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试题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58779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试题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化工原理试题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化工原理试题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化工原理试题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化工原理试题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试题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试题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倍,摩擦系数人与Re的关系为o2.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3. 当计算流体由粗管进入细管的流动局部阻力时,其公式中的流速应该用 管中的速度。4.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不是阻力平方区),其摩擦系数人随和而变。5. 牛顿粘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型流体。6. 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恒,变;后者是恒,变O7. 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稳定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M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 项。8. 流体在等径管中作稳定流动,流体由于流动而有摩擦阻力损失,流体的流

2、速沿管长O9. 液柱压力计量是基于原理的测压装置,用U形管压差计测压时,当一端与大气相通时,读数R表示的是或10. 减少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E M的措施有:1. 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曲线与曲线的交点。2.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现象。3. 管路特性曲线的一般表达式是o4. 若被输送的流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一,流量,效率轴功O5. 离心泵在两敞口容器间输液,当被输送流体的密度改变后,离心泵的及保持不变。6. 往复泵主要适用于的场合。7.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离心泵一管路上,泵进口处安装,出口处安装8.2B-19型号的离心泵,2代表,19代表o9.离心泵的主要特性曲

3、线有等。11. 往复泵的转速(往复次数)增加时,流量一,扬程O (增大,变小,不变)12. 离心泵的扬程含义是o13. 离心泵常采用调节流量,往复泵常采用调节流量。14. 离心泵中是将原动机的能量传递给液体的部件,而则是将动能转变为压能的部件。15. 离心泵按吸液方式分为和o1. 在包有二层相同厚度保温材料的园形管道上,应该将材料包在内层确保保温效果好。2.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l b2 b3;导热系数 入lv入2v九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1R2 3;各层导热速率Q1Q2Q3。3.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w接近a一侧的流体温度;总传热系数K的数值接近一

4、侧的a值。(忽略间壁热阻和污垢热阻)4. 判断下面关于系统进行稳定传热时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A:通过一定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不随时间变化,为一定值。B:系统中任一点的温度维持恒定。C:总的传热速率等于通过垂宜于热流方向的各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之和。D:系统中任一传热面上的热通量在过程中不变。5. 如图所示为间壁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稳态传热过程的温度分布曲线,该传热过程是由和三个串联的热传递环节组成,由图分析可知:al02,控制热阻应在侧,因此若强化该传热过程,应从侧着手。一概念题:1、 溶液的相对挥发度(a)等于两组份,a 1则表示组分A和B, a=1则表示组分A和B当塔板中时,该塔板称理论塔板。2、

5、 精馏过程是利用和的原理而进行的。精馏过程的回流比是指,最小回流比是指一3、已分析测得这四股物料的组成为 0.62, 0.70, 0.75, 0.82,试找出 Y6、 X6, Y7, X76677的对应值,Y6=, X_=, Y_=, X_=66775、 分离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为一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进料的q值最大,其温度,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6、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和。7、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汽相露点温度为J液相泡点温度为塔底某理论板上汽 相露点温度为液相泡点温度为f4。试按温度大小顺序用 、=、符号排列如34下:。8、吉

6、利兰(Gilliland)关联图如图示(纵轴上N及Nmin均包括塔釜)。试说明:参见附图:4、如图所示a点表示;b点表示;c点表示;ab段表示;be段表示。9、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a=3,在具有理论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操操作,已知x =0.3,则y =(由塔顶往下数)。nn-1的摩尔流量由于影响而不一定相等。精馆塔在操作过程中进料组成不变,进料量适当增加,则塔顶组成X。将一,塔釜组成礼将(泡点液体进料)。11、操作中精馆塔,保持F, q, Xf, D不变。若采用回流比R小于最小回流比ffmin,则x。-, xw;(2)若R增大,则沧xw L/V. (增加,减小,不变,不确定)12

7、、间歇精馅操作中,若保持馅出液组成不变,必须不断回流比,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馆出液组成 ;在精馅塔内,灵敏板是指板。13、连续精憎塔设计时,当采用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方案时,为完成分离任务所需 理论板数为NT】。若釆用塔顶分凝器,而回流比和前方案相同时,则完成同样分离任务 所需理论板数为“2。比较:A:叫2叫】B:叫尸叫】C: NT2 NtiD:判断依据不足。14、某二元混合物要求用精馅方法分离,规定产品浓度为X。,xwo如进料为乂他时,则相应的最小回流比为R若进料为相应为R畀现xxf,则: 一;mltzmzti tzA:久严豔 B: Rm2C:豔叽2D:无法确定大小。15、精馆的操作线是直线

8、,主要基于如下原因:A:理论板假定B:理想物系C:塔顶泡点回流D:恒摩尔流假定。16、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 x=0.6,要求得到塔顶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oA: 60kmol/hB: 66.7kmol/hC: 90kmol/hD:不能定17、精馆分离 4.5的二元理想混合液,已知回流比R=3,塔顶X0.96,测得第三层塔板(精馆段)的下降液体浓度为0.4,第二层板下降液体浓度为0.45,则第三层塔板的 汽相单板效率fmv为oA: 22.2%B: 32.68%C: 44.1%D: 107.5%二、计算题1、用常压连续精馆塔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已知相对挥发度0=3,

9、加料量住lOkmol/h, 饱和蒸汽进料,进料中易挥发组分浓度为0.5(摩尔分率,下同),塔顶产品浓度为0.9, 塔顶蒸汽全凝液于泡点下回流,回流比R=2Rmm,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90%,塔釜 为间接蒸汽加热,试计算提馆段上升蒸汽量。哗=3, F=10kmol/h, g=0,吁0.5, %=0.9,沪0.9,脸2.(Wmin , VN2、分离苯和甲苯混合液,进料组成为0.4,馆出液组成为0.95,残液组成为0.05 (以 上组成均为苯的摩尔分率)。苯对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4。泡点进料,塔顶冷凝 器为全凝器,塔釜为间接蒸汽加热。试求:最小回流比;若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2倍,列出精馆

10、段操作线方程;列出提馅段操作线方程。3、常压连续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溶液,塔顶上升蒸汽组成y=0.96 (易挥发组分摩尔 分率),在分凝器内冷凝蒸汽总量的 1/2(摩尔)作为回流,余下的蒸汽在全凝器内全 部冷凝作塔顶产品,操作条件下,系统平均相对挥发度 =2.4,求:塔顶产品及回流液的组成; 由塔顶第二层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y1=0.96V=1kmol/hL=1/2kmol/hD=1/2kmol/hR=1,a=2.412W1W24、用一连续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甲醇水混合物,进料为含甲醇0.41的饱和蒸汽,流 率为100kmol/h。要求塔顶馏出液含甲醇不低于0.95,塔底釜液甲醇不大于0.05

11、(以上 均为摩尔分率),已知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如附图,操作时回流比为 2.4,试求: 塔顶、塔底产品的流率;所需理论塔板数及进料板位置;两段的液相流率与汽相流率之比和q线方程;对应的最小回流比。1、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都需加入添加剂(第三组分),其目的是2、已知某精馏塔在情况一下操作得到备、叫、耳、xDi、x】。今改变操作为 1 f1 111 D1 w1情况二,且知 F1=F2,xDi=xD2,xwi=xw2,qi=q2 但。试比较(、=、)3、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1)回流比等于一;(2)馏出液量等于一;(3)操作线斜率等于一。(以上均用数字表示)4、某精馆塔

12、在操作时,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液体进料改为冷液进料,且保持F, Xf, V, D 不变,则此时 X。 , xw, R, L/V o(增加,不变,减少)1、物理吸收操作属于一过程,是一组分通过另一静止组分的一扩散。2、含SO?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为0.020kmol/m3的SO?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相接触。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p*=1.62C(压),则SO?将从相向相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kmol/m3o3、A、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l/K=l/k+H/k其中1/k表L LGL示,当 可忽略时,表示该

13、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B、是非题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之一为pM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 易溶气体。C、低浓气体吸收中,已知平衡关系 y=2x, kxa=0.2kmol/(m3 s), ltya=2xl0-4 kmol/(m3 s), 则此体系属(A气膜;B液膜;C气、液双膜)控制总传质系数近似为 Kya= kmol/(m3s)oA: 2B0.1C: 0.2D: 2x10-4D、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oA:回收率趋向最高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4、图所示为同一温度下A、B、C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由图

14、可知,它们溶解度大小的次序是;因为o吸收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大,可使相平衡常数(增大,减小,不变),传质推动力(增大,减小,不变)。5、一般而言,两组分A、B的等摩尔相互扩散体现在单元操作中,而A在B中单向扩散体现在单元操作中。(精馅、吸收)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和o在吸收中的理论分析,当前仍釆用模型作为基础。6、在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大,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 对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介面浓度人接近于,而液相一侧的液面浓度X接近于 写出吸收操作中对吸收剂的主要要求中的四项(1);(2); (3); (4)o7、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相平衡常数m=l,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I(ya=2xl0-4kmol/(m3 s), kxa=0.4kmol/(m3 s)o则该吸收过程为 膜阻力控制。气膜阻 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该气体为溶气体。漂流因数可表为,它反映O8、吸收过程物料衡算时的基本假定是:(1) (2)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