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601564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环境稳态(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环境稳态(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环境稳态(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环境稳态(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环境稳态(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环境稳态(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环境稳态(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环境稳态(判断题)1.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正确。2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解析】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正确。3.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解析】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正确。4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

2、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错误。5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解析】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正确。6.肌细胞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明显变化()【解析】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的pH无明显变化,错误。7心肌细胞内的CO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2【解析】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CO,使其细

3、胞内的CO浓度高22于其生活的内环境,错误。8口服的药物需先进入血液,再经组织液进入细胞()【解析】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正确。9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水肿()【解析】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正确。10生长激素、葡萄糖、血浆蛋白均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解析】生长激素、葡萄糖、血浆蛋白均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正确。11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中的物质不能再回到组织液中()【解析】淋巴中的某些物质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由血浆再进入组织液中,错误。11组织液中所含物质的

4、种类、含量与细胞内液基本一致()【解析】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物质含量差异很大,如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糖原只存在于细胞内,错误。13.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解析】由于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细胞代谢不断消耗一些物质和产生废物,使得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正确。14尿素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需要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到体外()【解析】尿素是体内含氮物质(如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排到体外,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错误。15炎热的夏天某人给自己准备了多种饮料,碳酸饮料的摄入会引起人体的血浆pH先随之降低再升高()【解析】功能性饮料中的某种成分如咖啡因可作用于中

5、枢神经细胞,使细胞膜电位发生反转,正确。16维持内环境中、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解析】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正确。17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解析】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错误。18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只与内环境中的、等离子有关()【解析】内环境中存在,等多对缓冲物质,血浆pH的相对稳定除与内环境中的、等离子有关外,还与呼吸系统的呼吸运动有关,即当血液中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排到体外,错误。19神经递质与突触后

6、膜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解析】激素、淋巴因子、抗体、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都可以存在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20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解析】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组织液,错误。21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药物最先进入的液体中蛋白质含量相同解析】肌肉注射药物一般先进入组织液,而静脉注射药物先进入血浆,组织液和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错误。2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解析】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属于稳态的内容,正确。2

7、3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组织液()【解析】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组织液,正确。24.大量出汗失钠,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外液()【解析】大量出汗失钠,因为钠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故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小于细胞外液,错误。25.饮水少,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解析】饮水少,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属于水盐平衡的调节,是内环境稳态实现的调节机制,错误。26运动员在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时,腿部等处的组织有轻微类似水肿(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

8、常)的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积累()【解析】运动员在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时,腿部等处的组织有轻微类似水肿,应该是由于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使得代谢产物积累引起的,休息一段时间后,随着组织液不大通过静脉端回流进入血浆以及部分组织液进入淋巴,导致水肿现象消失,即可恢复正常。错误27无机盐和蛋白质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在各种无机盐中,Na+与Cl-在含量上占明显优势()【解析】在人体血浆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较高,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正确。28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解析】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浓度增大,进而导致

9、水从细胞内更多的流向细胞外,细胞内液的量减少,错误。29.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解析】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组织液中的水过多引起,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反而会导致组织液中的水含量下降,错误。30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解析】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正确。31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主要场所(解析】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错误。32血红蛋白等化学成分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表现之一()【解析】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33.血浆渗透压增大或组织液

10、渗透压减小可导致组织水肿()【解析】血浆渗透压增大不会导致组织水肿,错误。34.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解析】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正确。35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解析】内环境的变化,机体进行调节通过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完成,正确。36人体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解析】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不会随环境气温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错误。37.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解析】维持内环境中Na+、K+于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

11、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取决于细胞内外Na+、K+的浓度,正确。38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解析】组织液渗回血浆的多,渗入淋巴的量较少,二者相差较大,正确。39血浆和淋巴都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生存环境()【解析】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既可以存在于血液也可以存在于淋巴,所以血浆和淋巴都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生存环境,正确。40组织液中代谢产物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动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解析】组织液中代谢产物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少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错误。41.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

12、后,会出现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解析】体液中细胞内液占2/3,细胞外液占1/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细胞内液增加量大于细胞外液增加量,错误。42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解析】直接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正确。43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解析】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所有成分均可以透过动脉端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多,错误。44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13、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解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45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解析】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正确。46神经和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解析】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错误。47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正常,人体就不会患病(【解析】若身体的器官遭到破坏或有遗传病时,即使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正常,人体也会患病,错误。48.内环境中pH的调节通过神经调节实现而体温恒定是一个神经体液调节过程()【解析】pH的调节是通过体液中的缓冲物质调节的,没有神经调节,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