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私园昆明湖堤岸导游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636765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私园昆明湖堤岸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颐私园昆明湖堤岸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颐私园昆明湖堤岸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颐私园昆明湖堤岸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颐私园昆明湖堤岸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颐私园昆明湖堤岸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私园昆明湖堤岸导游词(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颐私园昆明湖堤岸导游词篇一:颐和园 昆明湖景区 导游词 颐和园 昆明湖景区 导游词 (开场白,昆明湖名称含义,西堤,东堤,湖中诸岛,结束语) 颐和园的园林区分为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接下来我主要介绍的是昆明湖景区。 昆明湖源于汉武帝在长安城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兵的典故,当时汉武帝派使臣前往身毒,今印度一带,在昆明国的滇池被阻,汉武帝大怒决定征服昆明国,于是在长安城内挖了昆明池操练水兵,乾隆皇帝借此典故将西湖命名为昆明湖,也曾在此操练水兵寓意自己也是像汉武帝一样,是治理国家的明君,开疆扩土的英主。 穿过仁寿殿的两座假山,一碧万顷的昆明湖就映入眼帘,放眼望去,远处玉泉山的玉峰塔犹如建造园内,西山群峰

2、也尽收眼底,丰富了园内景观,组成了以昆明湖为近景,西堤为中景,玉峰塔及西山群峰为远景的山水画卷,西堤上有六座形态各异的小桥,分别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 界湖桥是西堤六桥中最北面的一座,位于昆明湖(内湖),西湖(外湖)与后湖(后河)的分界处,故名界湖桥。清漪园时期此桥名柳桥,而最南端的柳桥称界湖桥,光绪年间重建时将两桥名互换。 豳风桥在清漪园时期称桑苧桥,光绪年间重建后,慈禧太后为避已故咸丰皇帝的名讳奕zhu也为避其谐音如丧主,将其改为豳风桥。豳风二字出自豳风七月,描写的是百姓耕田采桑的劳动场景。 玉带桥既是昆明湖的入水口也是帝后们乘船从清漪园去静明园的必经之路,为了满足行

3、船的需要设计成了高拱形单孔石桥。因形似玉带而得名,东西两侧的桥身上刻有乾隆皇帝亲笔撰写的对联和“玉带桥”三字。 镜桥名称出自于唐代大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境。 练桥名称出自于南朝诗人谢朓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意境,练是白色的丝织品,寓意此桥架在澄静如练的昆明湖上。 在练桥和镜桥之间还有一个建筑是景明楼,景明楼的名称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建筑形式是按照元代著名画家赵子昂的名画荷亭纳凉图中的画境创造的。过了东西堤的交界处绣漪桥,我们就来到了东堤,东堤上的主要建筑是昆仑石碑,廓如亭,十七孔桥,铜牛,文昌阁

4、,耶律楚材祠。 昆仑石碑共有两块,一块立于绣漪桥北面,石碑四面镌刻着乾隆皇帝赞美长河两岸风光的御制诗,一块立于铜牛北面,石碑四面镌刻着乾隆皇帝赞美昆明湖东岸景观的御制诗。 沿着堤岸向北走看到的亭子就是廓如亭,它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一座观景亭,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在这里观景视野开阔,所以叫廓如亭,又因它是八面重檐攒尖顶,故又俗称八方亭。 连接廓如亭和南湖岛的就是十七孔桥,全长150米,宽8米,仿照金代卢沟桥建造,望柱上共雕刻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狮子,数量远远多于卢沟桥。 铜牛位于廓如亭的北侧,铜牛是镇水之物,为了阐明其用意,乾隆皇帝还特意撰写了四言铭文金牛铭,用篆体刻在金牛背上,以铜牛镇水

5、源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东堤最北侧的建筑就是文昌阁了,是颐和园六座城关(六座城关的名字)中最大的一座,阁内供奉文昌帝君坐像,它与万寿山西侧的宿云檐城关东西相对,一共文昌帝,一共关羽,左文右武,寓意大清江山“文武辅弼”。 介绍完了西堤东堤接下来我们说一下昆明湖中的大小岛屿。 在文昌阁西北是由大小两座岛屿组成的知春岛,大岛上建有知春亭,亭名源于宋代大文濠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 南湖岛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相连,南湖岛上有涵虚堂和广润灵雨祠,涵虚堂原名望蟾阁,乾隆年间仿照湖北武昌黄鹤楼建造,后来因为南湖岛基础逐渐下沉,嘉庆便把它改为一层的涵

6、虚堂,光绪年间慈禧曾在此检阅水师学堂的官兵进行的阵法演练。广润灵雨祠俗称龙王庙,宋真宗时称广润祠,乾隆年间改为现名。其香火延续到清末,现在看到的是1986年重修的。 凤凰墩位于昆明湖最南端的水域中是仿造江苏无锡运河中的黄埠墩建造的,凤凰墩上原有一座凤凰楼,它与南湖岛上的龙王庙相对,寓意“龙凤呈祥”。 藻鉴堂位于西堤南面湖泊中,古人把选拔人才成为澡鉴,乾隆皇帝借以寓意人才难得,清漪园时期内有很多真宝,1903年重修后,将其改为欧陆风情,并配有西洋厨师,慈禧在这里宴请或外驻华公使。 治镜阁位于昆明湖西面水域,原本是一座圆形的水上城楼,但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已经是一座水中荒岛了。 整个昆明湖一池三山的

7、格局寓意这里是人间仙境。倘若在昆明湖内泛舟,彷佛置身于仙境,西面西山若隐若现,北面万寿山一片葱郁中流露出万丈金光,东堤金牛神采奕奕,真是一种绝美的享受。(结束语 略)篇二:昆明湖导游词 颐和园 昆明湖景区 导游词 (开场白,昆明湖名称含义,西堤,东堤,湖中诸岛,结束语) 颐和园的园林区分为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接下来我主要介绍的是昆明湖景区。昆明湖源于汉武帝在长安城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兵的典故,当时汉武帝派使臣前往身毒,今印度一带,在昆明国的滇池被阻,汉武帝大怒决定征服昆明国,于是在长安城内挖了昆明池操练水兵,乾隆皇帝借此典故将西湖命名为昆明湖,也曾在此操练水兵寓意自己也是像汉武帝一样,是治理国

8、家的明君,开疆扩土的英主。 穿过仁寿殿的两座假山,一碧万顷的昆明湖就映入眼帘,放眼望去,远处玉泉山的玉峰塔犹如建造园内,西山群峰也尽收眼底,丰富了园内景观,组成了以昆明湖为近景,西堤为中景,玉峰塔及西山群峰为远景的山水画卷,西堤上有六座形态各异的小桥,分别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 界湖桥是西堤六桥中最北面的一座,位于昆明湖(内湖),西湖(外湖)与后湖(后河)的分界处,故名界湖桥。清漪园时期此桥名柳桥,而最南端的柳桥称界湖桥,光绪年间重建时将两桥名互换。 豳风桥在清漪园时期称桑苧桥,光绪年间重建后,慈禧太后为避已故咸丰皇帝的名讳奕zhu也为避其谐音如丧主,将其改为豳风桥。豳风

9、二字出自豳风七月,描写的是百姓耕田采桑的劳动场景。 玉带桥既是昆明湖的入水口也是帝后们乘船从清漪园去静明园的必经之路,为了满足行船的需要设计成了高拱形单孔石桥。因形似玉带而得名,东西两侧的桥身上刻有乾隆皇帝亲笔撰写的对联和“玉带桥”三字。 镜桥名称出自于唐代大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境。 练桥名称出自于南朝诗人谢朓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意境,练是白色的丝织品,寓意此桥架在澄静如练的昆明湖上。 在练桥和镜桥之间还有一个建筑是景明楼,景明楼的名称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建筑形式是按照元代著名画家赵子昂的名画

10、荷亭纳凉图中的画境创造的。过了东西堤的交界处绣漪桥,我们就来到了东堤,东堤上的主要建筑是昆仑石碑,廓如亭,十七孔桥,铜牛,文昌阁,耶律楚材祠。 昆仑石碑共有两块,一块立于绣漪桥北面,石碑四面镌刻着乾隆皇帝赞美长河两岸风光的御制诗,一块立于铜牛北 面,石碑四面镌刻着乾隆皇帝赞美昆明湖东岸景观的御制诗。 沿着堤岸向北走看到的亭子就是廓如亭,它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一座观景亭,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在这里观景视野开阔,所以叫廓如亭,又因它是八面重檐攒尖顶,故又俗称八方亭。 连接廓如亭和南湖岛的就是十七孔桥,全长150米,宽8米,仿照金代卢沟桥建造,望柱上共雕刻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狮子,数量远远多于

11、卢沟桥。 铜牛位于廓如亭的北侧,铜牛是镇水之物,为了阐明其用意,乾隆皇帝还特意撰写了四言铭文金牛铭,用篆体刻在金牛背上,以铜牛镇水源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东堤最北侧的建筑就是文昌阁了,是颐和园六座城关(六座城关的名字)中最大的一座,阁内供奉文昌帝君坐像,它与万寿山西侧的宿云檐城关东西相对,一共文昌帝,一共关羽,左文右武,寓意大清江山“文武辅弼”。 介绍完了西堤东堤接下来我们说一下昆明湖中的大小岛屿。 在文昌阁西北是由大小两座岛屿组成的知春岛,大岛上建有知春亭,亭名源于宋代大文濠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南湖岛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相连,南

12、湖岛上有涵虚堂和广润灵雨祠,涵虚堂原名望蟾阁,乾隆年间仿照湖北武昌黄鹤楼建造,后来因为南湖岛基础逐渐下沉,嘉庆便把它改为一层的涵虚堂,光绪年间慈禧曾在此检阅水师学堂的官兵进行的阵法演练。广润灵雨祠俗称龙王庙,宋真宗时称广润祠,乾隆年间改为现名。其香火延续到清末,现在看到的是1986年重修的。 凤凰墩位于昆明湖最南端的水域中是仿造江苏无锡运河中的黄埠墩建造的,凤凰墩上原有一座凤凰楼,它与南湖岛上的龙王庙相对,寓意“龙凤呈祥”。 藻鉴堂位于西堤南面湖泊中,古人把选拔人才成为澡鉴,乾隆皇帝借以寓意人才难得,清漪园时期内有很多真宝,1903年重修后,将其改为欧陆风情,并配有西洋厨师,慈禧在这里宴请或外

13、驻华公使。 治镜阁位于昆明湖西面水域,原本是一座圆形的水上城楼,但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已经是一座水中荒岛了。 整个昆明湖一池三山的格局寓意这里是人间仙境。倘若在昆明湖内泛舟,彷佛置身于仙境,西面西山若隐若现,北面万寿山一片葱郁中流露出万丈金光,东堤金牛神采奕奕,真是一种绝美的享受。(结束语 略)篇二:北京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颐和园昆明湖景区 颐和园昆明湖景区 颐和园的昆明湖景区主要包括昆明湖、东堤、西堤及湖中诸岛。 “昆明湖”名称源自汉武帝在长安城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汉武帝曾派使团前往身毒(今印度一带),在昆明国的滇池被阻,于是决定兴兵讨伐。为一举征服昆明国,便在京城长安西南挖掘了巨大的昆

14、明池,练习水战。乾隆皇帝借用此典故,将西湖改名为昆明湖,并也曾在昆明湖中操练水师,以标榜自己如同汉武帝一样,为治理国家的明君、开疆拓土的英主。 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东堤。东堤由南向北,主要景观依次为:绣漪桥、昆仑石碑、廓如亭、十七孔桥、铜牛、文昌阁、耶律楚材祠。 绣漪桥位于昆明湖与长河,东堤与西堤的交界处。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被建成高拱形单孔桥,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 昆仑石碑共有两块,一块立于绣漪桥北面的堤岸边,一块立于铜牛北面的堤岸边,石碑四面镌刻着乾隆皇帝的御制诗。 廓如亭是我国古代园林中现存的最大的一座观景亭,建筑面积约300多平

15、方米,由内外3圈24根圆柱与16根方柱支撑。在亭内观景,视野十分开阔,故名“廓如亭”。又因为它是八面重檐攒尖顶式样,故俗称“八方亭”。 十七孔桥东连廓如亭,西接南湖岛,全长150米,宽8米,仿北京金代卢沟桥而建。桥的栏杆望柱上精雕细刻着544只形态各异的小狮子,卢沟桥上只有485只,数量远远超过了卢沟桥。 铜牛位于廓如亭北面的堤岸边,为镇水之物。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用意,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篇四言铭文金牛铭,用篆书铸在铜牛背上。以铜牛镇水源于大禹治水的典故。传说大禹每治理完一处水患,便铸造一只铜牛沉入河底,希望河道永固,永不泛滥。自唐代开始,改用铜牛置于堤岸边的形式镇水。 文昌阁是东堤最北端的建筑,建在高约10米的方形城关之上,是颐和园6座城关中最大的一座。阁内供奉铜铸文昌帝君坐像。文昌阁与万寿山西侧的宿云檐城关东西相对,一供文昌帝君,一供关羽,文东武西,寓意大清江山文武辅弼。 耶律楚材祠位于文昌阁东北,耶律楚材的祠堂和墓穴均在这里。耶律楚材为契丹贵族的后裔,是元代第一名相。光绪年间,在耶律楚材祠前建了颐和园电灯公所。接下来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西堤。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