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511835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是当前教育界研究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施能力的主要阵地之一。为此,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探讨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规律。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界研究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充分展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主动参与探

2、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之一,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探讨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规律。一、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而非学习的结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地探究性学习

3、,成为学习上的主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给学生以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知识和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虽然接受了知识,却对知识不甚了解。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容易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争吵一文,主要是通过写通过同学之间的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事后又后悔,相互承认了错误,最终言归于好的事,表现了他们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课题本身就已经点明了事件,因此一开课,我先让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两遍,紧接着便问同学们:刚才我们齐读了课题,有谁能够告诉我,这篇文章是写谁和谁争吵?学生在预

4、习的基础上都可以回答,写的是克莱谛和“我”的争吵。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任何事情都很好奇。他们当然非常想知道,他们俩为什么会吵架?他们俩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一个突破口。在学生这种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教师紧扣课题,以学生的想法为线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次争吵中,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认真阅读课文,边用眼找,边动手画,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相比旧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分析课文时逐段讲解,或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习兴趣更浓烈,当然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得出自己的结论,“克莱谛是一个宽容的人,是个善良的人”学生都喜欢说出

5、自己的看法。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避免了老师的包办代替,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等”、“靠”、“要”的现象。学生口头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在探究性教学和教师的引导下,课堂已经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接下来理解“我”在争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父亲的话的理解,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二、引导全员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和主动性参与。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从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每个学生都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他们有能

6、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理解和解释。他们还具有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进行自行研究的能力。开展探究性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去发现、去探索有关的知识。探索性学习在个体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或集体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例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教师就注意利用问题来调动全员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进行预习,经过这一环节后,学生在课堂上纷

7、纷提出了问题,如:“科学家怎么知道太阳的温度呢?”、“课题叫太阳,为什么还用那么多文字写它与人类的关系呢?”围绕一个个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前后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谈论。在彼此的交流中,课堂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接着,教师又让组内同学分别讲解“水循环”、“煤炭的形成”、“风的形成”的内容,可以说在组内,每个学生在课题小组中都担当了一部分研究的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过程的提高,他们对太阳产生的兴趣更浓厚了。一些知识面较广的同学纷纷抢着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告诉大家,例如:太阳风是怎样形成、什么是太阳黑子等等。这样一来,有些落后的同学,不但没走神,反而激发了他们

8、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纷纷发了言。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要求。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三、把问题“还”给学生质疑问难是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首先,要创设质疑氛围,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问,首先要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偏或与课本所要解决的问题无关时,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当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

9、次或词不达意时,教师不要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继续说,并认真解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错或教师在上课时已反复强调过,而学生又当做问题提出时,教师不要嘲笑、讽刺、指责;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受到其他同学嘲笑时,教师要予以制止、引导,要维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其次,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疑。1.质疑课题。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质疑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跳水这一课时,可从题目入手,设计这样的引语:“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跳水?为什么要跳水?”这样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阅读,很快就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10、2.质疑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质疑、探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深入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文章中的重点句进行品析,引导学生质疑:“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三次,你有没有疑问?”刚一说完,学生的疑问便脱口而出:“为什么同一句话要在文中出现三次?”“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最后通过阅读、讨论、评价,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行解决疑问,达到自主探究学习的目的。 3.质疑反常之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课文有许多反常之处。如丰碑一课有这么一段神态描写“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学生

11、对“镇定”“安详”两个词难以理解,认为不合常理。此时,教师可抓住契机进行引导、点拨,使学生明白,老战士牺牲时之所以那么安详、镇定,是因为他有着舍已为人、视死如归的精神。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四、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问题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问题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求知欲。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能使学生沉浸在创造思维的优美意境中,犹如进入了童话中的仙境,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如在荷花一文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进行默读、体会,我再朗读,并播放了一段春江花月夜乐曲。在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花的动态美;接着,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把荷花的动态美用形象

12、的动作给演示出来。此时,老师和学生仿佛都已成为一个个美丽的荷花仙子,在优美的旋律中,在徐徐的晨风中翩翩起舞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随后,我再请一名戴荷花头饰的小女孩上台表演。小女孩活泼可爱的形象,优美动人的舞姿,甜美清纯的声音,仿佛再一次把师生带到了荷花池边,目睹了这满池荷花的美景。就这样,学生在新颖、独特的表演之中,不仅真正领悟到了荷花的美,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发展。最后,我出示了一幅鸳鸯戏水的荷花意境图,要求学生把这幅图画下来,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多侧面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是开放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是开放的等。通过让每个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参考文献:1顾明远.比较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李亚明.语文教育与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