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水利水电工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611076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水利水电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水利水电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水利水电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水利水电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水利水电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水利水电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水利水电工程(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淮河源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河南省桐柏县地处豫鄂边区、桐柏山腹地,全县地域面积1941km2,水土流失面积1300km2,其中淮河流域面积1314km2,水土流失面积900km2.桐柏县属于淮河源头,大部分面积处于山丘区,水资源贫乏,洪涝灾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条件恶化,有部分河道遭受污染。 桐柏县淮河流域区降水量丰富,平均为1100mm,但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70%,由于拦蓄能力有限,可利用量极少,大部分直接流失或渗入河道,形成地表径流。径流深平均为400mm,地表径流为5.2亿m3,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4亿m3,水

2、资源总量为5.6亿m3. 一、桐柏淮河流域区存在的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桐柏县淮河流域区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县域内淮河流域面积为1314km2,淮河流域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900km2,造成农田跑水、跑土、跑肥。据不完全统计,区内年流失土壤量为422万t,年土壤侵蚀平均厚度为4mm;切割、蚕食、淤积和埋压耕地,上游坡耕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导致弃耕撂荒;危害水利设施,山洪暴发时,常冲毁或淤积塘堰、水库及灌渠等水工建筑物。 2.生态环境恶化及水资源严重匮乏 桐柏县过去到处是“树木参天碧水绿,山村庄户林里头”的秀丽景色,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现在许多地方森林稀少,甚至成了光山秃岭,水源缺乏,气候干

3、燥,旱涝灾害频繁,几乎是连年发生。过去基本不存在的农村饮水困难,现在却成了困扰山区发展的头等大事,广大城乡出现农村饮水危机。1999年春节,桐柏县城自来水水源干枯,自来水停止供水,全城出现水荒。 3.水环境条件恶化 桐柏县淮河流域区位于淮河上游,对于保持淮河中下游的良好水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内现有碱矿、金矿及县直、乡直等企业,对淮河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另外,地表水污染通过入渗等形式影响地下水,加之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地下水环境每下愈况。 4.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桐柏县为淮河发源地,龙潭河及西小河为淮河主要支流,两河流分别绕县城南部及北部包围县城,并在县城东北部汇合后入淮河干流。流域内山

4、岭陡峭,峰峦起伏、险峻,地面坡降及河道比降很大。流域内无有效的蓄洪工程,每当汛期暴雨到来之际,山洪汇流时间短,洪峰流量大,洪水倾池而下,极易泛滥成灾,危及桐柏县城安全。每年经济损失约680万元。其中1989年6月、8月的两次洪灾,直接经济损失3300万元。 5.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现有水利工程拦蓄能力为1.9亿m3,用于灌溉的水量为1.7亿m3,有效灌溉面积为2.27万hm2,由于未采取节水灌溉措施,毛灌溉定额为每亩500m3,灌溉方式几乎全部是大水漫灌,一方面是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水资源利用极不合理。 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 1.水资源保护措施 水土流失导致水源涵

5、养能力减弱,自然水源减少,河流断流,水库蓄水能力下降,井泉枯竭,农村饮水困难,为此,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分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坚持乔木混交、乔灌草结合,积极发展果林,加强用材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建设,封山育林育草。工程措施:建水平沟、鱼鳞沟、水平梯田、沟头防护、谷坊坝、淤地坝、拦沙坝等。 2.供水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乡村供水安全,保护供水水源,防止水源枯竭,必须进行全面的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农村饮水水质和水量;为了保证县城供水安全,需在西小河及龙潭河上修建水帘水库及龙潭河水库,并在县城建橡胶坝工程,龙潭河水库及橡胶坝工程已建成,规划中的龙潭河水库兴利库容为1035万m3,其主

6、要作用是向县城供水。工程联合运用后,可满足县城需水要求。 3.水环境保护措施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是行不通的,必须果断地关停并转小型污染企业;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 4.防洪安全措施 桐柏县淮河干流防洪标准仅能达3年一遇,对于农村主要保护农田的防护区来讲,主要是水土保持措施。由于植被破坏而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而且会导致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重力侵蚀。因此需大量植树植草,涵养水分。对于城市防洪,在流经县城的两条河上建水帘水库及龙潭河水库,两水库联合运用,县城防洪标准

7、可提高到20年一遇。 规划中的龙潭河水库总库容为1453万m3,属中型水库,建在县城上游,距县城约3km.该水库的兴建基本上解决了县城的防洪隐患,经水库调洪,可将百年一遇设计洪水削减为不足20年一遇,千年一遇校核洪水削减为不足200年一遇,县城防洪标准明显提高。 5.节水灌溉措施 随着节水型农业的发展,传统水利逐步向现代水利、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根据中央提出的“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必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经对灌区进行灌溉制度优化,在现有拦蓄能力不增加的情况下,可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8万h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2万hm2.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大力发展半固

8、定式喷灌、滴灌、微喷灌及管道输水灌溉等节水型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及水分生产率。城市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因,城市往往靠近大江大河。大江大河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水资源,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洪灾隐患。 城市是人口集中、历史文化积淀最丰富、人文景观最多的地方,也是经过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最集中的地方,无论从生存还是从发展角度考虑,其安全因数始终是第一位的。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正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防洪工程建成后,不仅使防洪能力达到了高标准,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分析城市防洪工程中的环评问

9、题,有必要对城市防洪工程的基本特点加以研究,以便筛选出主要环境因子,并进行分析评价。城市防洪工程往往涉及堤防、堰坝、泵闸、交通桥等项目,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宜确定防洪形势、城市生态、市政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人群健康、拆迁移民、施工等方面内容为城市防洪工程环评的重点。并据此指导防洪工程的环评工作。 1、城市防洪工程环评特点 (1)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由于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固定资产集中,聚集着巨大的社会财富,一旦遭受洪水淹没,经济损失和社会后果严重。环评中要突出人居环境,强化以人为本思想,实现人、环境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力求使防洪工程成为城市内的主要景观之一,并成为滨

10、水休闲游憩性道路。届时城市将充分展示与自然环境的亲和关系及空间景观魅力。要求城市规划时对城市理想生态特性与自然、人文环境予以强化并合理引导,达到城市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与客体物质环境的协调和谐,使城市环境更多地体现多样性、人性、文化性。同时,通过自然环境风貌与人文环境风貌的有机构筑,使城市真正具有生态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文化城市的品味,成为市民富有自豪感的家园和理想的人居环境。 (2)防洪工程是公益工程 由于防洪工程是社会公益工程,本身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防洪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减免因城市进水所造成的工农业生产、商业流通、居民日常生活、城市环境卫生、水源污染、人群健康等影

11、响,有利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在环评中必须要将防洪经济效益,尤其是社会环境效益讲透,这是正效益,可体现防洪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城市基础设施复杂,要统一协调 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错综复杂。在防洪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地下电缆、通讯电缆、自来水管道、排水排污管道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防洪工程如何与这些设施衔接,必须在城市综合规划中加以解决,否则将出现今天修堤防,明天为建各项设施而挖堤防的现象。这就要求当地人民政府广泛征求城建、环保、交通、电讯等部门的意见,统一协调,综合部署,使缆线、管线的预埋与城市防洪工程同步实施,以便正确处理好防洪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系,避免

12、劳民伤财,减少不利影响,切实做到防洪与城建二不误。 (4)拆迁安置成本高 城市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条件好,土地资源宝贵,寸土寸金。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拆迁安置都在城区,拆迁安置成本高。在安置过程中要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避免遗留后患。公众参与是解决拆迁安置问题的好办法,在环评中要予以贯彻,最大限度体现群众的意见和意愿。 (5)对景观与生态环境建设要求高 城市是人口大量居住的地方,为求理想的人居环境,体现生态城市、文化城市的品味,要求防洪工程建设尽可能满足城市生态及景观要求,可通过防洪堤的美化、装饰等来最大限度减轻对城市生态及视觉环境的不利影响。 为充分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景

13、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依据或民间传说依据,可把沿江的景点与城内的景点串起来,把城内与城外的景点串起来,借防洪工程建设之机,重塑城市的形象,建成一批城市的标志性景点,可大大丰富城市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届时,改造后的城市河道将因其独具迷人的魅力而大放光彩。 (6)施工扰民问题 城市居民集中,工程拆迁安置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噪声、粉尘、废水,将对城市居民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减少施工扰民问题,有必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预测,并制定保护措施,减少不利影响。 2、城市防洪工程主要环评问题 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防洪安全保障。根据资料统计,全国目前600多座城市中,近90

14、%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水威胁,在这些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70%城市的防洪能力达不到国家现行规定标准,有10%的城市几乎没有任何防洪保安措施。 城市防洪工程的目的是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排涝、城市所在江河行洪之间的关系。目前一些城市尤其中小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城市防洪安全问题重视和研究得不够,造成一些地方先建设后防洪保安的被动局面。 防洪工程建成后,改变了城市防洪条件,提高了防洪能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小型城市的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洪水,大型城市为100年一遇洪水,个别城市达到500年一遇,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城市的防洪保安问题将得到根本的解决。2013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3)对城市基础设施

15、的影响(1)对城市排水的影响城市内的河道,为雨水的排泄通道,除低洼地区需用泵站排水外,其余能以重力流形式排放。实施防洪工程,阻挡外部洪水入侵城区,有利减轻城区排涝压力。城市河道中为考虑景观所设置的堰坝(形成蓄水面防止枯水期河道干枯),要求河道蓄水面高程低于两岸排水口高程,对坡降较陡的河道,可设若干个堰坝形成梯级蓄水面,以防止对城市排水的影响。(2)对城市排污的影响堤防工程在设计时就要考虑与城市排污相衔接,一般情况下,工程不改变其原有排污口的位置和高程,故正常情况下城市污水多能顺利出流,只是在洪水期,由于外江水位高于排污口高程,会对污水出流产生影响。由于城市规划都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可将各排放口污水集中汇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到下游排放,届时,城市污水的排放将不受影响。城市河道堰坝建设形成一定水面,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排污入堰坝上游,在枯水季节对河道景观、水质会产生不利影响。除了加强污染源治理外,要求排污口设置在城市河道的最后一级堰坝下游,以保证城区河道水面水质良好。(3)对交通的影响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期土石砂料的运输,汽车运输量在某一时段某一路段将急剧增加,如调度不当,将影响交通运输的畅通,使原本拥挤的城区交通压力更为加大。运输车辆如果超载或被覆不当,途中常常会撒落土、石、砂料,如不及时清除,将造成路面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