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515448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之一 大同镇民发学校 LT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训练六年制学校语文其次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好玩,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妙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班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同学进行科普训练,进展同学观看力量、审美力量、朗读力量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同学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

2、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习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 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其叙述方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教具预备 小壁虎剪图、课文录音、课文幻灯片4框、C A I课件、鱼模型。 5.课时支配 整课方案3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熟悉生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同学阅读课外读物的爱好。第3课时,识记生字的形,指导书写,完

3、成课后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一个特色”培育同学自读会读。遵循哪四个原则呢?1.“三为主”原则,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爱好、创设情景。3.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训练同学讲文明、懂礼貌。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同学把课堂学问向课外阅读、观看、讨论这一应用上延长,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学习语文与熟悉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规律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

4、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索、读中争论、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上课开头,为了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老师出示小壁虎剪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查找答案吧! 2.看幻灯,听录音故事,思索: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没有? 3.自由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提出两个要求:(1)画出本课生字词,留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检

5、查自学效果。 让同学依据要求读课文、使同学读有目的,能避开单纯地、盲目地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后进行检查,准时反馈,可以提高同学读书的仔细的程度。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缘由。 同学整体感知课文后,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课文。首先引导同学寻求小壁虎借尾巴的缘由,要求同学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同学很快就把借尾巴的缘由找到了(一挣,难看)小壁虎怎样挣断尾巴逃走的?放C A I课件,屏幕中显示出:一只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静静地爬过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鲜

6、亮、活动的画面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挣”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怎样?指导同学用难受的语气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强调?“多难看”。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缘由找到了,接下来引导同学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由于抓学法来学习,设计出“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习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习第四自然段采纳半扶半放的教法,学习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同学自学为主。实行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同学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育同学自学力量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习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观察什么?通过读与说,同学弄

7、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观察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老师扣住“摇”字问:小鱼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同学回答是由于小鱼摇着尾巴)老师就因势利导,让同学用手势演示“摇”的动作,老师进一步问: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怎么要写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爬的路程长,这为后面突破教学难点: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B.学习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同学一下子找出了答案: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同学分组读对话。再出示小黑板,假如小壁虎这么说:“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这么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拨

8、水。”把书上的“对话”跟以上“对话”比较一下,找出不同处,画上圈。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同学很快就明白小壁虎非常礼貌,称小鱼为“组组”,用“您”而不是用“你”,“行吗”不是命令,而是征询,小鱼也不是蛮不讲理,她也是实在没方法,很犯难,并适时指导同学做到与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较好地收到训练、教学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C.出示句式: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同学通过思索争论得出结论是由于小鱼要用尾巴拨水。“拨水”是什么意思?演示鱼模型,理解“拨水”意思。 总结学法:(指着板示的句式)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先学习壁虎爬到哪,观察什么;再学习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最终想想:为什么小

9、鱼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这样的总结,既对学校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经过起强化作用,又教给了同学学习的方法,注意了同学自学力量的培育。 (2)半扶半放,学习第四自然段。 A.老师出示句式引读本节,关心同学理挨次。 B.指导朗读。 C.争论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由于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于。 (3)放手自学第五自然段。 A.让同学自出读这个自然段,依据板示的句式,找出第一、二句写什么,第三、四句写什么。 B.争论:燕子为什么都能把尾巴借给壁虎?由于燕子要用尾巴把握方向。 三、四、五自然段采纳以上方法教学,使同学处于轻松、开心、乐观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对全体,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和同学的主体作用。

10、 另外,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把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既然动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呢?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同学自由读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难受、兴奋)小壁虎为什么难受?由于它向水里的鱼、陆上的黄牛、空中的燕子都没借到尾巴。为什么兴奋?由于它又长出一条新尾巴啦!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种易断、再生的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重放C A I

11、课件:一条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假如尾巴挣不断会发生什么后果?(会被蛇吃掉)从而悟到壁虎尾巴有自我爱护作用。这部分的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由一般结论推断、讨论出个别现象,至此突破了难点。 这种由事物的个别现象,总结出事物一般规律,再由一般基本规律去解释事物个别现象,即“个别一般。个别”,完成好两次推理,给同学渗透一点熟悉事物的一般方法,整个阅读过程,就是同学智力进展的过程,可以达到语言文字训练与规律思维训练同步进行,学习语文与熟悉事物同步进展的目的。 3.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扣住“傻”字问:“同学们,壁虎妈妈叫小壁虎傻孩子,小壁虎究竟傻不傻?”“一石激起千层浪”,

12、教室里的气氛热闹极了。有的说:“小壁虎确定傻嘛,连自己长出一条尾巴也不知道!”有的说:“小壁虎不傻,由于第一,在蛇咬住它尾巴的时候,他知道挣断尾巴去逃命。其次,它在借尾巴的时候多有礼貌,依据不同的动物,用不同的称呼。第三,傻孩子是妈妈对它的呢称。” (2)学习了26课,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把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爱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放CA I课件,屏幕中显示了猴子、松鼠、啄木鸟、狗四种动物,让同学说说他们尾巴的作用。假如仅仅只让同学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就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我就让同学仿照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观察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这样既培育了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又能使同学把所学学问转化成力量,从而获得胜利的欢乐。 附:板书设计 为了适应学校生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本课板书既用文字来表述,又配之以图画,使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