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64976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关于食品工厂项目的建议书一、目的意义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 的绿色食品。食用菌具有更富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保健价值。食用菌有抗癌、抗 菌、抗病毒的作用,并由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 强心的功效,部分食用菌也有健胃、助消化、止咳平喘、祛痰、利 胆、保肝解毒的作用。由于食用菌有多种保健价值,现已引起国内 外许多研究学者重视,逐渐有食用扩大转入药用研究及药用开发研 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出现了不少新产品,除制成各种保健茶、保健 饮料外,还可制成多种煎剂、片剂、糖浆、胶囊或研末服用,有的 还制成针

2、剂、口服液等。目前,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 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 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 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 余种。目前能大面 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我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 2000年统计我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2005年 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据中国食用菌商务 网调查统计,2010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2000万吨,占世界70%二、内容介绍(一)项目区概况区境内山多林茂,可用于栽培食用菌的树种有上百种,草料及秸 秆10 余种,阔叶林46 万亩,具有万吨食用菌的生产潜力。其中, 以青杠为主的菌材资源43万亩,菌材总蓄积

3、量38万立方米,以每 7 年一个砍伐轮回计,年可持续砍伐量6 万亩,年可利用优质菌材5.4 万立方米。同时,全年可产农作物秸秆、皮壳、下脚料 21 万吨, 可供菌草资源30 万吨。近两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食用菌产 量大幅度增长,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资 源优势,从而解决好农民增收致富问题。(二) 建设条件(1) 朝天是食用菌生长适生地朝天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明显 森林覆盖率高,工业“三废”污染少,具备食用菌生长的良好自然 条件。(2) 原料充足且品质优良 朝天是四川省最大的夏菇生产基地县区,2006 年全区以袋料香菇为主的

4、食用菌鲜品产量已达5600 余吨。周边100 公里范围内的陕 西省宁强县、甘肃省康县和我市其它县区可流入本地区供加工的食 用菌约 3000 吨/年。因此,全区可供深加工的食用菌达 8000 吨/年 按照朝天区农业产业“十一五”规划,到2011 年,朝天区的食用菌 袋料栽培规模将稳定在1.6 万吨/年以上,并形成亿元产值产业。同 时,朝天区还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力求用一批高价位的名优品种当家,实现品种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增强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3) 加工产品前景广阔(4) 销售渠道畅通经四川省商务厅协调,设在成都的家乐福、伊藤洋华堂等4 家大 型超市,将以较优惠的条件销售朝天食用菌、蔬菜等农产

5、品,当前 正在详细洽谈中。(5) 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朝天南距川陕甘物流集散中心广元市城区25 公里,西南距 成都 300 公里,东北距西安350 公里。一是国道108高速公路、宝 成铁路(复线)纵贯全境。108 线在我区经过5 个乡镇,通车里程70 公里;宝成铁路复线经过3 个乡镇,通车里程50 公里,设立了4 个 火车站。二是广元飞机场距本区仅 35 公里。三是县道、乡村公路纵 横交错,原材料进厂十分方便。四是全区全部实现程控电话,移动 通讯网络、宽带网络覆盖全区各乡镇。(6) 能源有保障境内有嘉陵江及支流羊木河、潜溪河、陈家河、鱼洞河等多条水 系穿过,流经80%的乡镇,水资源供应充足,区内

6、有110KVA变电站 1座,35KVA变电站2座(其中羊木镇1座),四川电网电力供应有保 障。境内煤炭资源也极为丰富,方便就近供应燃料。(7) 劳动力资源丰富食用菌发展劳动强度小,老人、妇女、小孩均可从事生产,而朝 天常年在家富余全劳动力 5 万人,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 时,经过多年发展,朝天在椴木密植黑木耳栽培、袋料香菇栽培等 方面走出了成功的路子,贮备了一批实用技术人才。(8) 企业投资环境好当前,引进食用菌加工企业,是朝天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 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此,区委政府研究制定了 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服务机制,积极打造招商引资软硬环境。 目前,香菇已

7、取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认证,并正在申报绿色食品,送检样品通过检测均符合绿色食品的 各项指标要求,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平台和发展空间。(三) 建设内容及规模引进建立产业基地龙头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供产业保障 整个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主要是进行食用菌鲜品的初选、精选、 分等定级和分级包装;二期主要是对鲜品进行干制,对干制品分级包 装;三期主要是进行以黑木耳粉、香菇粉、木耳和香菇方便食品等系 列食品为主的深加工。三、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年销售收入21000万元,利润6000 万元,其中:1000 吨蔬菜粉 项目年收入 10000 万元、利润 3000 万元;500

8、0 吨蔬菜饮料项目年销 售收入 3000 万元,利润 1000 万元;20000 吨洁净蔬菜或脱水蔬菜, 年销售收入 8000 万元,利润 2000 万元。(二)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将充分调动农户的种菇积极性,带动全区4 万多农 户投入到食用菌产业建设中来,也必将吸纳更多富裕劳动力务工,解决农村和城镇人口 就业难的问题。(三)生态效益在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指导下,发展食用菌生产,每7 年为 1 个 砍伐周期,不仅不会影响生态资源的枯竭,反而会促进杂灌林的再 生,增强植被的再生循环能力,促进资源的合理再生和利用。四、前景展望食用菌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与“绿色农 业”(种植业)、“蓝色

9、农业”(海水养殖)并驾齐驱的“白色农 业”(食用菌为主的产业)。食用菌因富含天然的蛋白质、氨基酸、 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癌症、糖尿病、心 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而深受人们喜爱,誉为“山中之珍”、 “素中之荤”的“健康食品”。从消费需求看,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人们不再 满足于吃饱穿暖,在吃方面更注重营养和美味,而且随着工业的发 展,城市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报道我国有一半的城市前四位死 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即有四分之 一的人死于癌症。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治病不如防病,药补不

10、如 食补,所以绿色保健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极具开发前景。食用菌 系列产品以其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口味和独特的防癌、抗癌作用, 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美食追求,吃食用菌已成为国内外饮食文化的一 种新时尚。生活节奏日趋紧张,忙碌的人们懒于动手烧菜,特别是旅游和出 差的人,尤为喜爱美味的方便食品,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方便食 品,显得很有生命力,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为止,市场上没有精美 的食用菌系列方便食品。有原料的不会开发,无原料的不去开发, 巨大的市场潜伏着巨大的商机,总之,谁早去开发,谁就拥有这个 市场。随着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实施,我县生态环境明显改 善,但如何充分巩固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果,解决国

11、家今后停止天保 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补助后老百姓的生活和县财政增长问题,便显 得日益突出。我县经过近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发展竹产业能充分 体现森林的三大效益,在解决国家生态建设需要的同时,处理好农 民征收和地方财政增长的关系,让农民在生态建设中能增收,地方 在管理生态建设中财政能增长。通过抓生态经济产业链的建设,全 面激活国家、地方和农民三者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提高我县生态 发展的建设水平。为了切实抓好我县竹产业的建设,促进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根 据县委、县政府发展生态经济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制定我县 “杂交竹笋绿色食品加工及笋用示范林推广技术项目”的实施方案。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天全县地处青衣

12、江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长期以来,由于 历史的原因,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砍伐竹笋和开垦种植,大大破 坏了森林资源。砍败了的残次林地和四荒地杂草丛生,生态防护效 果差,更谈不上经济效益,使当地群众始终摆脱不了贫困,县农村 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制约,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发展生态经济林业,建设杂交竹笋用示范林基地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县财政增长,带动全县竹产业的发展,加速 我县生态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基地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条件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二郎山东麓,属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 耕还林实施范围。全县管辖 23 个乡(镇),幅员面积 2

13、400 平方公里 其中森林总面积270 万亩,森林覆盖率59.5%,2003年农民人均收 入 2212 元,县财政收入 4778 万元。全县境内地貌均属山地地形,海 拔 600-5150 米不等,呈西高东低状,相对高差大。全县总人口 14.2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3万人,农村劳动力6 万人。两大工 程实施以来,全县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基 地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条件。2、气候与资源优势我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5.1c,年日照 气温860小时,年降水量1736mm,无霜期262天,中、低山土壤为 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 ph 值为

14、 5.56.5,境内中低山土 壤、水热、植被等资源条件非常适宜栽竹。现生长有慈竹、楠竹、 水竹、白夹竹等竹林约10万亩,据调查,我县具有千亩以上竹林基 地15处,品种主要有楠竹、杂交竹和本地慈竹,在海拔1400米处 楠竹生长良好,紫石乡小仁烟村 1986 年栽植的楠竹胸径达 15.7cm 竹杆挺拔,单株重达75斤。仁义乡溪口村2000年3月栽植的麻竹 3年平均胸径达13cm,单株重达73斤。2000年在河源乡、思经乡 等地栽植的杂交竹水土适合,生长好,见效快,已逐步进入采伐期。 因此我县发展竹产业具有十分良好的气候与资源优势。3、县委、政府重视竹产业的发展。县委、政府把竹产业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化

15、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 从2000 年开始至今已发展竹林面积23 万亩,其中杂交竹5.3 万亩 为我县杂交竹笋用示范林基地建设提供了领导支撑。4、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天全林业公司,在天全县建立以生产笋子加 工为主的“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占地面积50 亩,年生产 加工能力 2 万吨,为杂交竹笋的加工生产和销售市场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5、有科研成果的支撑。杂交竹笋按照一般性的常规加工技术加工,其笋略带苦味,但 “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在四川大学食品学院的专家、教授 帮助下,已攻克该难题,生产出了色鲜味美的杂交竹笋食品。三、施工方案的基本思路1、总体规划及建设布局我县杂交竹

16、笋用示范林基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竹”的 原则,根据气候、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具体情况,布局以低山为 主,主要设计 5 个示范点,建设总规模 1500 亩,具体安排为:思经 乡燕顶湾 1000 亩,城厢镇落西山 200 亩,小河乡顺河 100 亩,青石 乡坝窑 100 亩,始阳镇箭杆坡 100 亩,5 个示范点,共涉及 1508 农 户,人口 6032 人。2、方案编制依据及建设原则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编制依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林业厅 2004 年度省级财政林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指南和天全县林业发 展总体规划。建设原则: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竹的原则,确定发展杂交竹笋用 林,以科学的经营手段进行培育,使其最大限度发挥品种和生态经 济优势,达到示范推广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目的。3、建设内容杂交竹笋用示范林项目建设期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