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三7.2汇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614902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三7.2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三7.2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三7.2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三7.2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三7.2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三7.2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三7.2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 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三)(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一定条件下反应N2(g) + 3H(g)垐 Q 2NH(g)在10 L的密闭容器 中进行,测得2 min内,N的物质的量由20 mol减小到8 mol,贝卩2 min内N 的反应速率为()A. 1.2 mol L t min_1B. 1 mol L 1 min11 1C. 0.6 mol L min1 1D. 0.4 mol L min2.

2、(2012 淮北模拟)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外界因素,甲、乙 丙、丁四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 AD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 是()A. 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B.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C. 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 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3. (2012 合肥模拟)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保持 定温度,在tit4(s)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据此下列结

3、论 不正确的是()测定时刻/st1t2t3t4c(A)/mol L 16322-1c(B)/mol L53.5331c(C)/mol L12.533A. 在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B. A的转化率比B的转化率高C. 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 B垐CD. 在t2t3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t 3-12) mol L_14. 对于反应N + Q垐辿2NC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中能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 压强不变充入He使体积增大C. 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5. (2012 平顶山模拟)在2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

4、生化学反应:2N0(g)+ 2C0(g)垐 p 2CO(g) + N(g) H= 746.4 kJ mo1O起始反应时NO和CC各为4 mol,10秒钟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 N为1 mol。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前5秒钟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 L sB.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将减小,逆反应速率将增大C. 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的关系有:v正(CO) = 2v逆(NJD.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往容器中充入 1 mol O,正、逆反应速率都不 改变6.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C2垐Q 2SO

5、,在t1时刻达到平衡。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2时刻,再 通入一定量的SO,下列有关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7. (2012 青铜峡模拟)总压强为3.0 x 107 Pa时,氮氢混合气体(体 积比为1 : 3)通入合成塔,反应达平衡时的压强降为2.5 x 107 Pa。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A. 35%B.30%C.25%D.20%8. (易错题)在体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A B、C D四种气体 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 5B垐6C+ 4DB. 前2 min用

6、B表示的反应速率约为0.002 1 mol L sC. 2 min时,外界条件的改变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加入了催化剂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9. (2011 海南高考)某反应的 H=+ 100 kJ mo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1A. 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 molB. 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 moC. 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 mo1D. 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 100 kJ mo110. (2012 兰州模拟)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 得下图,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

7、别可能是()组别1c(HCI)(mol L 1)温度C)状态12.025块状22.530块状32.550块状42.550粉末状A.4 3-2- 1B.1 2-3-4C.3 - 4-2- 1D.1 - 2-4-3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 (10分)(2012 宝鸡模拟)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 从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丫的转化率为。(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10 s后的某一时刻(t i)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

8、像的是A. t i时刻,增大了 X的浓度B. t i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C. t i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D. t i时刻,使用了催化剂12. (12分)(预测题)溶液中,反应A+ 2耳上了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 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c(A) = 0.100 mol L-1、c(B )=0.200 moljT及c(C ) = 0 molL_S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HE)乜002%.o0,1000.0800.0600.04010.0152(X025.0r/min请回答下列问题:(1) 与比较,和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2) 实验平衡时B的转

9、化率为;实验平衡时C的浓度为。(3) 该反应的 H0,其判断理由是 。(4) 该反应进行到4.0 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v(B) =;13. (18分)(探究题)为了探究硫酸铜对硫酸与锌反应速率的影响,有 同学设计了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 测量在不同试剂用量的反应 条件下获得相同量气体所用的时间。(1) 请完成下表(填写在表格中的空白处,假设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 略不计)实验编号所加0.4 mol/L H2SO4溶液的体积30 mL所加0.2 mol/L CUSO4溶液的体积00.5mL5 mL所加蒸馏水的体积5 mL探究硫酸铜对硫酸与锌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2)

10、 实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锌粒表面呈色。(3) 实验表明反应速率号实验最快,号实验最慢,可能的原因是答案解析1. 【解析】 选 C。根据n/(V At)= 12 mol/(10 L X2 min)=0.6 mol L-1 min -1。2. 【解析】选A。考虑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针对 同一反应研究。A中Mg、Al的金属活泼性不同,与同浓度的盐酸反 应速率不同。3. 【解析】选A。从表中数据可知,ts时刻反应达到平衡,故 A错; 达到平衡时A、B、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是4 mol L -1、2 mol L -1 2 mol L -1,则A的转化率大于B的转化率,故B正确;变化的浓度之c(

11、A)1比为 2 1:,故 C 正确;v(A) = t = (t3-12) mol L-1 s-1,故 D正确。4. 【解析】选A。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对;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导致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 减小,B错;体积不变充入He对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无影响,反 应速率不变,C错;压强不变充入N2,则容器的体积增大,使c(NO) 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D错。5. 【解析】选C。10秒钟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 L -1 s-1,则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 L-1 s- J显然前5 秒内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大于0.1 mol L

12、-1 s-1,故A错;升高温 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 B错;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之比等 于方程式的系数比,故C正确;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往容器中充入1 mol O2,由于NO与O2反应,NO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故D错。6. 【解析】选A。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大SO3的浓度,瞬间逆反应速 率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故 A项正确。7. 【解析】选D。写出反应方程式,用三段式计算N2+ 3H2 垐? 2NH起始量130转化量x3x2x平衡量1 x3 3x2x3.04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2 5 = 4 2x,x = 1/3 , NH3的体积分数为20%8. 【解析】选D。根据图像可知,从反应

13、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 A、 B、C、D 的物质的量变化分别为 0.8 mol、1.0 mol、1.2 mol、0.8 mol , 所以A、B、C、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 :,反应方程式为4A + 5Bqilj 6C + 4D,A对;前2 min B的物质的量变化为 0.5 mol,B 的反应速率为0.5 mol/ (2 L X120 s) 0.002 1 mol L 1 s 1,B对;2 min时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 快,反应物A、B物质的量减少,C、D的物质的量增加,在改变条 件的瞬间,A、B、C、D的物质的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一定不是 改变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能是升高温度或使

14、用催化剂或 增大压强,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对、D错。9.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 可以根据题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不同,画出图像进行分析, 图像如下:能量 kJ-30 一(2) 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解析】选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和小于生成物的能 量和,由图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 Ei 100 kJ mol -1, A、C错;逆反 应的活化能E2不确定,B错;正反应的活化能和逆反应的活化能差 值即为反应热 H=+ 100 kJ mol -1,D 对。【误区警示】活化能指的是从反应物到过渡态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能 量。在该题中对于厶H是反应的反应热都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反应的 活化能是E1还是E2容易混淆。对于正反应来说是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中间状态 能量差是E1。逆反应是从生成物到反应物,生成物到反应物的中间 状态能量差为E2。学生容易认为活化能是从中间状态到生成物的能 量差而容易将E1错认为是逆反应的活化能,将E2错认为是正反应的 活化能。10. 【解析】选A。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接 触面积、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