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高中高一语文 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544220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朐县高中高一语文 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朐县高中高一语文 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朐县高中高一语文 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朐县高中高一语文 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朐县高中高一语文 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朐县高中高一语文 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朐县高中高一语文 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朐县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 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旅人的家园之思作者姓名王艳萍所属单位临朐实验中学联系地址临朐实验中学语文组联系电话15866597300电子邮箱邮政编码262600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所需时间9课时(课内6课时+课外3课时,共9 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

2、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的“根”。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此有亲密的联系。家园之思也因此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本专题选择了三篇散文作文研习的文本,体会漂泊的旅人在离开家乡奔波于路途的“家园之思”这个永恒的主题。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明白故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精神故园。如果我们注定一生要不停地回望,故园是我们的目光惟一永远不变的方向。对故乡家园的爱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所有关于家园的深沉思考,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进家园之思,指导学生通过对文

3、本的反复研习,体会作者朴实真切的乡土之思。专题二:“我的家园”写作训练 ,在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学习散文写作的方法,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思乡主题的散文。专题三:“我的家园”朗诵比赛,可以朗诵名家作品,可以对自己的优秀习作于同学交流。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滋养;体会作者朴实真切的乡土之思。2、学习文章通俗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大量引用诗文的意图;理解作者独特的哲理思考。3、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旨。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

4、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2.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思乡之情。3、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4、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2.体验思乡之情,热爱家乡,热爱平凡生活。3、深入体验人类的“精神家园”的内涵。对应课标1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

5、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你读出文本中的思乡主题了吗?2如何鉴赏一篇优美的散文?3评点文章有哪些方法?4、你对故乡的深刻内涵有新的感悟吗? 专题划分专题一:走进家园之思 (课内4课时+课外1课时=5课时)专题二:“我的家

6、园”写作训练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2课时)专题三:“我的家园”朗诵课 (课内1课时)专题一走进家园之思所需课时课内4课时+课外1课时=5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活动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理解文本中家、家园、家乡、故乡等概念的具体内涵,理解文本所涉及的归家、返乡与出走、离家等的关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滋养;体会作者朴实真切的乡土之思。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 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故土北平的眷恋之情。2. 学会

7、对词语、语段的点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3.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4.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感受过漂泊在外的旅人浓浓的思乡情吗?2.扪心自问,你是选择回家还是选择漂泊?3.家乡在你心中有多重?4.你知道怎样才能与文本及作者更好地进行交流吗?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乡情类阅读文本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第一课时 研读想北平1自由交流:谈自己家乡的特点,家乡在你心中有多重。你是否有过这样

8、的感受:在家时感到空虚,出门在外有对家产生无限的眷恋? 2研习想北平,把握文章主要内容。(1)浏览课文,把直抒作者对北平的情感的句子一一画出来加以体味,用一个字概括这些语句的情感。(2)。老舍反复说他对北平的爱是“想说而说不出来”,这是怎样的一种爱?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爱的呢?(3)那么在老舍的眼里,他所深爱的北平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在原文中找到吗?(4)可以说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那么老舍先生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来凸现北平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呢?(5)“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老舍如此的想念北平,要落泪了,为什么不回北平呢?(6)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情感。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

9、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北平的伟俊。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3结合文本研习,小组合作,给全文做全面点评。第二课时 研读我心归去1.你体会过一个人身在异乡的滋味吗?我心归去是韩少功访问法国归来后所作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文章语言优美,在诵读中品味,在诵读中鉴赏。2、梳理文脉,填好下表。我心归去处境环境特点心情他乡故乡3、探究:本文为什么不以“访法有感”或“怀念故乡”为题?说说本文标题的妙处。4、本文是怎样

10、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的?说说你对思乡之情的理解。第三课时 研读我心归去1、朗读品味下列句子,注意文中的位置,理解其含义和情感。可以先自己思考,再和同学交流:(1)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2)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侯她们到天明。(3)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

11、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4)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5)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6)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7)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2、探究:讨论。我心归去真切的表现了作者远在异国他乡时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语言饱含情感,富有哲理。仔细阅读课外,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情感的

12、,能否引起你的共鸣。3、挖掘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各自对思乡之情的理解。第四课时 自读乡土情结 1、阅读乡土情结,自己划出优美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写下自己的阅读体验并小组交流。(附例句) (1)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2)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3)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4)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5)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

13、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6)有的侘傺无聊,铩羽而归。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种菊东篱,怡然自得。 (7)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不免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8)百年后重读此诗,还令人寸心如割,百脉沸涌,两眼发酸,低徊欷歔不已。 (9)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10)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株守乡

14、井,到老没见过轮船火车,或者魂丧域外,飘泊无归的现象,早该化为陈迹。2、整理文中引用的古诗 诗句作者朝代引用目的3、思考:本文抒发的“故园之思”与前几课的有什么不同?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作家作品及有关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扎实。2书面语描写客观、真实;对家园之思有比较客观的认识。3能够从文章的语言品味中提炼作家的情感信息。 4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分析深刻。专题二专题二:“我的家园”写作训练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2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是在专题一分析教材文本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学习散文写作的方法,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以“爱家乡”为话题的散文。充分利用网络,搜集表达思乡主题的作品,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交流。通过本专题的阅读与写作,让学生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