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智库:看巴金与契诃夫笔下“小人物”悲惨人生的迥异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502643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人智库:看巴金与契诃夫笔下“小人物”悲惨人生的迥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千人智库:看巴金与契诃夫笔下“小人物”悲惨人生的迥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千人智库:看巴金与契诃夫笔下“小人物”悲惨人生的迥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人智库:看巴金与契诃夫笔下“小人物”悲惨人生的迥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人智库:看巴金与契诃夫笔下“小人物”悲惨人生的迥异巴金长篇小说一一寒夜,描绘了一幅灰暗、苍白的家庭琐碎生活,叙述了一个知识分子汪文宣的的懦弱及悲 惨命运。阅读寒夜很容易联想到契诃夫于60年前创作的的小公务员之死。不同的人物却拥有相似的人生, 让我一起走进这两位名家的思想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卓煜珺谈到,这两部小说都写了小人物在等级社会中的悲剧命运和无奈的忍耐,但是两部 作品在写作风格和表现方式等方面又有着很大差异,有着很强的比较文学的意义,他从不同方面具体分析契诃夫对巴 金的影响和两部文本的异同。2014年3月,汉斯世界文学研究发表了其研究。感情的触动与共鸣。契诃夫所生活的俄国,在废除了

2、农奴制这一崇高的革命理想实现之后,却是政府的腐败,愚 蠢的审查,残暴的风气世界已经分裂为丧失理智的侩子手和逆来顺受的牺牲品,但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冷漠自私和狭 隘。契诃夫在此时,应运而生。几十年后的巴金,在经历了年少的激情与抗争之后,在所谓的革命之后,看到到处是 契诃夫所说的“霉臭”,巴金想到遥远的契诃夫,创作风格急转,写出了与激流三部曲等作品中那种“火一样的文字”。 由此可见,是契诃夫的一系列小人物形象和冷峻的写作基调与写作主题,使巴金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从而触发其创 作风格的转变。“小人物”的哀叹和悲鸣一比较两部文本的相同点1)写作主题的相似性一一揭示宏大背景下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小公务员之死写

3、一嚏之死的荒唐之事,并没有直接描写俄国当时社会的全部状貌,却从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入 手,影射了整个俄国社会的黑暗。巴金他只是写了一个一些耳闻目睹的小事,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写了一个渺 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写了汪文宣从年轻时的满腹理想,到被现实所迫,曲终人散后,最终肺结核死去的压抑寒冷。 他们所揭示的都是宏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可见两部作品写作主题的相似性。2)写作特点的相似性化平凡为深刻高尔基对契诃夫的评价,契诃夫首先谴责的并不是个别的主人公,而是产生他们的社会制度;他悲悼的不是个别 人物的命运,而是整个民族祖国的命运。契诃夫在温和而冷漠的叙写小人物命运悲剧的背后,是对这些小人物“不 带

4、恻隐之心,不带偏好之情,只含深切同情”的深厚情感。利用契诃夫惯有的对社会的洞察力表达出对社会弊端批判 的深刻主题。同样,巴金在创作回忆中曾说:我写寒夜和写激流有点不同,不是为了鞭挞汪文宣或者别的人,“我有 意把结果写得阴暗、绝望、没有出路,使小说控诉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那个一天天腐烂下去的使善良人受苦的制 度。”汪文宣的悲剧是一幕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它“是在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在这一创作特点上,巴金对契诃夫可谓是一脉相承。3)人物形象的相似性悲剧的忍耐和怯弱汪文宣对上司的不满从来没有中断过,但又从来没有爆发过,只是默默地在心里忍耐着。这与小公务员的“老好” 的怯弱是一样的。切尔维

5、亚科夫和汪文宣最终的结局都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和其他原因的“鞭策”最终走向了死亡,结 束了伴随着“作揖主义”的奴性的悲剧的一生,这也可以说是二者结局的相似之处。风格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一比较两部文本的差异性1)叙述风格的差异冷峻和幽默是契诃夫作品总体的风格,契诃夫是站在旁观者的“零度叙述”角度,不加一句感情色彩的评论,风 格是幽默而冷峻的。巴金则不同,寒夜的创作风格始终是沉重的,压抑的,苦闷的。两部作品的风格差异是很明 显的。2)不同的含量和深度从篇幅来看,小公务员之死仅有2000多字的篇幅,因此内容含量相对较少,紧凑、短小精悍,故事简单, 人物、场景少,时间跨度只有短短几天。题材较小,格调幽默、调

6、侃。而寒夜是长篇小说,对于小知识分子汪文 宣被黑暗社会步步紧逼直至死亡展现的更加完整,叙述完整,笔调凝重、深刻,字字带血。在内容方面巴金对于社会 生活的表现力度也更深,因为有更大的篇幅详尽描写汪文宣理想破灭到走向死亡的历程。契诃夫在“小人物”的塑造方面对巴金后期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公务员之死和寒夜也有着主题和人 物等多方面的相似性,然而巴金的寒夜又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中,他在“走过了很长一段路之后”,掌握了契诃 夫现实主义的精髓,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出了属于中国的形象,在创作风格和表现方面有着自成一家的特点。 我们看到了两位作家崇高的艺术良心,对被压抑的小人物的深挚情感,以及各成一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但更让 我们叹服的,是契诃夫和巴金这两位伟大的作家对一个大时代里平凡小人物的沉默生死那种俯下身躯眼含热泪的悲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