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毕业论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65078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毕业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题 目: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姓 名: 学 号:20103848班 级:10会电6班系 别:经济管理系指导教师: 目录摘要一、会计监督概述(一)定义3(二)单位内部监督3(三)单位外部监督3(四)意义3二、会计监督的特征(一)监督主体4(二)监督客体4(三)监督依据4(四)监督目标4三、会计监督现状(一)从控制环境看4(二)从控制程序看4(三)从信息沟通看4四、会计监督对策(一)法制环境优化4(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5(三)会计职业道德环境优化5(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5五、会计规范化问题(一)会计规范化的标准5(二)会计规范化现状的原因5(三

2、)会计规范化工作的意义6结束语摘要“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待人、信以接物、言必行、行必果、勿自欺、勿欺人”。马克思很好的诠释了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的重要性。会计对于社会经济越来越必要和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较好地满足了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自控”与“外控”的需要。自控是指对自己行为进行约束,力图使本单位取得最大的效益;外控是指集体对个体行为的管理,从而保证个体行为真正服务于总体目标的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这种自控与外控就显得更为必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资料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加强会计监督,最重要的是简历有效的会计

3、监督体系。关键词:会计监督 规范化 监督机制 监督体系一、会计监督概述(一)会计监督定义会计监督(accounting supervision)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狭义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一部分,是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财经政策、会计法规,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的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广义的会计监督是本文所述及的,其内

4、容既包括内部监督又包括外部监督。(二)单位内部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与方法。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摆正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措施。(三)单位外部监督单位外部的会计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各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

5、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这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单位内部由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实施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的。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实施主体。2、社会监督,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四)会计监督意义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监督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一切财务收支都要通过会计这个“关口”。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

6、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同时,符合本单位的计划、定期、预算和经营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会计监督的特征(一)监督主体会计监督主体是指会计监督行为的具体实施者,任何有权对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的机构和人员都属于会计监督主体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六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

7、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主体。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监督的认本,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会计人员是国家财经法规的维护者;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又是本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要维护本单位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会计监督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主要表现在,当国家利益与单位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二)会计监督的客体会计监督的客体是指会计监督行为的具体承受对象。在实践中,可将会计监督客体分为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和会计行为三个方面。(三)会计监督的依据会计监督的依据实际上就是会计监督的标准,主要

8、是以各类会计规范,作为约束、评价和指导会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四)会计监督的目标会计监督目标是会计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状态。三、会计监督现状(一)从控制环境看法律约束力不强:当前的法制环境,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情况。“无法可依”加上脆弱的会计监督使得虚假会计报表不断增多,履禁不止;“有法不依”存在是因为一些行为主体的法制观念淡薄,无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违法不究”则更多的是因为有些法规缺乏明确而严肃的执法机构,使法规形同虚设;“执法不严”使得当今社会人情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从现行法律体系中存在不具有操作性的条款,会计监督功能相对弱化。诚信缺失是造成各

9、个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普遍原因。(二)从控制程序看所有者和债权人的监督被忽略。所有者拥有整个企业,而债权人则是将自己的一部分资产贷给该企业,是与企业经济利益最相关的人,为保护自己的权益,必须而且理所当然要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三)从信息沟通看会计监督系统设计之初很少考虑信息之间的沟通问题,从会计监督之运行结果上看,会计监督的信息缺乏沟通的渠道,难以形成监督的合力。在控制程序及监控上,不仅各控制板块相互“扯皮”而又相互推托责任,就连基本的监督权归属问题都值得推敲。在现行模式下,各专业监督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实施,为了各自的行政管理目的,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现象很严重;各部门之间在某些方面权责不清,部门利

10、益保护主义严重。这就导致了权力重叠。例如,各部门制定的法规与地方是矛盾的、有差异的,权力重叠还会导致出现权力“真空地带”,使得某些领域没有部门去监管,难以形成监督的威慑力与合力。四、会计监督对策(一)法制环境优化在监督与被监督的环境中,监督者具有监督权,被监督者承担被监督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法律环境对会计监督体系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会计监督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及会计监督机制来实施并完成其保护各委托人利益的职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重新组合了产权组织和利益关系,直接

11、影响到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目标及会计信息质量。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体系的作用。企业制度环境优化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证。具体来讲,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要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会负责,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聘任经营者,并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监事会对企业财务和董事、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所有者因为其拥有财产的终极所有权,而拥有会计监督的最终权利。经营者履行受所有者之托,享用经营权,同时要承担受托责任。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公司法人治理结

12、构的安排充分发挥效率,协调运行、相互制衡。在这种制度结构下,会计通过预测、计划、审核、核算、检查、分析、执行等手段,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方面的责权利进行反映与监督。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效合理的会计监督体系运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三)会计职业道德环境优化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就是要培养会计职业界的独立、客观、公正的精神境界。对于会计工作中来自各方面的不正当干涉,会计人员要有勇气抵制,始终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以法律为行动准则,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一个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应是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模式结构和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建立协调有序的会计监督体系运行机制(包括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会计监督体系的健全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五、会计规范化问题(一)会计规范化的标准要把贯彻会计法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二)会计规范化现状的原因造成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对会计工作基础规范缺乏足够的认识,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的影响往往是直接的,因此,有的单位负责人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认为财务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