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604646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环境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环境学基础包括环境学概 (导)论、环境监测以及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环境科学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主要依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环境学、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1.环境:人类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2.环境多样性: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需求与人类创造多样性,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3.人与环境的和谐: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程,环境问题,人与环境的和谐。4.环境规律:环境规律,规

2、则与规律,环境调控。5.环境科学:环境学,环境科学。第二章 人口与环境1.人口变迁:渔猎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绿色文明阶段。2.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爆炸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人口爆炸对生物资源的压力,人口爆炸对水资源的压力,人口爆炸对气候资源的影响,人口爆炸对矿产资源的压力。3.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中国人口变化趋势。第三章 大气环境1.大气概述:大气的成分,大气的分层,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2.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危害。3.大气污染控制: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末端治理,环境自净。4.全

3、球大气环境变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第四章 水环境1.地球上的水:水的形成,水的分布,水的循环,人与水的关系。2.水资源:水资源的基本含义,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3.水灾害:洪水灾害,干旱灾害。4.水污染:天然水的化学性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水污染的特征,水污染控制。第五章 土壤环境1.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结构,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2.土壤污染和自净: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土壤的自净能力,土壤污染的防治,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第六章 物理环境1.声学环境:噪声概述,噪声来源,噪声危害,噪声控制2.电磁

4、辐射: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污染的控制。3.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影响,放射性污染的分类,放射性污染的控制。4.光污染:光污染及其来源,光污染的危害,光污染的控制。5.热污染:热污染的类型,热污染的危害,热污染控制。第七章 生物环境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2.生物安全:食品安全,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3.生物污染: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循环,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归宿,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污染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第八章 人居环境1.人居环境的发展和类型: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人居环境的类型和差别。2.城市人居环

5、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3.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从城市生活居住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从生态环境和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评价。第九章 景观环境1.景观环境的概念及分类2.自然景观:自然景观的构成与分类,自然景观的欣赏。3.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早期的反思,全球的觉醒,可持续发展的提出。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实施途径。3.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结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规律,可待续发展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环境伦理观1.环境伦理观的由来2.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3.环境伦

6、理与人类行为方式第十二章环境监测绪论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特点;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概述;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第十三章水和废水监测1.概述: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水质监测项目;常用监测方法。2.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订、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订,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3.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地面水样的采集;废水样品的采集;地下水样的采集;底质(沉积物)样品的采集;流量的测量;水样的运输和保存。4.水样的预处理:水样的消解方法;水样的富集与分离。5.水样物理性质检测:颜色、残渣、电导率、浊度、透明度、氧化还原电位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6.水样中金属化合物的测定:汞

7、、铬等金属化合物的测定原理和方法。7.水样中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酸度、碱度、pH、溶解氧、氰化物、氟化物、含氮化合物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8.水样中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9.水质污染生物监测:生物群落法、细菌学检验法。10.底质监测:底质样品的采集、制备、预处理;污染物质的测定方法。第十四章大气和废气监测1.概述: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点;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2.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3.大气样品的采集和采样仪器:直接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采样仪器;采样效率;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与换算。4.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

8、的测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5.颗粒物的测定: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尘、自然降尘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悬浮颗粒中主要组分的测定。6.大气降水的监测:布点;采样;降水中组分的测定。7.大气污染源监测:固定污染源监测方法;流动污染源的监测方法。8.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植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受害症状;大气污染指示植物的选择;监测方法。9.标准气体的配制:标准气体的制取;静态配气法;动态配气法。第十五章固体废物监测1.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定义、危害、特点、分类。2.固体废物样品的采样和制备:样品的采集方法;制备和保存;3.固体废物有害特性的监测:急性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

9、性的试验方法。4.生活垃圾的监测: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特性;渗沥水分析。第十六章土壤污染监测1.概述:土壤组成;土壤背景值。2.土壤污染物的测定:土壤样品的布点、采集方法;土壤样品制备与保存;土壤样品的测定。第十七章生物污染监测1.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生物污染的途径,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蓄积,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转化与排泄。2.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3.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消解和灰化,提取和浓缩。4.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测定实例。第十八章噪声监测1.声音和噪声:定义;噪声污染的危害和来源。2.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声音的频率、波长

10、和速度;声音的声功率、声强和声压;声音的分贝;噪声叠加和相减的方法和计算。3.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响度;响度级;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昼夜等效声级;噪声的频谱分析。4.噪声测量仪器5.噪声标准6.噪声监测: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噪声监测方法;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第十九章环境放射性监测1.概述:放射性概念,照射量和剂量。2.环境中的放射性: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人体中的放射性核素及其危害。3.放射性防护标准4.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5.放射性监测:监测对象及内容,放射性监测方法。第二十章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1.

11、概述:目的、意义和内容。2.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基础:实验用水;试剂和试液;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3.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分析: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表述;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直线相关和回归。4.实验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5.标准分析方法:定义;标准方法的制定。6.环境监测管理:环境监测管理内容、原则和方法。7.质量保证检查单和环境质量图。第二十一章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1.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系统组成;子站布设与仪器装备;自动监测仪器;大气污染监测车;气象观测仪器。2.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系统组成;子站布设及监测项目;自动监测仪

12、器;水质污染监测船。3.简易监测方法:简易比色方法、检气管法、环炉技术。第二十二章水环境化学1.天然水的基本特征组成;2.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颗粒物微界面过程、颗粒物聚集、溶解与沉淀、氧化-还原、配合作用);3.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4.水质模型(氧平衡模型、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模型、有机有毒物的归趋模型)。第二十三章大气环境化学1.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2.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过程、酸雨化学、大气颗粒物化学、温室效应、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化学);3.大气污染数学模式(高架连续点源大气污染模式、大气污染箱式模式、大

13、气颗粒物来源的识别)。第二十四章土壤环境化学1.土壤组成与性质;2.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3.土壤中农药的迁移。第二十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的运动过程及毒性1.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2.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转运;3.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4.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有机物的降解);5.污染物质的毒性。第二十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1.重金属元素(汞、砷);2.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第二十七章 有害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1.有害废物(来源、分类、有害成分及污染危害过程);2.放射性固体废物(来源、有害成分及污染危害过程)。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掌

14、环境监测、环境化学以及环境学概(导)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基本技能和主要内容。将大气、水体、土壤等不同环境污染物分布、迁移、转化的规律与 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结合起来,将不同污染物的物化特性与各种测定方案和测定手段结合 起来,掌握大气、水、土壤等进行污染调查、采样、布点和物理化学检测的常规方法。耍 求考生对环境化学有比较系统的理解,垂点掌握人类环境中大气、水体与土壤化学污染物 质的种类、来源、基本化学性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环境体系中的基 本反应过程和迁移规律,对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方法有所了解。四、试卷结构 试卷的基本结构为: (一)名词解释:(占总分的20%)(二)计算分析:(占总分的20%) (三)简 答:(占总分的30%) (四)综合分析:(占总分的30%)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三小时。六、主要参考书目 1. 刘培桐主编,薛纪渝,王华东合编环境学概论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版 2. 左玉树主编. 环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3何强,井文涌等编著环境学导论 (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 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编环境监测 (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 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011同济环境工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真题同济大学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