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对吗”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54474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算得对吗”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算得对吗?”教学设计邵武市昭阳中心小学 黄水根教学内容:新版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加与减第56-58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的必要性。2、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样化,在提高计算准确性的同时,感受加减运算的互逆性。3、将验算方法运用于日常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体会验算的必要性;2、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体会验算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课堂预设:课前谈话(略)咱们是二年几班?全班多少人?其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几人?一、从熟知的话题引出课题。师:孩子们,我们前一阵子是不是在学三位数的加

2、减法?都会算吗?真的都会?我不相信!为什么我不相信呢?因为我查看了咱们班的一次作业(),发现一题共4道计算,全对的仅()人,咱们班一共56人,这么说还有()人出错,有些同学甚至还不只错一题呢。如果不会做造成的错误,咱无话可说。可既然大家都会做,怎么这么多人还出错呢?你们说是不是太不应该了。你觉得这是什么造成的?(不认真)比如说?其实,这些计算错误我们老师也常犯,可为什么老师计算却又能几乎全对?想想,你们算完就像大功告成一样,啥事不管,而我们老师算完却要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这件事关系到计算是否正确,你们说这件事重要吗?谁知道老师在算完后会做什么事?(检查)检查什么?(板书课题:算得对吗)究竟怎

3、样检查计算呢?来看一个实例。师:(课件出示主情境图)周末一天,淘气和笑笑两人来到书店买书。瞧,书店里的书可多了,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现在笑笑想买一套科普丛书和一套中外童话,一共得付多少钱,该如何列式计算?(118+138=)售货阿姨告诉笑笑一共256元。(教师板书竖式)售货阿姨是这么算的,这是她的竖式计算(师板书的竖式)。如果你是笑笑,当你听到售货阿姨报出总价后,你会立刻付钱吗?A、(如果生答立刻付钱,教师马上追问)如果售货阿姨报的是356元,你也立刻付钱吗?B、(如果生答要看售货阿姨算得对不对)买书不付钱,你在犹豫什么?难道你怀疑售货阿姨的智商?二、探究新知(一)加法验算1、师:我们怎样才能

4、知道售货阿姨算得对不对呢?(需要检查)你打算怎样检查?A、(针对重复计算)我听出来了,你是自己算了一遍,看自己算得结果和售货阿姨算得是不是一样。没错,这是我们常用的检查方法,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怎样检查呢?B、(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遇到困难。这样,我举个例子。就说咱们班的人数吧。咱们班男生31人,女生25人,要算全班有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竖式)这是用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算出全班56人。还可以怎样列式?也就是用女生人数加男生人数,这样算的人数可能是56还是一定56?所以我们可以怎样检查售货阿姨的计算?怎样列竖式?(教师板书)注意:不能照抄第一个竖式的结果,而要重新独立

5、计算,谁知道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算最后结果。现在算的结果同售货阿姨算的一样,说明什么?如果算的结果同她的不一样,比如我忘了进位算成246,说明什么?(说明这道题计算有误)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肯定?既然明知有错,我们就在这两个算式中找错,这事不难吧?可要是不检查,能发现错误吗?这说明检查在计算中重要吗?还有谁也用这种方法?这种交换两个数人位置再加一遍的检查方法与重复算的检查方法相比,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科学?除了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怎样检查计算?(若学生仍有困难,教师继续引导。)还是用咱们班的人数这一例子来说明。刚才算出咱们全班56人,究竟对不对呢?我们可以用算出的全班56人减

6、去女生25人,算出什么?(教师板书竖式)如果算出男生是31人说明什么?不是31人又说明什么?所以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检查计算?怎样列竖式?(教师板书)再强调一次:每个算式都要独立计算,抄前面算式的数字,否则就失去验算的作用。一起算。算的结果( )说明什么?如果算的结果不( ),说明什么?(说明这道题计算有误)错误在哪?接下来只要在这两个算式中就能找到,这事不难吧?同样,如果不检查,能发现错误吗?受这种想法的启发,我们还可以怎样检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竖式)这种算法同刚才说的方法思想相同,因此属于同一种方法。(4)我们再总结一下加法的两种检查方法(概括来说,前一种方法是用加法检查加法,后一种方法

7、是用减法检查加法。)大家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这几个算式是有联系的,其实计算和检查就是这三个数字之间的变换。4、揭示验算师:像这样,为检查计算是否正确而进行的计算就是验算(板书:(验算)像刚才这道题,第一个式子是最初的计算,后面的几个算式都是检查计算,也就是验算。(板书:验算:),为了区分最初的计算和验算,一般在验算算式前注明“验算”两字,再加冒号。你们觉得验算好吗?(师故意说)好什么,计算就就够讨厌的,还要什么验算,多麻烦!是这样吗?(板书:减少错误)(二)追踪练习一(课件呈现:计算并验算367+254=)师:现在,给你一道加法计算,你会验算吗?用刚才学到的其中一种加法验算方法,

8、计算并验算这一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两名学生作品展示,并请作者介绍自己的验算方法及验算结果。(师强调)同样用减法验算,还可以怎样列式验算?有没有同学通过验算发现计算错误?(A、若不验算,也许这个错误就发现不了;B、你们太厉害了!居然第一次就全做对了,不过验算后,我们这心里是不是更踏实了?)只有通过验算正确,最后才能将正确答案写在横式的等号后。(三)减法验算1、师:接刚才笑笑买书的话题,通过大家的验算,售货阿姨有没有算错?既然没算错,那付钱呗!就在笑笑准备付钱时,她发现自己没带零钱,只有几张百元大钞。于是,笑笑付给售货阿姨300元,要算能找回多少钱,怎样列式?(课件呈现:30025

9、6=)结果售货阿姨找给她44元(课件:44元)。(教师板书竖式)这是售货阿姨列的减法竖式。如果你是笑笑,你会抓起钱带上书马上离开吗?你想到什么?你打算怎样验算?2、学生独立验算,教师个别指导。3、集体反馈。(1)(生3:用300元减去找回的44元,看看会不会等于买书共花的256元。)你的检查竖式是?(教师板书竖式)。你减出的结果是?(256)说明什么?如果不等于256,又说明什么?有错,我们就在两个算式中找错,能找到吗?不验算,能发现错误吗?这个方法好吗?(2)(生4:用买书的256元加上找回的44元,看看会不会等于总的300元。)写成竖式是?(教师板书竖式)你加过了吗?结果等于多少?(300

10、)说明什么?如果不等于300呢?你要这么检查的话,我们还可以怎样算?(用找回的44元加上买书的256元,看看会不会等于总的300元。)列成竖式是?(教师板书竖式)当然,这种算法与前一个算式思路相同,也属同一种方法。(3)我们理一理减法的验算方法(概括来说,前一种方法是用加法检验加法,后一种方法是用减法检验加法。)你们看减法的计算和验算算式,发现什么?(有联系的,也是这三个数字之间的变换。)(四)追踪练习二(课件呈现:计算并验算732186=)师:用刚才学习的一种减法验算方法,计算并验算下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两名学生作品展示,并请作者介绍自己的验算方法及验算结果。同样用加法验算,

11、还可以怎样列式验算?有没有同学通过验算发现自己计算出错的?如果不验算能发现错误吗?四、课堂练习(课件呈现“练一练”第2题。)接下来,我得考考大家计算中会不会验算,有没有真正掌握验算的方法。来看大屏幕,独立完成这两小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做后集体订正。)(1)一共花了多少元?怎么列式?你保证计算正确吗?你凭什么敢保证?你是怎么验算的?还可以怎样验算?题中没有要求验算,你自己却验算,不觉得多余吗?所以即使题中没有要求验算,但为了减少计算的错误我们可以将验算过程写在稿纸上或口头验算,因此大家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2)李老师付了300元,找回28元,这是他的计算竖式,对吗?怎么不对?还有不同验算方法吗?正确应找回多少钱?(18元)这要是不验算,能发现错误吗?假如李老师真抓起找回的钱来就走,谁吃亏了?如果你是李老师,你发现找的钱不对,你会怎么做?相信售货阿姨会夸你的。五、全课总结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师:最后,黄老师想说:计算大家都会做,我们不仅要认真计算,还要自觉检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计算中的错误。板书设计: 算得对吗(验算)-减少错误118+138=256(元) 300256=44(元)加法验算竖式减法验算竖式教学反思: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