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况分析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59757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蕲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况分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蕲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况分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蕲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况分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蕲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况分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蕲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况分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蕲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况分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蕲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况分析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蕲春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况分析摘要: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中部地区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自身优势和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文章以湖北蕲春县为例,关注蕲春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赢”。关键词:产业转移;劳动力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近些年来,中部地区利用东部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相关专家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到2010年底,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会达到14000亿

2、元左右。实践证明,中部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热土。为了贯彻意见的执行,湖北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形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引进省外资金将超过17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湖北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累计已有8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投资。一、蕲春县承接电子产业转移概况蕲春县一直是湖北的一个农业大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同样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工业发展的新机会,在继承传统工业的同时,开拓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和壮大优势行业,优先发展

3、“5+新”主导产业,即医药化工、机械电子、陶瓷建材、纺织服装,农业产品加工等5大支柱产业和以水晶钻饰为主的新兴产业。尤其是在县委、县政府的英明指导下把握了这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项目中抢占先机,除了医药化工产业、陶瓷建材产业等,在电子产业方面也积极展开区域合作,其年产值均在15亿元左右。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项目中抢占先机,除了医药化工产业、陶瓷建材产业等,在电子产业方面也积极展开区域合作,其年产值均在15亿元左右(见图1)。在“十一五”计划的收官之年,蕲春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35亿元,年均增长13.84%,比“十五”末增长91.2%;全口径财政收入9.8亿元,年均增长

4、3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16亿元,年均增长41.4%,是“十五”末的5.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52亿元,年均增长23.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5亿元,年均增长39.4%;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25.630.643.8调整为25.635.439。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强县战略稳步推进。在蕲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新建材、机械电子等成本降低型项目占有较大比重,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大型知名企业为龙头,产业转移逐步形成集群化发展的态势。蕲

5、春现已建成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和蕲春经济开发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9家,比“十五”末增加148家,其中2010年新增20家。5家进入全省“双百”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6家。湖北著名商标达到5个,名牌产品7个,高新技术企业4家。初步形成了医药、节能灯具、陶瓷、电子等产业集群。这些从东部转移来的企业成为蕲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蕲春当地的迅猛发展,给蕲春制造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了蕲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开发,对推动蕲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促进蕲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工业化为依托,以城镇化促集聚,以市场化激活力,坚持市场带动,产业联动,创新驱动,全民发动

6、,蕲春在这次产业转移大潮中正加快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服务业转移企业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呈良性发展的态势。蕲春县现已编制完成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启动建设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全县专业市场发展到8处,大型商贸服务企业发展到32家,物流企业发展到51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下乡工程顺利实施,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金融保险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19.2亿元,比“十五”末增加72.1亿元,年均增长20.4%;贷款余额34.3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3.7亿元,年均增长10.7%。二、产业转移中的问题随着蕲春县外来企业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外来企业

7、吸收的从业人数快速增加。政府部门也在千万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截至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8%以内。劳动力转移培训3560人,近5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特别是近5年来,蕲春县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05年该县就业于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分别为51.72%、38.47%和9.81%,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的排序次为“一二三”。而到了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从业者比重演变为31.32%、48.22%和20.47%,其中,第一产业从业者

8、比重下降了20.4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从业者比重则分别上升了9.75个和10.6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排列序次由“一二三”演变成了“二一三”。从中可以发现,随着蕲春承接东部产业专业的不断推进,当地农业劳动者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比较显著。然而,在产业转眼给蕲春县带来大量就业需求的同时,蕲春外来企业面临发展路上的一个瓶颈问题,即“招工难”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第一,由于外来企业刚刚在蕲春兴建厂房,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自身宣传还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或社会知名度。大部分企业主要通过张贴招工广告、人力资源市场帮发信息、内部员工引荐等传统方式招工,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对新兴企业知之

9、甚少,导致大批劳动力盲目外出。第二,劳动力外流趋势不改。蕲春县现有农村劳动力42.74万人,除去在家从事农业生产17万多人,剩余劳动力有25万余人,加上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和闲散劳动力,可用劳动力资源约28万余人。但蕲春县劳动力外转移逐年攀升,从最初的10多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5万余人,在家富于劳动力仅3万人左右,除去现有县内转移人数和无就业愿望人员,在家存量劳动力不足1万人。第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大量吸引内地劳动力,加剧了该县企业的“招工难”。第四,人力资源缺乏合理配置。蕲春县内企业和各培训机构在劳动力转移就业上没有实现有效对接。一方面是县内企业大量缺工

10、,另一方面是培训机构的人员大量对外输送。位于蕲春县内的黄冈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每年有近2000名毕业学员几乎都流向了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对此,各企业和政府部门也都纷纷采取行动,力图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部分用工问题。针对企业劳动力短缺问题,伟旺达公司和全方位公司也有其解决办法,现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大力实施劳动力“回归工程”和劳动力“涵养工程”,加大企业宣传力度,鼓励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第二,要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培训中心,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对口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如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为员工提供了多种培训内容岗前培训、操作技能培训、管理技能培训、专业素质培训和

11、企业文化培训等。第三,加强招工平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用工招聘活动,建立经常性的用工信息发布机制和沟通机制,切实为企业招工用工开展服务。在对企业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多种招工方式中,企业普遍倾向于老员工的引荐,其次为广告宣传。第四,积极改善用工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完善保障机制,引导劳动者安心在本地企业就业。据了解,按计件形式发工资的伟旺达电子公司今年为员工提高了工资待遇,每人每月增长了300元,除此之外,伟旺达和全方位都为员工提供了劳动保护、住房福利、饮食福利、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福利等一系列福利,并配有加薪、升迁、表扬、股权等激励政策。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选择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状况密切

12、相关。在目前竞争优势不及东部地区,政策支持又不及西部地区的背景条件下,中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发展,不能不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可否认,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确实有其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科教基础,但在此次通过此次对湖北省蕲春县承接产业转移情况的了解中,中部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有诸如产业配套条件不足、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在招商引资上的恶性竞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一系列障碍。但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开拓,还是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发展,蕲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支持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承接各项国内外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区际合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使得县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参考文献:1、梁云,刘银国,闻帅.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讨j.现代商业,20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