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522443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摘要:人工智能已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技术领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可以让工程安全管理的操作更加规范以及管理的效率更高。通过人工智能对工程安全的管理,让工程安全管理的准确率更高,为优化工程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石。关键词:人工智能;工程安全;管理应用1、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l)是以机器为载体所展示出来的人类智能,其一般是通过普通的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的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具备综合性、技术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涉及各个领域,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它的核心在于能够建立与人相似甚至超越人的学习、推理、使

2、用工具等能力。目前,有大量的工具运用了人工智能,其中包括逻辑推理、搜索以及优化推理结果。人的思维可以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整理,类似于数据库,因此,人工智能最终可能演变为用机器代替人的思维。人工智能技术的优点在于其严谨性,能够有效地进行相应的工作安全监管,出现错误的概率较低,可以通过有效的智能化程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及时性。2、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2.1人脸辨识技术2.1.1人脸辨识概述人脸辨识技术是根据人员的面部特征情况进行人员辨识的一种生物辨识技术人脸辨识采用快速面部检测技术,可以从摄像头的监控视频图像中及时获取人脸的信息,并和人的面部数据档案库进行实时对比,实现对人实时的身份辨识。

3、随着技术应用的快速普及,建设分散式、大规模人脸数据库及辨识系统的成本降低辨识速度和准确度有所提高,人脸辨识技术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如企事业单位、建筑行业、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建筑行业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人脸辨识主要用于项目工程管理中,如工地人员的考勤管理,可用人脸辨识系统进行工人的实名制考勤打卡,实时掌握施工工地的作业人员出入工地的记录,也可以通过摄像头的视频监控实现远间隔、目标非配合状态下的实时身份、行为的辨识,实现智能化的预警,减少和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2.1.2 人脸辨识的原理人脸辨识是以人的面部特点为依据的,对于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数据集,首先辨识是否有人

4、的面部存在,如果辨别出有面部的存在,则继续给出面部的定位、尺寸和面部器官的定位,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继续抽取人的面部所包含的独特的身份特点,将其与已知的人的面部信息进行比较,最后辨别出人的面部信息,判断出此人的身份,实现一对一的管理。2.1.3 人脸辨识的步骤2.1.3.1 建立人脸的面部图像档案即用摄像头采集人的头部图像,从而获取人脸照片形成面部图像文件,将这些面部图像文件生成面部特征并编码储存。2.1.3.2 获取当前的人体面部图像即用摄像头捕获当前人员的面部图像,获取图像然后输入,并把当下的面部图像文件生成面部纹理编码。2.1.3.3 用当下的面部纹理编码和人脸的面部图像档案的库存进行对比

5、。即将当前面部图像的面部纹理编码与面部图像档案库中的面部纹理编码进行检索对比。上文中提到的“编码”是以人的面部的基本特点为依据的。这种面部纹理的编码方式可以适应光线及表情、发型和姿态的变化,在有无遮挡物的情况下都可进行识别,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因此,其可以从千万人中准确、快速地识别出某个人的身份。2.2 安全帽辨识技术2.2.1 安全帽辨识概述安全帽作为人身安全的保障用品,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施工人员的头部,减轻高空物体掉落带来的影响,防止被物体碰撞和击打。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是强制性要求,但是一些人由于个人原因不愿佩戴安全帽,这样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为提高对施工人员安全帽佩戴情

6、况的监督管理效率以及满足施工现场持续及时监管的要求,提出了安全帽辨识技术。2.2.2 安全帽辨识的原理安全帽辨识的工作原理是对工地上的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进行及时录制现场视频并进行辨识、跟踪和预警,安全帽辨识系统不依赖于其他传感器,直接通过视频或照片进行实时分析和预警,并将结果上传至监控工作站,然后服务器实时分析视频流,通过精密的计算、识别,准确判定施工人员是否有违章不佩戴安全帽的行为。2.2.3 安全帽辨识的步骤由于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现场有很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现场佩戴安全帽是一项强制性规定,但是由于个别人不遵守规定,对佩戴安全帽的行为进行监管是十分必要的。2.3 口罩辨识技术

7、2.3.1 口罩辨识概述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环境中尘土较多,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沙土或面对主要经由呼吸系统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专家、学者建议人们尽量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在施工生产环境中,面对无法避免的沙土和扬尘,佩戴具有尘土、颗粒物防护功能的口罩也是一项极其关键的劳动保护手段。考虑到一部分人由于生活、工作的特殊需要,可能需要长期暴露在相对高危的工作环境中,如何以尽可能快速、便捷的方法督促相关人员佩戴口罩并保证落实效果,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便成为一项重大考验。有效佩戴口罩进入工作场所可保护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不仅在施工现场中面临人员与车辆地域分

8、布范围广泛、活动频次较高活动时间跨度较长、人车流动性较大等现实问题,其他各个行业也存在人工资源紧张、监督管理成本高昂等情况,完全依赖人工进行检查人员是否佩戴口罩不可避免地存在工作效率低、工作强度大、覆盖面窄、时效性较差等弊端。2.3.2 口罩辨识的原理采集一些人脸和口罩佩戴的图像进行深度的学习,构建检测模型,将摄像头中采集到的图像或视频输入模型中,经过一系类的检测与计算过程,将检测结果进行预警和输出,对施工工作人员是否佩戴口罩的情况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3、人工智能在工程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原则在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无论使用人脸辨识技术、安全帽辨识技术、口罩辨识技术或其他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管理系统时

9、,要遵循以下5项原则3.1 标准化原则所选用的设备、系统、产品等要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规定以及行业的设计规范和相关的政策法规。3.2 经济实用性原则围绕工程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选取经济、实用的系统设备等,最大限度满足功能的需求,确保耐久实用。3.3 安全性原则所选系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备自我保护的功能,包括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以及传递信息的可靠性,避免受到黑客或者其他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3.4 易管理性原则系统选择容易管理和维护的软硬件设备,采用方便、简易的人机交换界面,以方便实际操作和使用,降低运营成本。4、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学理论的进步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工程安全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得到持续更新。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化、智能化及自动化程度较高,将其应用在工程安全管理活动中,能够实现对施工人员行为的高效识别,从而判定危险因素,实现有针对性的工程安全管理参考文献1 刘东海,方超,冷正华人工智能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20,35(09):31-34.沈翔,乔堃.人工智能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拓展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20(08):35-41.2 安蓓.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中应用及相关技术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02):109-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