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603937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走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的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但调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我认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实践与探索的感想与体会: 一、 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思路狭窄,思维迟钝。同样,

2、学生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 ,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敢标新立异。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 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 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 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例如:教学认识平面图形一课中,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情景: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兔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然后让学

3、生说说搭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再让学生把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的。从而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知到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二、 指导操作,培养分工合作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引 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从形 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到群体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

4、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曾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1)分工。例如测量这一课时,在测量操场的长度时,需要有人进行测量,有人记录,这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决定谁来测量,谁来记,然后才能合作。分工,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可这并不容易,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要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解

5、决问题的办法。 (2)合作。合作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合作氛围的营造开始。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每个小组有一个袋子,里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一个学生按小组其他同学的要求从袋中摸出一个物体。这个活动就使得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为合作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物质环境。 三、指导掌握合作方法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要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要学习合作讨论、交流的方法,锤炼语言,发展思维,拓宽思路,在自主交流、探索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1、鼓励学生表达。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将自己的想法,观点有条理的告诉同学。例如分类教学中,在“分一分”活动结束后,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求每

6、个学生尽量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轮流发言,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表达习惯。在每一次合作交流过程中不断强化。通过长期的练习,学生遇到问题有合作的意识,并能积极的参与合作,各抒己见,使合作不在成为好学生发言的专利。 2、指导学生倾听。倾听是学习他人知识、观点、经验的一种好方法。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倾听犹为重要。部分学生表现为不会听。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出现几人同言的现象,而没有认真、仔细的听。另一方面,学生缺少耐心,没有认真的倾听,易分神。在合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一人言,仔细听,即使发现发言同学话中不对的地方,即使质疑,纠正。 总之,教学中,用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合作,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培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