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础知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611959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基础知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基础知识一一药性、配伍及中药调剂薛玲第一部分概述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中药是以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要来源,尤以植物为多。故传统的中药专著称之为“本草”。我国地域辽阔,跨寒,温、热三带,天南地北,平原,高山,丘陵,盆地,各处有着非常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世界著名的天然药材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目前使用的中草药已达五千多种。中医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

2、概括。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用药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理论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及有毒无毒等。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性”。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两类不同的性质。温与热,寒与凉是性质相同仅在程度上的差异。药物寒、热、温、凉的性质是古时医家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一般属于凉性或寒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温性和热性。五味是指药物具

3、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原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逐渐发展为利用医疗作用来说明药物的味,“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古人在长期尝试药物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对疾病产生不同的作用;相同味道的药,其作用也有相近和共同之处,而后逐渐演变成中药药性的五味。然而,中药的味,其实也是其所含化学物的滋味。如含生物碱类的中药大多具有苦味,由于生物碱类物质大多具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含一些无机盐类如钠、钾、钙、镁的药物大都具有咸味。含有机酸类如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等的药物则具有酸味。含糖类、氨基酸、淀粉类的药物则具有甘味。含挥发油的药物则具有辛味。以五味归纳出的中药五类基本作用,也主要是中药中的一

4、些能治病的化学物质所表现的药理作用。升降浮沉也是从用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主要是表示药物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是与疾病中气机逆乱的趋向相对而言的。中医认为,人体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一旦升降出入反常便导致疾病的发生。实践中发现,能使气“升”的药物往往也能使气“浮”,能使气“沉”的药物往往也能使气“降”,所以,中医常按作用趋向将药物分为升浮药与沉降药两类。升浮药属阳,沉降药属阴。此外,中医有时还用升降浮沉表示药物所治疾病的大致部位,认为,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能治上焦病证,具有沉降之性的药物能治下焦病证。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选择性的治疗作用,也就是指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和

5、作用的部位。中药口服后,其中的药效物质经吸收入血液循环后可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然而,中药口服后并不是对全身各部位都发生作用,而是只对某个或某几个部位发挥作用,即药物对机体某部位有选择的作用。归经是中医在用药治病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的药物作用的又一特性同属性寒的药可用来治疗热病,但又有清肺热和清肝热的不同;同是补气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的差异,从而发现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有侧重,将这一对药物作用特性的认识用脏腑经络理论加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然而中药归经的作用特性其根本也是由于中药中的药效物质不同,对机体不同的部位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的结果。毒性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

6、害性。毒物一般是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弓I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是死亡的物质。剧毒药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或是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强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后果。二、中药配伍与调剂中药的配伍与调制主要包括中药的配伍、禁忌、用量和用法及调配等内容。配伍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性能,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在病情较为复杂,单味药难以达到治疗要求时,便需要同时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经过配伍后,药与药之间就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有的能增进或减低原有疗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性或刺

7、激性,有的则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等。用药禁忌,是指医生在给病人开药时应避免的事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一经配伍使用,就会降低或失去药效,甚至产生毒性和(或)强烈的副作用,属于禁止使用的范畴;妊娠用药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导致流产的副作用,应该作为孕妇禁忌的药物;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服药的同时或治疗期间的饮食禁忌,俗称“忌口”。中药的用量,也叫“剂量”,一般以克(g)为单位。一般各药的“用量”是指“常用量”,即干燥药材在复方(两味及两味以上的处方)汤剂中的成人一日水煎服量。大多数药的常用量为10g左右,一般质地较轻的药用量较小(多为3一10g);质地坚硬的药用量较大(

8、多为1530g)。中药用量的大小,对疗效有直接影响,用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用量过大不但达不到预期疗效,甚至损伤正气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掌握药物的用量是十分重要的。每种药物的用量,要根据药物的性质、配伍、齐U型和人的年龄、体质、病情及季节气候、地域等多方面情况,予以全面考虑而确定。中药处方,凡载有药品名称、数量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都可称为处方。中药处方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可作为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君、臣、佐、使是中药处方的基本组方原则。处方一般由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和处方后记三部分组成。中药的调剂就是按照中药的处方,进行调配、复核、发药的过程。中药汤剂的煎服法,历代医

9、家对汤剂的煎法都很重视。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中药汤剂煎煮时应选用适宜容器,煎煮时所用火力、煎煮时间及药物煎好后的服用方法、服用时间都应根据药材特性和病情而定。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重点、难点(一)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应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寒凉与温热是阴阳两类不同的属性。寒与凉,温与热仅是程度上的差异,微寒即是凉,大温即是热。寒凉药物多有清热泻火,解毒

10、凉血,生津止渴等作用,能够治疗热性病证,如石膏、黄连,栀子,知母等:温热药物多有散寒温中,助阳通脉,温经止痛等作用,能够治疗寒性病证,如干姜,附子、吴茱萸,桂枝等。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其药性较平和,偏寒偏热不甚显著,仅是微凉微温之性,但也具偏温偏凉之不同,故仍称“四性。疾病的发生,皆由机体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的结果。因此,治疗疾病就是通过药物的性能_的偏热偏寒以纠正机体的阴阳失衡。即内经中所说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治疗原则。四气都可随炮制而改变,如温性的天南星可治寒痰,用寒性的胆汁炮制后,成为凉性的胆南星,不治寒痰而治热痰;再如寒性的生地黄,经过蒸制后就转变为温性的熟地黄,作用也由凉血变为补血

11、。(二)五味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后人增加淡味和涩味,但习惯仍称“五味”。古人在用药实践中发现,许多同味药物往往有相类似的治疗作用,如黄连、黄苓、黄柏、大黄都是苦味,都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再如人参、甘草、黄芪、当归都有甘味,又都有补益作用;于是就用“苦”来代表“泻火”;用“甘”来代表“补益”。后来形成这样的习惯:凡能泻火的药物都叫苦味药,凡能补益的药物都叫甘味药,而不论它是否有苦味或甘味。这样,“五味”就成了药物功效的代名词,不能完全反映药物实际味道了。所以五味的产生,虽源于口尝,但更主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从不同味道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

12、治疗效果总结归纳出来的。即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而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各种药味所代表的功效如下:1. 辛,辛能散、能行,即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麻黄、荆芥之辛能发散风寒之邪以解表,木香、香附之辛可以行气滞除胀满,川芎、红花之辛可以活血行瘀等。2. 甘,甘能补益、和中、缓急,常用于治虚弱病证,为滋补强壮药。如人参、黄芪之甘可补气,熟地之甘能补血滋肾,甘草、饴糖之甘能和中、能缓急止痛。3. 酸,酸和涩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常用于久泻、多汗、遗精、带下等证。如诃子、乌梅之涩肠止泻,金樱子之涩精止带,五味子之收敛止汗。4. 苦,苦能泄、能燥、能坚阴。泄

13、,即通泄、降泄、清泄之意,如大黄之苦泻热通便,黄连之苦清热泻火,杏仁之苦降肺气以止咳平喘;燥,指燥湿,如苍术之苦,燥湿以除寒湿病痛,黄柏之苦,清热燥湿能疗湿热为患;坚阴,即保护津液之意,指苦寒泻热、清热以护阴,如黄柏之苦,能泻相火以坚肾阴。咸,咸能泻下、能软坚。常用于治疗痞块、瘰疠、痰核等。如芒硝之咸软坚通便,昆布、海藻之咸,软坚散结疗瘿瘤,牡蛎之咸,软坚散结治瘰疬、痰核。淡,即无明显偏味,其能渗湿利水,常用于湿阻,小便不利,水肿等病证。如茯苓、薏苡仁之淡,能渗湿利尿。五味中辛、甘、淡属阳,酸、涩、苦、咸属阴。有些药物其味有两种以上,如肉桂辛甘、玄参苦咸。有兼味者,作用多较复杂。(三)升降浮沉

14、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四种作用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向外,沉是向内。中医认为,人体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一旦升降出入反常便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中焦脾气以上升为顺,若中气下陷会导致胃下垂、脱肛等病变,服用中药黄芪能提升下垂的脏腑,使之恢复正常位置,故认为黄芪有使气上“升”的性质;例二,正常人体在体温升高时便会出汗,向外散发阳气以降温,而风寒感冒表实证患者因邪郁气机,常见发高烧而无汗,服用中药麻黄可使汗出热退,故认为麻黄有使气向外“浮”的性质;例三,中药半夏能治疗胃气上逆引起的呕吐,故认为半夏有使气向下“降”的性质;例四,中药麻黄根能制止津气外泄引起的自汗盗汗,故认为麻黄根有使

15、气向内“沉”的性质。中医有时还用升降浮沉表示药物所治疾病的大致部位,认为,能治上焦病证的药物具有升浮之性,能治下焦病证的药物具有沉降之性。大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有少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存在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向外),又能平喘(向下)、利尿(向下);川芎既能上行巅顶止头痛,又能下行血海通月经。利用药物升降浮沉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必须参照病位与病势灵活运用。具体而言,一是逆其病势而治,即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二是顺应病位而治,即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总之,根据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作用于相应的病位,因势利导

16、,祛邪外出,从而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炮制、配伍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性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性寒凉、味苦酸咸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在炮制理论中,有酒制升浮,姜制发散,醋制收敛,盐制下行等说法。在方剂配伍中,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则随其下降;少量沉降药与大队升浮药同用可随之上升。有些药物甚至可决定方剂中药物的作用趋向,如桔梗能载药上行,牛膝能引药下降等。综上所述,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升降浮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李时珍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四)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说明了药效所在,药物的归经不同,治疗定位也就不同。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症为依据的。中医把人体的各个部位、各种生理功能,都分别归属心、肺、脾、肝、肾、心包、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