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内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631068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内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川内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川内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川内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川内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内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内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川内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学生姓名:雷锋院系名称:经济学院专业名称:经济学班 级:2010级数学经济管理创新实验班学 号:201011015111指导教师:雷玥(讲师)学生姓名:雷锋指导教师:雷 玥(讲师)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所经历的重要阶段,亦是改 善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条件的重要渠道。党中央提出了在新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战略方针,根据农村的实际和特征,做好乡村建设的有效规划,保留历史 遗迹,建设良好的生态氛围,形成整洁的农村环境。总体看来,近年来四川省开 展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住宿条件也有了 一定的改善,总体生活质量水平

2、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农村的环境污染情况却日益 严重。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已经对农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以 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稳步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成为阻碍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因素。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环境污染 现状 成因 对策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new ruralconstruction in Sichuan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 mic developme nt, a

3、lso an importa nt way to improve the liv ing con diti ons .The Party Cen 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new strategy in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coun tryside con structio n . Rece nt years, the new rural con structio n in Sichua n Prov ince has make farmers in come , sta ndard of liv ing and the

4、accommodatio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peoplelife and health.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 nt factor that stop the susta in able developme nt of rural areas.Key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nviro

5、nmental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cause of formation Strategies目录一、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现状1(一)农村生活污染 1(二)农村面源污染 1(三)农村产业带来的污染 1二、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2(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2(三)自然资源的滥用 2(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2(五)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 3(六)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不足 3(七)治理模式不适合 3三、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对策3(一)加大投入,强化管理 3(二)制定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从上而下”的筹资制度和“从下而 上”的决策制度 3(三

6、)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4(四)农用化学品污染的防治措施 4(五)着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5(六)建立农村环境监测机制 5(七)切实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5(八)当地政府官员考核制度不再以 GDP 为单一指标 5(九)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5(十)当地政府应当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6参考文献:6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四川省农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 活水平和质量都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为了加快经济建设,超额完成经济目标。在 追求农村经济发展的时候,忽略了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发展时所造成的环境问 题。在环境问题造成时,由于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许多环境治

7、理设 施都未能跟上节奏,而且也缺少必要的管理体系,致使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 决。一、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现状(一)农村生活污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呈现多元 化,,需求背后所带来的生活污染也日益明显。收入的增加促使消费的增加,因此 塑料袋的使用明显增加.国家明令禁止无偿提供塑料制品,但对于农村来说无济于 事.众所周知,塑料垃圾很难降解,利用率极低.使用之后几乎都露天堆放,这样对土 地的土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将导致生态环境恶 化。生活污水的非集中化处理导致大量污水流入河中,河水水质受到污染.农村饮 用水不安全因素较多。农村

8、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是地下水,然而没有经过任何处 理的地下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化学元素氟超标,水体污染等问题严重。而且随 着工业化注入农村的速度加快,对地下水造成了破坏,而相应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又没能积极的开展,致使农村人口的生活用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二)农村面源污染1. 化肥、农药的滥用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起着重 大作用。我国农药的使用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化肥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土壤的 肥力,对农作物提高产量有重要的作用。农药在中国却长期过度使用,对土壤的 结构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土壤的肥力因此而下降。正因为如此,人们又使用农药 化肥试图改善土壤的肥力,进

9、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得农产品的成本增加,最 终对环境造成污染。2. 农作物桔杆焚烧污染 农作物收获之后剩余的秸秆没能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而是直接对其进行焚 烧.焚烧的烟雾对空气有严重的污染,而且道路周围秸秆焚烧的烟雾还会给交通 带来很大的压力.农民在对农作物收割以后,在秸秆的处理问题上缺乏专业的指 导,专业知识人员未能给予正确的引导,以致农民就地焚烧。3. 燃料造成的污染目前,农村生活生产所使用的燃料几乎来自于燃煤和木质材料。很少农户没 能使用上清洁的,类似于天然气的燃料。总所周知,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 氧化硫等污染废气,无论是对环境还是村民自己都具有很大的伤害。但是,让大 量村民尽快使

10、用高效,清洁能源是不现实的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应不足, 价格偏高,因此农村只能继续这种低质消费结构,与村民改善生活条件的要求不 符。(三)农村产业带来的污染1. 私营企业污染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不少私营企业也不断入住乡镇进行不顾后 果,恣意妄为的生产。但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问题也愈来愈 严重,加之大中城市对农村(主要指近城郊区)的污染负荷愈来愈大,使我国水 资源紧缺问题雪上加霜,由于浪费而减少,或是由于循环利用率低而负荷以严重 毒性的污染物质或是由于三废物质排放而污染。私营企业的生产以最大化盈利为 目的,严重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对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也熟视无睹,环保意识

11、淡 薄,给当地的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破坏性的危害。2. 农家乐、餐饮店污染四川也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兴起,在新 农村的建设也促进了一大批农家乐等餐饮店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 处。但与此同时,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大,农家乐的生活污水和燃气污染也不断 加大,任意排放的生活污水对周遭的土壤以及地下水有很大的污染。随着消费人 群的不断增加,此类农家乐对环境的污染将不容小觑。二、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四川全省共有 4801个乡镇,53227 个建设村。也是中国的人口大省,面积48.14 万平方千米,总人口8673 万人,人口数

12、量居中国第三(第一位河南省 9613 万人, 第二为山东省 9082万).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比较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各 个乡,村,镇情况各异。如果进行统筹规划,都按照相同标准去制定统一建设方 针,肯定是走不通。如何合理规划建设方针,需要多方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建 立健全建设制度,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盲目的追求“高、大、新、全”的现象, 必须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二)缺乏环保意识在目前中国如此糟糕的环境大背景下,环保意识应该是每个人的身边的警钟.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环境保护对立的两者之间,更多人以追求 经济利益而难以维持之间的平衡.环保意识的建立是随着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提 升而不断提

13、高,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持续发展要得以实现,就必须牢固树 立环保意识,维持生态的平衡。这些年以来,总体来说,国民以及省级各单位领导对环境意识有了一定的提 高,领导在制定决策时也会兼顾环境保护。但是,各项违规以污染环境的现象依 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环保意识观念还没有抵过利益的诱惑,反过来又促使环 保意识递减。二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导致治理成本过大。而且 已经建立起来的治理污染的设施面临着运营成本过高,缺少人手管理的局面,其 资金来源很难大面积纳入政府的预算中。(三)自然资源的滥用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大省,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各种资源分布密 集。正因为如此,由于新农村建

14、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对自然资源的耗用,一 般来说,大多会就近取材,过度的砍伐对自然植被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缺少必要 的监管措施,造成植被恢复周期长或不能恢复。(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对于城市,农村的环保设施严重落后.以成都周边西河镇为例,在新农村建 设的过程中,村民建设积极性很高,但忽略了生产垃圾和污水等环境问题的有效 处理.例如,木材的分割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碎末以及烟尘,这样的工作直接在户外 开展而且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让这些烟尘直接排放,给空气造成污染进而 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由于没有必要的环保基础设施,以及环保部门 的监管,这样的行为就不得已而为之了.(五)经济与生态环境

15、发展不协调 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以致忽略了自然生态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越来越失 调.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植被被大量砍伐,之后又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土壤结 构严重破坏,近年来,四川自然灾害频发. 一般说来,经济收益才是人们最直接所 关注的事务,因为它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所造成 的环境效益,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六)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不足 国家新农村建设问题高度重视,但是农村从财政渠道很难得到污染治理和环 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以及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用。另外,我省在对农业环境保护和 农业建设等项目上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的分布不合理。 我省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上

16、存在诸多的管理上的问题。资金分布广泛,而各 部门之间有存在诸多不协调的问题致使污染治理的工作很难顺利开展。环境建设 相关问题根本没有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所以很难进行资金的合理操 作。(七)治理模式不适合传统的工业造成的污染治理模式为“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但这种模式 存在很大的弊端。对于已经造成的污染,由于农村的非点源污染的收集是很困难 的。而且农行存环境污染处理的设施简单,而且处理成本过高,不是长久之计。 采用末端治理的办法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和使用的经济性、低处理率、高折旧 率等问题而难以运作。三、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对策我省是农业大省,大部分农民以农业生产为生,规模较小而且分散,此结构 的约束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