把握,并通过视频感受陋室的环境等,5,全班齐读,配合视频音乐,再次感受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这样的几轮朗读之后,学生已能当堂背诵,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难度的文章,已经理解得比较好了。说明:1、课型指新授、复习、讲评、实验、阅读、等。2、每一单元教案前先写单元计划,再备教案。3、作业设计指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等需要夯实基础知识自行设计的作业。4、教学反思要写出使用本节教案后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加注自己的建议。5、每一行、列的宽窄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但表样不能变。6、从本学期起全部采用电子教案,上课前需先提交教案,以便听课人员阅读。7、到教学方法自成一页,教学流程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分层作业设计和教学反思也自成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