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11年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50769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11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11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11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11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11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11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11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11年(一) 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整改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这样既抑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流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

2、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人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气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C.可以委

3、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答案:D解析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解析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

4、务。 2. 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A.12B.24C.36D.48E.72答案:E解析 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解析 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3. A厂2009年度百万工时伤害率为 。A.1B.2C.3D.4E.5答案:A解析 百万工时伤害率的计算。 解析 百万工时伤害率=2/1000(365-115)8)106=1。 4. 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作为A

5、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B.参与本厂内隐患排查治理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答案:ABD解析 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执业范围。 解析 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1号)第十七条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包括:(1)安全生产管理;(2)安全生产检查;(3)安全评价或者安全评估;(4)安全检测检验;(5)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6)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应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并签署意见:(

6、1)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2)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3)制订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4)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5)安全生产事故调查;(6)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7)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 5.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关于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C.由A厂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调查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调查答案:B

7、DE解析 一般事故的调查。 解析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其中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县级人民政府也可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 6. 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A.煤尘B.苯C.氯D.高温E.焦炉煤气答案:ABDE解析 职业性有害因素。 解析 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3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

8、害因素: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作业

9、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 职业病目录将职业危害因素分为10大类:(1)尘肺13种;(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3)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56种;(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6)职业性皮肤病8种;(7)职业性眼病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9)职业性肿瘤8种;(10)其他职业病5种。 7. 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被破坏的设施、设备后,还需 。A.重新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中的整改要求E.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答案:BDE解析 安全生产检查

10、的工作程序。 解析 安全检查工作一般包括:安全检查准备、实施安全检查、通过分析作出判断、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整改。 (二) B家具厂木材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

11、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d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A.医疗费用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C.事故罚款D.清理现场费用E.丧葬及抚恤费用答案:B解析 直接经济损失的范围。 解析 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如医疗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等;事故善后处理费用,如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现场清理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等;事故造成的财产损

12、失费用,如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等。 2.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特大事故D.重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答案:A解析 事故等级的判定。 解析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将“安全生产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13、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该等级标准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3. 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内的粉尘可能会引起的职业病是 。A.尘肺B.苯中毒C.炭疽D.职业性哮喘E.甲醛中毒答案:A解析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解析 木材的生物效应可分有毒性、过敏性、生物活性等,可引起许多不同发病症

14、状和过程,例如皮肤症状、视力失调、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病变、过敏病状,以及各种混合症状。化学危害是因为木材防腐和粘接时采用了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很多会引起中毒、皮炎或损害呼吸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木料加工产生大量的粉尘、小颗粒木尘沉积在鼻腔或肺部,可导致鼻黏膜功能下降,甚至导致木肺尘埃沉着病(俗称尘肺)。 4. 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 。A.密闭产尘设备B.粉尘惰化C.除尘净化D.通风净化E.防静电答案:ACD解析 生产性粉尘治理的技术措施。 解析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主要包括:(1)改革工艺

15、过程;(2)湿式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4)个体防护。 5. 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 。A.安装漏电保护装置B.安装电磁屏蔽C.采用TT系统D.安装机械连锁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答案:ACE解析 触电防护技术。 解析 所有电气装置都必须具备防止电击危害的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包括:T系统(保护接地);TT系统;TN系统(保护接零)。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包括: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6. 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粉尘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B.粉尘浓度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