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管理制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50219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管理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管理制度为规范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增强教育科研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由实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使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如期达成研究任务与预期目标,特制定本制度。一、指导思想以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本课题研究实验。 二、创新要求通过课堂的教学,激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关注生活,积极探讨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交流学习心得,老师从中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应用知识的程度,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进行有的放矢地改进,使之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达到双赢。三、具体制度1、学习、研究制度。、课题组负责人定

2、期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端正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各种教科研活动中,促进课题研究目标的全面落实。原则上每半学期1次,每个成员做好学习记录。、课题组在每学年初应制订详尽的研究计划,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探讨性,学年末进行总结。、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教学指导、听课、评课、说课等一系列的活动,活动量一学期争取达到3次以上。、课题组成员要严格执行课题研究方案,准时参加每次课题组教研活动,并做好记录。每学期上好一节课题研讨课,并作好每节研讨课的记录和评析。、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年尽量争取在校级或校级以上汇编或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

3、、课题组和个人的学习、研究活动均应有记录。、课题组成员每学年定阅一份教育教学期刊,每学期通读一本与本课题有关的专著,并写好摘抄或读书心得。2、课题档案制度。课题组要加强过程管理,做好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建立课题组档案及资源库。要及时将课题组各个成员的材料整理分类归档,具体档案资料如下:、计划性资料。包括申报表、上级立题批文、课题实施方案和个人每学期工作活动计划。、基础性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课题组实验教师的基本情况。、过程性资料。包括课题研究中典型课题的教学设计(教案)、课后评价记录和课外活动的设计、实施及学生活动的情况。教师研究的随笔、教师博客和课题研究大事记以及课题调查问卷报告等。

4、、专题性资料。包括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和学校网站课题研究专题等有关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效果性资料。包括个案变化和群体变化资料;教师研究成果反映:获奖论文、证书、出版的论著等;学生活动成果反映:学生获奖证明材料、发表的作品、成绩对比结果等,如学生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试卷及有价值的学生作业、制作等成果。、总结性资料。包括学年、学期专题研究总结、论文、报告、札记等课题资料。、资料由课题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汇总,要求在形成、积累、归纳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注意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注意建立课题档案的科学性、适用性。3、成果汇报制度。、课题组成员每人在实验结题阶段至少上一节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观摩展示课,通过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形成整合课教学模式。、课题组成员每人至少撰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4、课题实施情况报告制度。课题组向学校教科研室报告阶段课题实施进展情况,上交课题实施的阶段性总结等材料。5、课题组研究指导顾问:6、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