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51905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论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论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内容摘要: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通过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故事性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现实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把现实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有关因素,从而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 生活情境 求知欲望 故事情境 引发乐趣 开放情境 创新意识 现实情境 应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

2、挑战性的”。乘着课堂教学改革年的东风,我把课改精神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数学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现实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有关因素,从而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乐学、好学、会学的潜能。 1、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

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于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因此,我就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问学生:怎样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学生在预习后会说出:把硬币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可以知道硬币的周长。我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又提出:怎样测量圆形桌面的周长?学生会说:用卷尺绕桌面一周,即可量出。教师继续提出:用绳子绑住小球,用力旋转形成

4、的轨迹也是圆,又怎样量此圆的周长?这个问题既不能在直尺上滚动,又不能用卷尺量,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于是我就告诉学生,只要认真学习新知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整节课就能全力以赴,饶有兴趣的接受新知识。只有当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既有意义又有收获时,就会增强学习好数学的信心和责任感,促使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使教学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创设故事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学生的形象记忆强,特别是喜欢听故事。我在教学分数知识时,用西游记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夏天中午时,大家都很口渴。师傅叫孙悟

5、空去摘一些野果来解渴。第一次孙悟空摘了8个桃子,叫猪八戒分,他很快就分好了。第二次,孙悟空摘到一个西瓜,叫猪八戒分,他不知道该怎么分了。同学们,你们替他想一想该怎样分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添了乐趣。 在讲到分数比较大小时又继续这个故事:一个西瓜师徒四人,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应该一人四分之一。”结果八戒以自己胃口大为由说:“我要多吃些,我要吃六分之一,最少也要吃五分之一。”悟空听了切了六分之一给了八戒,连说:“傻瓜!傻瓜!”这是为什么? .一段生动的故事,创设最佳数学情境,使得学生对分数的大小比较有了形象的认识。3、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6、为学生创设思维上的“开放”情境,充分挖掘有利因素,为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动机,还能沿着学生创造的倾向培养其创新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比多少时,我出示“运动会情境图”,“瞧,运动场上真热闹,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答:“我看见了踢球的,踢毽子的,跑步的,跳绳的,跳高的,办板报的”这时教师随机提问:“你能根据看到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比一比看谁提出的多?”学生回答:“我想知道踢球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我想知道谁多些?谁少些?”,“我想知道跳绳的比踢毽子的多多少人?”“我想知道办板报的比跳高的少几人?”其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提出前两个问题,优生可提出

7、很多问题,这样借助情境中的丰富信息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提出问题。像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起探究。“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4、创设现实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有趣、奇妙,教师就要想办法在呈现数学教学时能更贴近现实,使其显得更有实际意义、更有情趣。在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时,我在讲台上放了一个无盖铁桶。“请同学们看这个底面周长是9.42分米,高是47厘米的圆柱形铁桶,如果让我们做一个与它一样的桶,那么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平方分米)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孩子而言,铁桶是常用之物。这既是一个来自学生身边的“鲜活”的实际例子,更是每一个学生乐于探索实践的问题。同学们注视着水桶,交流合作,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并展开讨论 总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爱,对学习的爱,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湖北教育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