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产管理办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60995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资产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资产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资产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资产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资产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资产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资产管理办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目的:本管理办法旨在对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内部重要的信息资产进 行分类分级,以便对信息的分发和流转进行恰当的控制,确保信息资产的保密性、完整 性和可用性能够实现。第二条 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第三条 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总部及所辖分、支行。第四条 定义(一)本管理办法所涉及的信息包括各种存储或者存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信息、 纸质数据文件、语音和图像等.(二)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是指以任何形式存在或传播的对我行具有价值的内容,包括 电子信息、纸质数据文件、语音图像等。信息安全关注的是信息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 性.(三)本管理办法所称

2、信息资产是指任何对我行具有价值的信息的存在形式或者载体, 包括计算机硬件、通信设施、IT环境、数据库、软件、文档资料、信息服务和人员等,所 有这些资产都需要妥善保护。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第五条 我行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信息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管理 办法的贯彻落实。第六条 全体员工理解并遵守本管理办法定义的内容.第七条 本管理办法定义以下相关角色,履行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执行和审核职 责。(一)责任人,信息资产的创建者,或者主要用户所在组织、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信息 资产责任人对所属信息资产负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包括:1、理解和各种信息访问活动相关的安全风险;2、根据我行信息密级划分标

3、准来确定所属信息资产的级别;3、根据我行相关策略确定并检查信息访问权限;4、针对所属信息资产提出恰当的保护措施.(二)保管者,受信息资产责任人委托,对信息资产进行日常的管理,维护已经建立 的保护措施。资产保管者通常是我行的IT部门或者代表(例如系统管理员)。其主要职责 包括:1、根据相关策略和信息资产责任人的要求,负责信息资产的维护操作和日常管理事务2、负责具体设置信息访问权限;3、负责所管理的信息资产的安全控制;4、部署恰当的安全机制,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5、按照信息资产责任人的要求实施其他控制。(三)用户,信息资产的使用者,除了我行内部员工,也可能是因为业务需要而访问我 行信息的客户或第三

4、方组织。 其主要职责包括:1、向信息资产责任人申请信息访问;2、按照我行信息安全策略要求正当访问信息,禁止非授权访问;3、向相关组织报告隐患、故障或者违规事件.第三章 资产管理要求第八条 信息资产分类信息资产责任人应该指导进行相关资产的调查,资产调查以业务流程为线索,包括各 类输入、中间环节和输出信息,所有这些信息资产都为业务流程的运转提供支持。信息资产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数据文件,通常包括各种电子档:业务数据、客户数据、配置文件、记录数据(日 志、审计记录)、管理文件(策略、流程文件、操作手册等)、商务文件(合同、协议等). 也包括以实物方式存在的资产:各类电子数据的归档、打印件、书面

5、管理文件、业务报表、 包含重要商业成果的文件,还有胶片等.(二)软件资产,各种系统软件、应用软件QA、业务软件等)和工具软件(开发系统、网管软件、安全软件等),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网络软件、办公应用系统、业务系统程序、软件开发工具等,这些软件资产负责处理、存储或传输各类信息。(三)实物资产,与业务相关的IT物理设备,包括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等)和网 络通信设备、磁介质(磁带和磁盘等)、装置、环境等,这些实物资产容纳着软件和数据文 件。(四)人员,承担某项与业务活动相关责任的角色和职位.例如普通用户、系统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保安、清洁员等,这些人员与各类数据、软件和实物资产的操作直

6、接相关.(五)服务,安保(例如监控、门禁、保安等),环境服务(例如清洁),基础保障(供 水、供热、供电),设备维护,通信服务(例如互联网接入)。第九条 信息资产分级标准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评价资产的三个安全属性。风险评估中资产的价值不是以 资产的经济价值来衡量,而是由资产在这三个安全属性上的达成程度或者其安全属性未达 成时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来决定的。安全属性达成程度的不同将使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而 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脆弱性、以及已采用的安全措施都将对资产安全属性的达成程度 产生影响。(一)保密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保密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保密性上 应达成的不

7、同程度或者保密性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下表提供了一种保密性赋值的参 考。表 1.1 资产保密性赋值表赋值标识定义5很高包含组织最重要的秘密,关系未来发展的前途命运,对组织根本利益有着 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泄露会造成灾难性的损害4高包含组织的重要秘密,其泄露会使组织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3中等组织的一般性秘密,其泄露会使组织的安全和利益受到损害2低仅能在组织内部或在组织某一部门内部公开的信息,向外扩散有可能对组 织的利益造成轻微损害1很低可对社会公开的信息,公用的信息处理设备和系统资源等(二)完整性赋值根据资产在完整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完整性上 缺失时对整个组

8、织的影响。下表提供了一种完整性赋值的参考.表 1.2 资产完整性赋值表5很高完整性价值非常关键,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会对组织造成重大的或无法 接受的影响,对业务冲击重大,并可能造成严重的业务中断,难以弥补4高完整性价值较高,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会对组织造成重大影响,对业务 冲击严重,较难弥补3中等完整性价值中等,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会对组织造成影响,对业务冲击 明显,但可以弥补2低完整性价值较低,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会对组织造成轻微影响,对业务 冲击轻微,容易弥补1很低完整性价值非常低,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破坏对组织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对 业务冲击可以忽略三)可用性赋值根据资产在可用性上的不同要求

9、,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可用性上 应达成的不同程度。下表提供了一种可用性赋值的参考。表 1.3 资产可用性赋值表赋值标识定义5很高可用性价值非常高,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达到年度99。9% 以上,或系统不允许中断4高可用性价值较高,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达到每天90%以上, 或系统允许中断时间小于lOmin3中等可用性价值中等,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在正常工作时间达 到70%以上,或系统允许中断时间小于30min2低可用性价值较低,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在正常工作时间达 到25%以上,或系统允许中断时间小于60min1很低可用性价

10、值可以忽略,合法使用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度在正常工作时 间低于25%(四)资产重要性等级资产重要性等级(资产价值)应依据资产在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上的赋值等级,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A = ln(e c + ei + eA )/3。通常,根据最终赋值将资产划分为五级,级别越高表示资产越重要,也可以根据组织的 实际情况确定资产识别中的赋值依据和等级。下表中的资产等级划分表明了不同等级的重要 性的综合描述。表 1.4 资产等级及含义描述等级标识描述5很高非常重要,其安全属性破坏后可能对组织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4高重要,其安全属性破坏后可能对组织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3中等比较重要,其安全属性破坏后可能对组织造成中等程度的损失2低不太重要,其安全属性破坏后可能对组织造成较低的损失1很低不重要,其安全属性破坏后对组织造成导很小的损失,甚至忽略不计第十条 信息资产登记 各部门根据业务流程列出信息资产清单并将每项资产的名称,资产编号,所处位置,资 产价值,资产负责人等相关信息记录在信息资产登记表。第四章 附 则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科技信息部负责解释与修订.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