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线主要施工方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50512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埋线主要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埋线主要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埋线主要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埋线主要施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埋线主要施工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埋线主要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埋线主要施工方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一、测量放线1. 施工测量控制: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 现场建立平面控制系统. 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2. 平面放线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 平面放线时 . 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 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中心线测量时 . 应每隔 2030m打一个中心桩 . 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 . 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材。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容用白灰撒出开挖线。3. 复测、定位根据监理的现场交桩和书面材料. 复测中如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 要及时报告甲方复测、纠正. 在重新交桩后 . 施工方应

2、再次按上述程序上报. 直至准确无误 . 甲方认定为止。4. 竣工测量工程施工结束后 . 即进行竣工测量 . 包括平面测量、平面控制系统的复核。.二 、地埋线路施工方法地埋线路大部分为隐蔽工程. 抓好线路的敷设工作 . 是确保地下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关键。1. 开沟开挖地沟 . 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开挖. 为保证沟直省线 . 使用“连桩法”。 先在地面测量放样 . 在确定的路径上将一个直线段划分为一个区. 三点成一线 . 每1020m 立一个小木桩。开沟时先不拔桩. 待沟基本成型后 . 前后照应 . 没有弯曲后再拔桩。挖沟深度一般要求在冻土层以下. 不得小于 1m.上口宽度为 0.7m, 沟底宽度为

3、0.3m. 沟底要求平整、硬杂物要清理干净。当地面出现高差时. 应挖成平滑斜坡 . 上下成圆弧形 . 以免电线弯曲过大。2. 放线放线前 . 要严格检查地沟质量、测试地埋线. 放线过程中不得损伤地埋线。放线者要随时注意检查导线有无缺陷. 要一边放 . 一边用手摸 . 眼睛注意看。对于有粗细不匀、护套层损坏等缺陷的地埋线. 在浸水测试时不容易测出. 而在放线过程中认真检查可以发现。放线过程中. 发现机械损伤 . 芯线断股 . 接头等应立即加上明显标志 . 并在填土前及时处理。 放线时严禁在地面上拖线前进. 防止打卷、扭折、交叉、拧绞或继续损伤。应根据线路距离. 选放线长度与之相适应的导线.尽量避

4、免出现接头。在放线时要留有一定得余度. 以备接头和膨胀伸缩用。导线连接地埋线端头制作时. 将地埋线端头削出15 20cm.用来与其它导线连接. 接头可用压接和缠绕法 . 也可以用并沟线夹连接。3. 沙土垫层首先用自卸三轮车将沙土运到沟边. 采用人工散撒 . 为保证垫层的厚度. 首先在沟底打上木桩 . 木桩高度在 0.2m, 然后用自制工具找平。.4. 排线排线的目的是核准相序 . 排好线间距离 . 留好裕度(曲折线) 。相序的规定为:面向受电侧. 左侧 L1 相、中间为 L2 相、右侧为 L3 相。用木板自制一个梳线耙. 将各条相线装入线耙 . 由一个人拉着梳线耙顺沟底徐徐向前移动 . 后面紧

5、跟二人随即覆盖一层10 20cm厚的填土 . 使电线按所要求的排列方式敷设固定。线路的始端、 末端线头 . 要留足接入控制开关或接线箱的长度。在线路中间如有分支或出现接头时 . 宜采用 U 形布线法 . 即把接线引出地面 . 在接线箱内接线 .以减少地下接头。如需要在地下接头的地方. 线端应多留出1.0 1.5m。 5. 铺砖电缆敷设后 . 铺砖可由多人同时进行. 将砖块铺放在沟槽中的电缆上. 以保证电缆能够承受足够的压力。6. 填土回填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随排线逐渐进行。排好线后. 随即向地沟内填松软细土或细沙1020cm厚压住地埋线。在线路有地下接头的地方. 要留一段距离不填土。在U

6、形布线处 . 要待排线人将线留够长度固定好再填土。同一线路只能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步回填. 不可多处同时进行 . 第一层土填好后 . 应进行一次绝缘摇测 . 以便发现隐伤 . 及时处理。第二步 . 经复测无问题后即可将全面回填。对地埋线沟无夯实要求 . 应自然下沉 . 回填土应高出地平面约30cm作为沉降层。如施工现场附近有水源 . 最好向地沟内放水将地沟浸实。回填土完毕后 . 再复测一次绝缘电阻值。将测试的数值做好记录. 填入施工记录表中。.7. 引线安装从线路埋深处至地面以及至三相插头这一段引进或引出线及从地面到接线三相插头处这一段地埋线. 因易受鼠患危险或人接触机会较多. 引线采用加装套管加

7、以保护。套管埋入地下部分长度应大于50cm.露地面部分全部套管。第三章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一、劳动力计划1. 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及配置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有关职能部门组成 . 下设各专业施工队。项目经理部定员 7 人, 设项目经理 1 人, 技术负责人 1 人, 设置 5 个职能部室 .主管各 1 名分管各项施工管理职能并监控各项具体要求在施工中的落实情况。施工队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业主要求. 进行现场施工操作。2. 工作机制及职责分工( 1)工作机制 实行三级管理体系 . 减少中间环节 . 项目经理部对各施工队直接管理。( 2)职责分工 项目经理按照合同条款 . 全面具

8、体地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 满足业主的合同要求。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和创优规划. 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 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 . 搞好项目机构的设置、人员选调及职责分工。科学组织施工 . 及时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进度计划安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 . 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重要决策。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 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 . 搞好成本控制 . 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沟通项目内外联系渠道. 及时妥善处理好内外关系。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指导. 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工作。 负责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文明施工、综合治理等工作 .严格执行某市

9、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程项目质量负责。抓好工程技术管理. 建设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 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工程技术责任制:明确项目部各职能部的主要职责. 使其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 . 做好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工作. 深入施工现场调查研究 . 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贯彻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与规程。建立图纸审查制度:在工程开工前 . 组织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 检查设计图纸的符合性、准确性等 . 并将图纸会审发现的问题形成记录. 交由监理、设计部门解答。 建立三级技术交底制度: 通过图纸会审 . 在问题及疑问得到明确解答后. 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技术人员、

10、施工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明确设计、施工、工期、质量要求。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施工技术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与有效性 . 设立专职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人员. 及时收集有关部门的施工技术资料 . 及时下发有关的施工技术文件、资料到各有关部门和人员 . 按施工技术要求、 业主要求及有关规定 . 按时整编工程竣工资料。 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及 IS0900 标准的有效实施。主持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含质量计划 ). 并随时检查、监督和落实。积极推广应用“四新”科技成果和工法。协助项目经理协调与建设、 设计、监理的关系 . 保证工程进度、 质量、安

11、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组织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 掌握质量现状 . 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 分析原因 . 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 . 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整改。定期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 指导有关人员进行质量通病攻关活动 . 搞好现场质量控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 积极进行施工方案调整与优化 .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主要技术措施并组织落实。 工程技术部负责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控制. 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调度、 勘察、征地拆迁工作 . 参加技术交底、 过程监控 . 解决施工技术难题。参与编制竣工资料并进行技术总结. 组织实施

12、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服务。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努力开发新成果。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计划的制定、 实施和管理 .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 适时提出施工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经理批准执行。参加验工计价. 对合格产品进行量测计量。 材料设备部负责材料、物资采购和管理。负责本工程项目材料、物资管理办法的制定.检查指导和考核施工队的物资采购与管理工作。负责本工程项目全部施工设备管理工作 . 制定施工机械、 设备管理制度。 参加工程项目验工计价. 对各施工单位的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费用情况提出计量意见. 评价各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情况。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部负责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检查、督促各施工作业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负责全线的交通安全工作. 重点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维护施工期间的交通畅通; 质量检查部依据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 负责质量综合管理. 行使内部质量监察职能。 确保产品在生产、 安装的各个环节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标识.并保护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 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最终检验的试验、检验和试验状态、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质量记录的控制 . 确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指导。负责全面质量管理. 组织工程项目的质量通病的攻关活动。负责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签证、管理工作。 计划财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