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581884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6高一上铅山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冰屑(xi) 干练(gn) 猝不及防(c) 叱咤风云(Ch)B . 坍圮(p) 浸渍(jn) 屏息以待(Bng) 亘古未有(gng)C . 创伤(chung) 瞋目(chng) 忸怩不安(n) 引吭高歌(hng)D . 弄堂(lng) 刀俎(z) 长歌当哭(dng) 挥斥方遒(qi)2. (2分) (2017高二下天津期中) 下列词语的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 . 痉挛 修葺 积腋成裘 胹

2、熊蟠B . 脉博 弑君 风乎舞虞 名信片C . 潢潦 异爨 骀有神护 扣门扉D . 赡顾 舛露 跚跚可爱 飞羽殇3. (2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下,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相得益彰的平衡局面渐被打破,批评离创作越来越远,作家只管写好自己的作品,批评家仅负责作品的评论。这种不良趋势发展到极致 , 便是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成为两张皮:原本是批评与创作的对话问题,现在却成为批评家一厢情愿的问题。如何能鞭辟入里地评判作品的优劣得失?的确是文学批评界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A . 相得益彰B . 极致C . 两张皮D . 鞭辟入里4. (2分) (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

3、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广大新闻工作者常年坚守岗位,夙兴夜寐 , 坚持用妙笔和镜头记录祖国发展的成就,讴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结果韵味全失,这种译法简直不可理喻。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 , 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 , 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管窥蠡测 , 他们能够正确预测事情的发展状况,或是发现某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

4、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A . B . C . D . 5.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互联网主流机顶盒已经形成基于以ARM架构为基础的芯片平台生态系统,拥有海量的应用和开放的软件框架,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B . 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内出现“反安倍”,该党对安倍急于通过内阁决定,为集体自卫权解禁的种种决策唱反调。为此,安倍处境尴尬。C . “扶一把中美扶爱基金”是首个国内聚焦摔伤医疗救助、见义勇为保障的公益项目,有助于解决“路人摔倒扶不扶”的道德难题。D . 户籍制度改革牵动无数人的心,因为它带来的将不仅是城市和农村称谓上的变革,更预示着变革背后,人们的命运可能由之发生的

5、改变。6.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B . 李商隐的一生在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许多像锦瑟一般哀婉艳丽的诗篇。C . 智联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用人企业不会优先录用“海归”,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是用人者拒绝“海归”的主要原因。D . 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7.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6、,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8. (6分) (2017高二上宜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

7、elligence,缩写为AI)不仅出现在终结者之类的科幻电影之中,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谷歌旗下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就连人类引以为傲的文艺创作,也开始遭遇人工智能的挑战。日前,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CSLT)作诗机器人“薇薇”通过了“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著名科学家图灵在1950年提出的一个观点,即将人与机器隔开后,如果有30%以上的机器行为被人误会为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为,则机器应被视为拥有智能。),机器人“薇薇”创作的诗歌令社科院的唐诗专家无法分辨,有31%的作品被认为是人写的。文艺创作,是通过人脑进行的一种与情感、知觉、记忆与

8、思维相关的复杂的精神活动,这本是人类的骄傲。面临人工智能,人类传统的文艺创作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机器人“薇薇”开启数据库诗歌写作模式。有的诗一看就是机器人笨拙的模仿,但有的诗判断的难度要大一点,比如这一首落花:红湿胭艳逐零蓬/一片春风细雨濛/燕子不知无处去/东流犹有杜鹃声。要想甄别就需要推敲,但只要认真思考,“细雨濛”之类别扭的用法还是可以被识别出的。那么文学创作上,人工智能在模仿什么?人工智能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写作”,其对于文学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越是海量数据,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转载请保留此链接!。“薇薇”这类写诗的人工智能程序,学习过的古诗,估计是全唐诗五万首的几何倍数之上

9、,故而可以在表面上,进行一些有模有样的模仿。虽说如此,但诗歌所展现的语言的优美与丰富的人类内心世界,永远无法被量化、被标准化。人工智能在“阅读”上可以远远超出所有诗人,它可以按照基本的诗歌规则组合出一首诗,但这种组合不是创作。其实我们今天讨论人工智能与文艺的关系,真正要担心的不是人工智能开始文艺创作,而是我们对于文艺的理解趋向人工智能化。某种程度上,值得当心的是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智能化,不是机器人变成了我们,而是我们变成了机器人。比如上文所引的机器人诗歌,如果有较好的诗歌修养并不难识别,但在各种伪托李白藏头诗的口水诗都可以在网络上流行的今天,我们担心越来越多的人将无法判断一首机器人诗歌和一

10、首好诗的差距今天的我们注视着人工智能,也许就是在注视着未来的自己,我们必须警惕科学对于人文的步步蚕食。文学理论大家钱谷融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复杂始终对应于人心的深邃,人性是永远无法替代的部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那永远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部分。只要灵魂没有枯竭,文学这朵艺术之花会永开不败。(选自光明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工智能开始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显示了其威力,如谷歌旗下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就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B . 日前,作诗机器人“薇薇”通过了“图灵测试”,主要是因为“薇薇”创作的诗歌有31

11、%的作品令社科院的唐诗专家无法分辨。C . 文艺创作,是通过人脑进行的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而机器人“薇薇”的诗歌写作只是一种有模有样的模仿行为。D . 人工智能在“阅读”上可以远远超出所有的诗人,它可以按照基本的诗歌规则组合出一首诗,但这种组合不是创作。(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图灵测试”这个观点认为,将人与机器隔开后,如果有30%以上的机器行为被人误会为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为,则机器应被视为拥有智能。B . 人工智能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写作”,其对于文学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越是海量数据,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C . 诗歌所展现的语言的优美与

12、丰富的人类内心世界,永远无法被量化、被标准化,这也是人工智能写作无法进行模仿的。D . 机器人“薇薇”写作的诗歌,有的可以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机器人笨拙的模仿,但有的诗歌即使是我们认真推敲也无法辨别出是机器人所作。(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智能化,不是机器人变成了我们,而是我们变成了机器人,让我们有了机器人的智能,这是我们要努力的。B . 人工智能开始文艺创作虽然对人类传统的文艺创作是挑战,但我们不必担心,我们真正忧虑的是我们对于文艺的理解趋向人工智能化。C . 今天的我们注视着人工智能,也许就是在注视着未来的自己,我们必须警惕科学对于人文的

13、步步蚕食。D . “文学是人学”,人性是那永远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部分,只要灵魂没有枯竭,我们就不必担心文学会衰亡。9. (12分) (2017高三下厦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刃李新立突然想起“刃”,我被自己的这一闪念吓了一跳。金属的刃,是技术高超的匠人千锤百炼精心打造而成的,大凡削铁如泥的利刃,要有柔而坚的优良材质。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好刃似乎都沾了过多的血腥。因此,我尽量避开血腥和与血腥相关的词语,只说生活的日常。那年我十七岁,第一次进城。从东关车站出来,避开纷杂的喧闹,朝西缓缓而行。街道狭窄漫长,两侧的土台子上,摆满了高低不一的民房,这些房舍,檐子高挑,花格状的窗户裱糊

14、了白纸,双扇大门钉了铜扣,笨拙得让人喜爱,而木质的材料上,全部涂了深红色的颜料,显得沉稳大气。想必它们一定是民国的建筑风格吧。临街的个别房子前,扬着商家的幌子,有酒有茶,有布有面,斗大的隶书是绣上去的,经年不会掉色。先是听见“叮当,叮当,叮当”的敲打声,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极具节奏。泥炉的火焰正好,一块铁在里面燃烧,支在一旁的砧台上,老师傅用钳子夹着一块已经打扁了的铁料,挥着小锤。小锤打下去,抬起,年轻的徒弟抡起大锤砸了下去。砧板上的铁,红星四溅,随后由红变黑,师傅又将它丢进泥炉。如此反复,一把刀有了形状。水槽里的水泛着浊红带着高温的铁放了进去,雾气升腾而起,上面坐了神仙似的。刀口处一抹白,与

15、众不同,名叫铁白,那是一把利器的刃。可惜的是,这个美妙的去处很快消失了,先是街道拓宽,土台子和那些建筑尽悉拆除,硬化了的人行道和楼房修筑而成时,民国遗风茫然无存,我也就不知道老手艺的去向。现在想起这个,是因为我所寓居的巷子里一声唱腔般的“启刀磨剪子喽”,突兀得让人措手不及,险些将行人撞翻。这也是个老手艺人,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在小巷子的出入口处摆了一条长凳,上面夹着他的家当。他没有坐在长条凳子上,而是坐在旁边的可折合的小马扎子上,当时就想到,他这是出于对一种老手艺的尊重吧。他用钢质铁器启磨菜刀时,肯定用力却捉拿得有些分寸,刀口卷起的铁屑,刨皮一般。然后在磨石上稍加抛光,菜刀的刃口就闪着宝贵的银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