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50511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市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桂林市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桂林市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桂林市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桂林市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市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市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市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七上临沭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确凿(zo) 着落(zho) 高邈(mo) 不求甚解(shn)B . 荫蔽(yn) 贮蓄(ch) 匿笑(n) 咄咄逼人(du)C . 企盼(q) 侍弄(sh) 欹斜(q) 花团锦簇(c)D . 粗犷(un) 倜傥(tng) 憔悴(cu) 三省吾身(xng)2. (2分) (2017乌鲁木齐模拟)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谩骂 端详 中流抵柱 周道如砥B . 简练 浮躁 随声附和 不省人事

2、C . 喑哑 幅射 芸芸众生 鞠躬尽瘁D . 取缔 签署 处心积虑 心弛神往3.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不言而喻 ,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B . 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 , 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C . 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张明的英语考了108分,终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D .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批示,我们在采购时一定要做到精打细算 , 不乱花一分钱。4. (2分)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 . 他添

3、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C . 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D . 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5. (2分) (2017九下马山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枯藤老树昏鸦”写出一片萧索的秋景,衬托出了游子内心的悲哀B . “小桥流水人家”显得非常安逸、悠闲,这种安闲其实反衬了游子的无助、孤寂、伤感。C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说天晚了,远在天边的妻子想念着游人,想得肝肠寸断。D . 作者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含蓄深沉地表

4、达了异乡游子的悲凉、孤寂的心情。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8江汉) 古诗文默写 (1) 绿树村边合,_。(孟浩然过故人庄) (2) 相见时难别亦难,_。(李商隐无题) (3) 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 (5) 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美景喜爱之情的诗句是:_,_。 (6) 我们应有一种因理想而坚定的情怀,坦然面对人生逆境,摒弃“_,_”的怀才不遇之感。(请从韩愈的马说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7九上萧山月考)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 阅读

5、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品经典文学,悟百态人生。唐朝诗人_的小石潭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我国当代散文家史铁生的_,告诉我们:亲情是世间最珍贵的情感,无论何时不离不弃;读鲁迅的朝花夕拾,能让我们从_身上,学到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2) 学校开展“名著推荐墙”活动,要求同学们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推荐给其他同学。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两部,仿照示例,完成推荐。示例:水浒传梁山好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显英雄本色。备选名著:骆驼祥子名人传简爱格列佛游记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8. (19分) (2017七上云南月考) 阅读下面

6、【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注】涂:同“途”。当涂

7、: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非淡泊无以明志_非学无以广才_蒙辞以军中多务_及鲁肃过寻阳_(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复吴下阿蒙B . 静以修身 蒙辞以军中多务C . 夫君子之行 大兄何见事之晚D . 遂成枯落 肃遂拜蒙母(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 【甲】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_,_;【乙】文则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解下开始读书,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其中衍生出成语:

8、_。 (5) 诫子书中多次提到“静”,请说说你对“静”的理解。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9. (25分) 读短文回答问题听民歌听过民歌。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

9、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

10、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1) 文中写了作者

11、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2) 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3) 第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但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4) 第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说说你领会到了什么道理。(5) 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 (20分) (2017六上莱芜期中)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12、!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13、。”我想。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1)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一句中,作者用了一个“探”字,这个词用得很好,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它好在哪里吗? (2) 父亲为什么要叮

14、嘱孩子“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3) “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指的是什么? (4)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深刻含意?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七上鄞州期中)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6-1、6-2、6-3、6-4、6-5、6-6、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