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发言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60886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幼小衔接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幼小衔接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幼小衔接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幼小衔接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发言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小衔接发言稿篇一: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这成了家长、 幼儿园和小学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幼小衔接这方面,我觉得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我知道每一年幼儿园都会组织大班的孩子走进小学,参观校园环境,进入课堂,和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课;还会请小学老师进入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对小学的校园生活有初步的感知。这一系列的活动其实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作为我们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家长朋友们首先

2、得了解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首先,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校园环境的变化。升入一年级以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更大了。对孩子们来说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比如说:孩子们上厕所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在本班教室中,而且男女厕所分开了。平时,孩子们的音乐课啊,美术课啊,也许还要到其它专用教室上课,上大操场去做操、上体育课等等。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因此,有机会的话,我也建议家长朋友们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孩子到小学逛逛、看看,熟悉熟悉新环境。早上送孩子来园时如果没有特别重要需和老师交流的事,可以让孩子

3、独立从幼儿园大门进去,让孩子在心理上逐渐为今后独立进小学做好过渡。第二个方面是班级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每天都有2 位老师和 1 位阿姨360 度的保护和陪伴。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老师执教,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在小学的教室里,我们给每个小朋友安排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但是基于孩子的成长需要和教室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将两张桌子合在一起,即让两个小朋友成为同桌。因此,一个教室一般由4 个大组( 8 个小组)构成。这样的班级环境变化,无疑是对

4、孩子的合作和交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幼儿园里一般是8: 30 早操,如果起床迟了,那迟点就迟点,没什么关系。但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早上我们要求小朋友们在7 点 45 分左右到校,一年级的老师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候在教室,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并且组织小朋友开展内容丰富的早读。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养成上幼儿园要准时,不迟到。否则孩子会不适应上小学后的每天早起。一年级上半学期,老师们一般都会利用好早读这一段非常宝贵而有效的学习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因此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准时到校,参加早读。上午,一般设有早操、40 分钟的大课间和3 节课,每

5、节课40 分钟,课间休息10 分钟,这 10 分钟主要用于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厕所和适当的休息。上课的时间比起幼儿园来有了明显的增加。早晨到中午这一段时间之间,是不安排餐点的。所以大家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早起的习惯,保证用早餐的时间,吃饱、吃好,以确保上午近四个小时的身体与学习的基本需要。 第三,教育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变化更为明显。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形式以轻松活泼的游戏为主,适合儿童身心特点。而进入一年级后,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目的,而且以各门课程的形式出现。目前,一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品德与生活等。这就要

6、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并且以测验的形式加以检验。(去年幼小衔接课春)家长们朋友们,听了我刚才的介绍,你可能会心情紧张,或者说有点担心。怎么有这样多的变化,我那年幼的孩子能适应吗?其实大家不必有太大压力,更不要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使他们对升学感到畏惧、害怕。有时候,当孩子比较调皮时,我们可能会跟孩子开玩笑: “你呀,好日子要过完了!”“看你到了小学还能不能这样开心地玩了?”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或多或少在心理上会产生畏惧,有时候也许会问:“妈妈,是不是上小学很苦的?” “爸爸,是不是到了小学要做很多作业?” 这时候,我们应该帮孩子树立信心。激发孩子对新校园

7、生活的向往。二、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心理准备)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所以此时,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 (张哲诚) “诚诚长大了,真了不起,再过一学期马上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 ”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且不可说某某学校不好,某某学校的老师不好,这样学生

8、听到了心里会有一定的阴影。所以,不管上那所学校,你应该对小孩讲,这所学校是最好的,这所学校的老师是最好的。这样才会更加激发孩子的自信,感觉到自己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感到骄傲。 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 “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 他们教小朋友认字、 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 “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

9、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再加上后来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大班的孩子走进一年级的教室,和小学生一起上课。这都能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准备)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所以,对于我们家长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

10、成, (为小学天天作业做好铺垫,数量由少到多) ( 有作业必完成 ) 。 2、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在规定时间内,不拖拉; (例:小学家作:时间差距大,作业质量低,养成粗心的习惯) ; 3、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成人或同伴,自主学习知识的表现。 ),努力把事情做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4、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四、学习上的准备(习惯准备)(阅读能力的培养、 倾听能力的培养、 注意力的培养等) 注意力和倾听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刚入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坐不安稳、听不专心、凳

11、子左右摇晃、身体趴在桌上,有时甚至头枕在手臂上,手里小动作不断,篇二:幼小衔接发言稿( 杨)幼小衔接发言稿(杨)各位家长:下午好!很高兴因为孩子这一共同的话题我们坐到了一起。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 , 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赢在新的起跑线上。因此,今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来一起谈谈孩子的成长。我相信,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配合下,孩子会走好这一步,逐步喜欢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活的。下面我就从一个教师的角度,以自己工作体会,与大家交流

12、一下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愉快地完成幼小衔接与过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意义重大。幼儿园时

13、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几个方面的变化: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

14、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Tips :家长鼓励孩子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消除孩子对学校和老师的陌生感,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玩,在与小朋友的接触过程中,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与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用这些积极的办法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当这一心理“关”过后,就要寻找更多的机会表扬和鼓励孩子,引导他们要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并使他们明白学习是一种责任,自己是学校的小主人。第二,学习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Tips :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是孩子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前提。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上学后能学会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