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谦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linqhy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533882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4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谦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linqhy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青海谦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linqhy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青海谦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linqhy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青海谦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linqhy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青海谦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linqhy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谦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linqh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谦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linqhy(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谦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操作规程(液 氯 工 序)编制: 嵇元吉 审核: 袁文科 审订: 陈建平 批准: 陈 刚 2007年月1月10日执行目 录一、 液氯工序主要任务简述-2二、 工作原理-2三、 工艺流程简述-2四、 主要操作控制参数-2五、 开停车操作-3六、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故障分析和处理办法-9七、安全事项-14液氯工序一、主要任务简述利用经济器开启螺杆式氯气液化机组对从氯氢工序送来的氯气进行加压液化,达到净化氯气的目的,也便于储存和运输。二、工作原理利用氟利昂介质在不同压力与不用温度条件下的状态变化来实现吸热和防热过程。三、工艺流程简述1.主要工艺流程简

2、述氯气处理工序送来的原料氯气,经涂抹器后,进入液化机组氯气液化器与R22进行间接热交换后,温度从40冷却到-30,R22在氯气液化内吸收氯气的热量而蒸发,氯气冷凝成液氯,氯气液化器中出来的液氯和不凝氯气在液氯分离器中分离,不凝氯气经尾气分配台和液氯贮槽的释放氯气一并送至高纯盐酸工序和氯化氢合成工序。液氯经液氯分离器底部流出至液氯贮槽,液氯贮槽中的液氯用液氯泵送往液氯包装。氯气液化器和液氯分离器定期排出含三氯化氮的污液至排污槽,排污槽的气体经废气缓冲罐由液氯泵抽出,送至废气处理工序,含三氯化氮的污液,从排污槽底部流出至塑料桶,加碱中和,加水稀释至排水处理。2.机组流程氟利昂(R22)介质在干式蒸

3、发器中与氯气经行间接交换后,吸收氯气的热量蒸发后,由回气管进入压缩机吸气腔,压缩后气油混和物经油分离器后,纯净的高温高压R22气体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冷水进行热交换,被冷却、液化,而后经干燥过滤器,进入经济器,在经济器中得到进一步冷却后的液态R22,经电磁阀,经热力膨胀阀节流至蒸发压力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收蒸发后又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反复循环。四、主要操作控制参数原料氯气温度 40原料氯气压力(表压) 0.15MPa原料氯气含水量 200ppm原料氯气纯度 93%氯气液化温度 -26液氯出液温度 -26液化效率 85%吸气压力 0.15MPa排气压力 1.45MPa油温 505油压 高

4、于排气压力0.150.3MPa贮槽液位 75%五、开停车操作1.机组调试系统排污机组及整个系统安装完毕后,应以0.6MPa压力的氮气或干燥洁净的空气对机组经行吹污。不得少于两次,从油分离器、油冷却器、油蒸发器,冷凝器底部的螺塞及氯气液化器下部放油阀处排污完毕后将螺塞旋紧,关闭放油阀。机组检漏向机组充入0.5MPa压力的氮气或干燥空气,用肥皂水检查各连接处、焊缝处和阀门,如无渗漏继续加压到1.4MPa,反复仔细检查,在24小时内,一般允许下降0.03MPa,试漏确认无渗漏后,将气体由放空阀处放掉,待压力降至0.3MPa时关闭放空阀,对机组再次进行排污。管系图说明1 吸气截止阀 2 吸气过滤器 3

5、 吸气止逆阀 4 螺杆压缩机5 排气接管 6排气截止阀 7 油分离器 8 油冷却器 9截止阀A 10 油粗滤器 11 油泵 12 油泵电机13 油压调节阀 14 油精滤器 15 排气止逆阀 16 电加热器(氟机带) 17 安全阀 18 截止阀B 19 截止阀C 20 截止阀D 21 截止阀E 22 表阀 23 四通阀 24 润滑油管25 控制油管 26 增荷油管 27 减荷油管 28 回油管 29 喷油油管 30 油压表 31 排气压力表 32 吸气压力表 33 电器控制箱 34 油精滤器前后压差控制器 35 油压压差控制器36 高低压力控制器 37 油温控制器 38 电磁阀组 39 喷油阀

6、机组加油检查油泵转向与泵体箭头一致,方向正确后按参数表向机组加入冷冻机油,并注意在加油前压缩机不得启动。初次加油,当机组内未充制冷剂时可用下述方法加油。a.用外油泵加油将外油泵油管一端接在加油阀20上,另一端放进油箱,关闭阀19、21,开启9、20,开启外油泵。油由外油泵经阀20、9进入油冷却器8,充满油冷却器后流进油冷却器。b.用本身油泵加油将油管一端连接加油阀20,另一端放进油箱,开启阀19、20、21、39,开启油泵,则油经阀20,油压调节阀13、21而进入油冷却器,充满后流入油分离器,另一部分油经阀19、39进入压缩机而至油分离器。c.用真空加油将系统抽真空后,把油管连接加油阀20,关

7、闭阀19、21,打开阀9、20,则油被真空吸入,充满油冷却器后,流入油分离器。加入适量油后,启动自身油泵,开启油冷却器出口阀和压缩机进油阀,关闭加油阀,使油在油路中循环,若此时油面维持在视油镜1/31/2处,则油量加够,否则继续加油,调节油压调节阀使油压达到0.5MPa转动四通阀手柄,观察增载和减载时,滑阀移动是否正常(观察能量指示器)然后减载至零位,关掉油泵。机组抽真空加入适量的冷冻机油后,应用真空泵或抽氟机将系统抽成真空,使其绝对压力为5.33KPa(40mmHg)左右(一般不允许用本身机组抽真空,因用本机组抽真空时,油分离器内一部分空气不能排出,而留在系统中)。油蒸馏器加油关闭油蒸馏器上

8、的进油阀、热氟阀、回油阀,在加油阀上装上油管,油管充满冷冻机油后浸入油桶,开启加油阀,则油被真空吸入,注意观察油镜,一待出现油面后马上关闭加油阀,卸下油管,装上螺母封帽封闭,加油量约为16Kg。机组加制冷剂首先自启冷凝器进出水阀,启动冷却水泵使水路循环,向液化器输送氯气原料,将制冷剂称重,使制冷剂瓶倾斜,瓶头向下,通过外接管将制冷剂瓶出液接头与贮液机组干燥过滤器上的加氟阀接头连接,打开制冷机瓶出液阀稍许,松开氟阀接螺母,利用制冷剂将接管中空气排空。再将螺带拧紧,打开冷凝器贮液器上的出液阀,制冷剂借助压差进入机组中。当压力升至0.4MPa时,停止冲灌制冷剂,用卤素检漏灯检漏。如无渗漏可继续充灌制

9、冷剂。当氟瓶压力与机组压力平衡时,将电磁阀底部的调节杆旋出,按正常开车程序使机组减载运行并关闭贮液器出液阀,按下液化器供液绿色按钮,开启电磁主阀,使制冷剂进入液化器中,直至加至所规定的数量为止。运行一段时间后,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关闭贮液器出口阀,经济器处将干燥器内的氟里昂抽至冷凝器中,然后取出干燥剂并从加氟阀处对干燥过滤器抽真空,抽毕后关闭加氟阀。2.启动前的准备做完前述准备工作后:2.1检查各自动保护继电器调节值是否符合下表要求:保护装置名称调节值备 注高压继电器高压:1.6MPa低压:0.05MPa高压高于高压值,低压低于低压值时机组自动停车压差继电器0.1MPa油压与高压压差低于该值时停

10、车压差继电器0.1MPa油过滤器开后压差大于该值时自动停车温度控制器65油温高于该值时自动停车2.2检查各开关装置是否正常。2.3检查油位是否符合要求,油位应保持在视油镜的1/22/3处。2.4检查系统中所有阀门的状态,吸气截至阀、加油阀、旁通阀应关闭,其它油、气循环管道上的阀门都应开启,特别注意压缩机排气口至冷凝器之间管路上所有阀门都应开启,油路系统必须通畅。2.5检查冷凝器、蒸发器、油冷却器水路是否通畅。且调节水阀,水泵是否能正常工作。2.6检查液氯贮槽进口阀门是否关闭良好,液氯出口阀门是否关好,压力表阀门是否开启良好。2.7与调度、氯氢处理、漂液、盐酸联系,做好开车准备。3.开车操作3.

11、1开启液氯贮槽液氯进口阀门。3.2开启液化槽液氯出口阀门。3.3当原料氯气纯度在达93%以上时,氯中含氢小于0.5%是开启氯气至液化槽阀门。3.4开启液氯贮槽排气出口阀门。3.5开车前必须注意液氯贮槽内气体压力不得大于正气压力。3.6关闭压缩机吸气阀、补气阀、经济器供液截至阀。3.7开启节流阀两组均调至并开启状态,确认经济器处进出液管间的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3.7接通电源将控制电源开关旋向“1”。3.9开启冷凝器进出水阀,启动冷却泵及冷却塔风机,并向氯气液化器供给原料氯气。3.10当油温低于30时,将电控箱上旋钮旋向“加热”,接通电加热器,按下油泵绿色按钮,启动油泵使油温均匀升高。3.11用短

12、棍拨动联轴节,其转动应均衡灵活。3.12按下压缩机绿色按钮,微开吸气阀,经时间继电器延时,压缩机运行。3.13开启贮液器出液阀,按下液化器供液氯按钮,开启液化器供液主电磁阀。3.14微开吸气阀,注意调节节流阀。观察液化器的液位计。渐调至工作液位,使液位上部保证三排以上传热管。保证吸气不带液,有一定的过热度(吸气带液一方面影响分油效果,部分油带入冷凝器和液化器中影响换热效果,也可能造成轴封泄露)。判断吸气是否带液,可用手摸压缩机机体上部有温热感,排温持续上升或不变(若排温持续下降,则说明吸气已带液,须关小节流阀)。3.15渐渐全开吸气阀,机组减载运行,此时吸气压力高于满负荷运行时的吸气压力,注意观察液化器氟侧压力和吸气压力表,观察吸气是否带液。3.16当油温达到40时,须断开电加热器,开启油冷却器进出水阀,正常运行时,油温控制在4555范围为宜。3.17逐渐调小节流阀,将四通阀手柄旋向增载,逐级增载,同时调节节流阀和贮液器出液阀至额定工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