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汇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53362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2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2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2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2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汇总(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1.: 2012 江苏化学卷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3纯碱A用图B用图C用图D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2所示装置蒸干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图2CI2中含有的少量 HCINH4CI饱和溶液制备NH4CI晶体CO2气体4所示装置分离CCI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D解析: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A. 图1所示装置中氢氧化钠会与 CI2反应。B. NH4CI晶体受热分解,会“假升华”。C纯碱是可溶性固体,不能用此装置,改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的组合中进行。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 CCI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

2、和水层,有机层从下口放出,水层 从上口倒出,实现分液。本题以常见气体制取、蒸干、除杂、萃取、分液为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 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2. :2012 江苏化学卷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NaAICtaq)3 亠 Al(OH)3a Q, f 点燃HrO ”一 -丨 .、. ,|. 一一一1- . I ; -HCl(Sq). I / i : 、;.:、:- 、丨 _ L . . I _ : 11 IA. B.C.D.A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三氧化铝的两性、偏铝酸酸性弱于碳 酸、候氏制碱

3、原理 、Fe3+水解FeCI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 FeCI3氢氧化镁不稳定性等内 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及课本上的基本反应,看来高三复习不能“舍本逐末”。3. :2012 江苏化学卷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I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 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SO42-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 C0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 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D向浓度均为0.1 mol L 1NaCl和

4、Na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 AgN0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I) Ksp(Agl)D 解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虽然实验现象均有固体析出,但一是盐析,一是变性;一是可逆变化,一是不可逆变化。B.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就得出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是不合理的,若溶液中有SO32-也出现白色沉淀。C. 向一定浓度的 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 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结论应为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D. 向浓度均为0.1 mol L- 1NaCl和N

5、a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 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沉淀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结论应该是Ksp(AgCl Ksp(Agl)。【备考提示】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除杂和离子检验等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 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形成能力。4. :2012 海南化学卷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B 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 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D.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D【解析】银与氨水不反应,应用稀硝酸清洗,A选项错;硅酸钠具有粘性,能将玻璃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故硅酸钠溶液不能保存

6、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选项错;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由于 HCI具有挥发性,三氯化铁会水解彻底,生成Fe(OH)3, C选项错;锌能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故D选项正确。5. : 2012 海南化学卷8两种盐的固体混合物:加热时有气体产生,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A . BaCl2和(NH4)2S04B . AgNO3 和 NH4ClC. FeCl3 和 NaHCO3D. KCl和 Na2CO3AC【解析】(NH4)2SO3加热时会分解放出气体,BaCl2和(NH4)2SO3溶于水生成的沉淀为BaSO3它能溶解于盐酸,故 A选项符合题意;B中两

7、种物质溶于水生成的沉淀为AgCI,不能溶解于盐酸,故 B选项不符合题意;C中的NaHCO3受热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FeCI3和NaHCO3溶于水发生互促水解的反应,生成的Fe(OH)3沉淀溶于盐酸,故 C选项符合题意;KCl和Na2CO3受热都不分解生成气体,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6. :2012 安徽理综化学卷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 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玻璃仪器A分离乙醇和乙酸医酯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用pH =1的盐酸配制100ml, pH = 2的盐酸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C用溴水、淀粉-KJ溶液比较Br2与12的氧化性强弱 试管、

8、胶头滴管D用NH4CL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同时考查考生对简单实验的设计能力。A项,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混合物,然后加水振荡,分液即可得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水溶液,而要从乙醇水溶液中再分离出乙醇,需进行蒸馏操作,需用到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玻璃仪器;B项,还需用到酸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C项用试管、胶头滴管即可实现实验目的;D项,制备、收集NH3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大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故C项正确。7. :2012 福建理综化学卷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

9、试纸检验氨气C. 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 L 1碳酸钠溶液D. 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C解析:量筒用来量取液体的,一般不用来配制溶液。其它选项正确。此题主要是考查学 生一些实验常识,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也体现考试说明中的提高实验考查要求。8. :2012 福建理综化学卷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 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D 解析:有机化学必修部分只能这样,范围有限,要求不高,学生比较容易作答。4个选项分别考不同的知识,A是考有机反应类型,乙醇与钠反应可认为是取代反应

10、,乙醇与HBr反应,酯化反应等都是取代反应。B是考同分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是考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是考有机物的鉴别。9. :2012 福建理综化学卷 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I反应生成NH3的是A. 二氧化氮B.钠C.硫酸镁D. 二氧化硅B解析:钠与水作用得到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反应放出氨气。其它选项不正确。这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简单明了,基础题。10. :2012 浙江理综化学卷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 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 H、0、N四种元素C. 棉、

11、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D.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 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B 解析:A选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B选项,蛋白质是氨基酸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都含有C H、0、N四种元素,B正确;C选项,蚕羊毛属蛋白质,为含氮化合物。合成纤维除含C H、O元素外,有的还含有其他元素,如腈纶含 N元素、氯纶含CI元素等,它们完全燃烧时不都只生成CO2和H2O, C错;D选项,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大于胶体,大于10-7m (即大于 100mm) ,D 错。11. : 2012 浙江理综化学卷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12、是A. 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 分离B. 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 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 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 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D. 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 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B解析:做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 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

13、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B选项错。12. :2012 重庆理综化学卷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2CO3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用一氧化氮生成D. 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成红磷【答案】C13. : 2012 重庆理综化学卷 8对实验:中和滴定、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室制备乙 烯、乙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加热B必须隔热C必须用指示剂D必须用催化剂【答案】D【考点】化学实验【详细解析】中和滴定不需要加热,A错;制备乙烯不需要隔热,B错;中和热测定不需要指示剂,C错;实验室制备乙烯,乙酸乙酯制取都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D正确。14.

14、 : 2012 广东理综化学卷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 A12O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4CI和Ca(OH)2制备NH3解析:A有单质O2生成。B有单质Al生成。C有单质H2和N2反应15. :2012 广东理综化学卷 12下列陈述I、n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D选项陈述I陈述UAS匹有漂白性SO 2可使複水褪色B甌有寻电性町。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浓硫酸有運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盹和COD血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旧电路板中的铜解析:A关系不对,陈述n是还原性。B二氧化硅不导电。 C关系不对,陈述n是吸水性16. :2012 山东理综化学卷 11下列实脸操作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 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 NaCl溶液热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D【解析】中和滴定时锥形瓶无需用待测液洗涤,A项错误;NaOH溶液应该盛放在橡皮塞的试剂瓶中,B项错误;苯的密度比水小,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溴的苯溶液在上层, 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C项错误;蒸发NaCl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