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62315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B . 水浒传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对梁山好汉的赞颂。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C . 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广闻博见,先后四次出海,历经磨难,见识了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

2、法。关睢为其中的开首篇。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2襄阳)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看荆楚翻天复地,数襄阳涣然一新。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7九上台州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簌簌衣巾落枣花,_。(苏轼浣溪沙) (2) 鸡声茅店月,_。(温庭筠商山早行) (3) 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 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 蝉噪林逾静,_。(王籍入若耶溪) (6) 白云一片去悠悠,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 辛弃疾的破阵子中描写激烈的战争场面的

3、诗句是_,_。 (8)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抒写他少年生活志趣的句子是_,_。 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3分)4. (2分) 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5. (1分) 在广州担任政治周报的主编,毛泽东写的文章越来越多。在共产党内,他特别负责农民工作,并写了两本小册子,一本是_。这本小册子主张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激进的土地政策和大力组织农民。_反对拒绝在党中央机关报

4、刊上发表它。大致也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开始不同意他的_政策,并逐渐地与他分道扬镳了,直至一九二七年斗争达到高潮。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 (17分) (2017八上仪征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两棵树墨村胖子和瘦子那时候很年轻,两人结伴到山里去。奇山异水,令人迷醉。在一风景绝伦处,游兴正浓的胖子和瘦子同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树。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胖子说,这树肯定能长成栋梁之材!瘦子说,那不一定。胖子说,咱各弄一棵树苗试一试!痩子说,那就弄吧。于是,胖子和瘦子两家的庭院里便都有了这种树,只不过胖子栽在地上,痩子植在瓦盆里。胖子和瘦子较着劲儿为各自的树

5、苗儿浇水、施肥、松土、修剪。胖子的树没遮没拦,一天天长大长高,很劲秀,很漂亮。瘦子的树用铁丝左绕右缠,一天天眼瞅着老往那斜刺里窜,很怪异,很邪乎。日子一晃悠,胖子头顶秃了,瘦子脑袋光了。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惹得周围十里八村鲁班的子孙们整日绕着左测右量直打鬼主意。胖子笑眯眯搔着脑壳对瘦子说,咋样,不错吧?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而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却被瘦子侍弄得盘龙虬扎道骨仙风,随便站在哪个角度上看,都能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一日,被一采风的摄影记者撞见,记者被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所深深折服,惊叹之余,“叭叭

6、叭”一口气拍完了整卷肢卷。月余,一封来自首都北京的牛皮大信径送瘦子家。瘦子满腹狐疑地拆开一看,竟是那位记者寄给他的一份画报。瘦子一蹦三尺高,乖乖,咱的大名咱的树竟上了人民画报咧!瘦子笑眯眯哗啦啦地抖着画报对胖子说,咋样,不错吧?胖子撇撇嘴,熊样儿,烧火都嫌碍事!瘦子吊吊眉,鳖形,谁愿跟你换!胖子说,走着瞅!瘦子说,走着瞅!忽一日,县里来辆卡车,从车里跳下一个瘦猴样的人,老驴曳磨般围着胖子的树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最后突然打住,要出大价钱买了这棵树。胖子头摇得如拨浪鼓,冲着在门口晒暖的瘦子夸张地扯着嗓门吼,啥?你说啥?九百?不中不中,再添五十也不卖。最后,那人阴着脸甩出十张领袖票,吃亏似的连树根都

7、挖出来拉走了。那几日,胖子红光满面,进出家门,嘴里都韵味十足地老哼着“包龙图我打坐在开封府”又一日,市里来辆轿车,从里面钻出一个弥勒佛样的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叽里呱啦地嚷嚷着要找瘦子。胖子自告奋勇,哼唱着“哪一夜我不等你到月上高楼”领那人来到了瘦子家。那人一进院门就被瘦子的那棵树惊得老半天都没合上张大了的嘴,他激动地一边搓手一边连声地嚷:“名不虚传!名不虚传!”那人毕恭毕敬地朝瘦子直擩过滤嘴烟:“早闻其名,如雷贯耳,您老太不简单了,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不知道您老舍不舍得忍痛割爱,这个数送给小辈,咋样?”那人迫不及待地伸出了一只手掌。瘦子耷拉下眼皮,抽出了自己的旱烟袋。那人忙又加上

8、了另一只手掌的三个指头。一旁的胖子急得不行,朝着瘦子直嚷,你你你,你神经病啊,八十了你还不卖?瘦子睁开眼,不紧不慢地往烟锅里装着旱烟丝,冲那人懒懒一笑,你是内行,呵,给两个巴掌不多吧,你说。那人一愣,随之点头如捣蒜,啊,您老说的对,是不多,是不多!乖乖,这东西也值一百?胖子一声惊叫。瘦子鄙夷地哼了一声。多了,还是少了?胖子一脸问号。痩子白了丈二和尚般的胖子一眼,沉默良久。瘦子突然一磕烟袋锅,声音朗朗地对那人说,成,就冲你刚才的那句掏心窝子的话,九千八你赶紧搬走吧,免得一会儿我后悔了那人受宠若惊点头哈腰喜出望外,在滚圆肚子下边钱袋里掏钱的手都激动得颤抖不已。临走,从轿车上拿出一条烟往瘦子怀里一塞

9、说,您老有情有义,咱交个朋友,来日方长,这点小意思您老无论如何也得收下!啥时去城里做客,我一定陪您老逛个够!胖子愕然。两棵树没有了,胖子和痩子心里都空落落的没了根底。再见面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再也激不起打赌的欲望了。(选自201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 阅读全文,请分别概括两棵树的特点。 (2) 请从词语运用或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8段画线句子。 (3) 文章第5段写痩子和他的树上了人民画报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4) 品味第13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瘦子”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 (5) 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7. (20分) (2018金山模拟

1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败笔田玉莲姥爷念过私塾,虽说腹中墨水不多,却极喜好收藏古玩和古画,并且花钱在小镇繁华地带租了一处房子,开起了一家经营古玩和古画的店铺。在一个春风依依、花开烂漫的日子,姥爷的店里走进一位衣着得体的客人。交谈中,姥爷得知此人是经营茶叶的南方商贩。那人在店铺里溜达了一圈,看中了一幅画。那幅画是一人牵一驴过一座小木桥,小桥很狭窄,仅能容人和驴子走过。因为桥过于狭窄的缘故,驴子非常胆怯,执拗着不肯过桥,牵驴人就用力拽着它前行。商贩非常喜欢这幅画作,在跟姥爷讨价还价之后,以二百两银子成交。商贩先付了一百两银子给姥爷作为定金,讲好不要再卖给其他人,剩下的一百两银子,待他回到住处筹措够了

11、再来取画。等那商贩走了之后,姥爷高兴得简直有些忘乎所以,手中掂量着那一百两银子,喝下了一大黑瓷碗地瓜酿的烧酒。姥爷想,这幅画能卖二百两银子,真是个不小的数目恐怕开三年店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姥爷得意地哼着小曲:“姐儿呀,南园呀”鸡叫天亮,商贩带着银子如期而至。可是,令姥爷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商贩重新打量一番那幅画后,竟不乐意了,硬要姥爷把预付的一百两银子退还给他。姥爷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就质问商贩:“说得好好的,怎么说变卦就变卦呢?这不是耍弄人吗?”商贩见姥爷一副十分委屈的神态,就解释说:“这幅画,是一个人牵着驴子过桥,画上并没有画出缰绳,但仍能清晰地感觉到牵驴人拖拽的力度,这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12、啊!”商贩接着说,“此处不落一笔,却蕴含着无限的奥妙,可谓神来之笔。然而,这么一幅好画,却让你平白无故地给毁了。”商贩长吁一声,晃晃头,极为惋惜。听着商贩的话,姥爷不由自主地“哎”了一声,懊悔得直跺脚。昨晚,他喝下一碗地瓜烧后,喜不自禁地把那幅画展开来看,突然,他发现画中有一处瑕疵一牵驴人虽然在用力拽驴子,却没有缰绳。嗨,姥爷禁不住埋怨起作画的人来:太粗心,真是马大哈!更让他纳闷的是,这样的画,竟还有人愿花二百两银子买,真是个外行。姥爷庆幸自己发现得及时,要不然,明日商贩要是察觉了这一疏漏,这二百两银子还不打水漂了!于是,他研墨拈笔补上了一条粗壮的缰绳(选自读者2014年第9期)(1) 第段画

13、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 (2) 姥爷在卖画过程中经历了由_委屈_的情感变化过程。 (3) 标题“败笔”文中表现在“”,称其为“败笔”是因为_。 (4) 若采用顺叙的结构,第段应放在第与段之间。试分析作者把这两段作为小说结尾的好处。 (5) 下列对小说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告诉我们要努力提升艺术修养,否则会贻笑大方。B . 嘲讽现实生活中那些外行充内行、弄巧成拙的人。C . 提醒人们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败笔,留有遗憾。D . 告诫人们在生活当中应诚信交易,不能出尔反尔。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1分)8. (21分) (2018七下句容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木兰诗(节选

1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关山度若飞_朔气传金柝_策勋十二转_木兰不用尚书郎_愿驰千里足_赏赐百千强_(2) 翻译下列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 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4)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九下罗庄期中) 请仿照画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阅读,会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变得美丽无比。每一次阅读,都是开始一次神秘莫测的旅程,充满未知与喜悦;_ , _ , _;每一次阅读,都是打开一扇别有洞天的大门,充满想象与期待阅读,就是眺望丰盛生命的窗口。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九上余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 挑选;不要去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