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58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50136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58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58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58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58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58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5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58(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 根轨迹终点由系统的( )决定。A、开环极点B、开环零点C、闭环极点D、闭环零点参考答案:B2. 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可以非常容易地由解析法得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 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系统状态空间实现中选取状态变量是唯一的,其状态变量的个数也是唯一的B.系统状态空间实现中选取状态变量不是唯一的,其状态变量的个数也不是唯一的C.系统状态空间实现中选取状态变量是唯一的,其状态变量的个数不是唯一的D.系统状态空间实现中选取状态变量不是唯一的,其状态变量的个数是唯一的参考答案:D4. 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A.

2、距离虚轴很近B.距离实轴很近C.距离虚轴很远D.距离实轴很远参考答案:A5. ( )是运用内环非线性反馈控制,构造伪线性系统。A.相平面法B.相轨迹法C.描述函数法D.逆系统法参考答案:D6. 如果系统受到扰动,偏离了平衡点,但当扰动消失后,能回到原平衡点,称这个系统是稳定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 二阶系统的调整时间长,则说明( )。A.系统响应快B.系统响应慢C.系统的稳定性差D.系统的精度差参考答案:B8.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称为被控对象或对象。(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 一阶惯性环节的斜坡响应一定是无差跟踪输入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0

3、. 用根轨迹的可以分析系统中的参数有( )。A.开环极点的位置B.时间常数C.系统变量D.反馈系数参考答案:ABD11. 通过级数求和法求取已知函数Z变换的缺点在于需要将( )写成闭合形式。A.无穷级数B.有穷级数C.有理函数D.无理函数参考答案:A12. 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当开环增益K增加时,系统( )A.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增大B.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增大C.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减小D.无阻尼自然频率减小参考答案:B13. 线性SISO定常系统=(A,b,c),输出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A.其不可简约的传递函数G(s)的全部极点位于s的左半平面B.矩阵A的特征值均具有负实部C.其不可简约

4、的传递函数G(s)的全部极点位于s的右半平面D.矩阵A的特征值均具有正实部参考答案:B14. 描述被控对象特性的数学模型包括( )。A.模型的参数B.模型的阶C.对象物理特性D.对象的结构特性参考答案:AB15. 控制电机的转速与控制电压间的关系呈现( )特性。A.饱和非线性B.死区C.间隙D.继电器参考答案:A16. 闭环控制系统均由以下基本元件组成:( )和被控对象、校正装置A.敏感元件B.误差检测器C.放大元件D.执行机构参考答案:ABCD17. 最小相系统一定是稳定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8. 串联超前校正环节使系统的稳定裕度增加。(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

5、. 闭环控制优点有( )和( )。A、跟踪误差小B、结构简单C、抑制干扰能力强D、成本低参考答案:AC20. 下列属于典型的传递函数是( )和一阶微分环节、二阶振荡环节、二阶微分环节、系统传递函数。A.放大(比例)环节B.积分环节C.理想微分环节D.惯性环节参考答案:ABCD21. 振荡次数越少,说明系统的平稳性越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2. 在根轨迹图上包括了系统的( )。A.动态性能B.稳态性能C.输入信号类型D.系统结构类型参考答案:ABD23. 下列器件属于脉宽调速系统的是:( )A、GMB、PWMC、GABD、DLD参考答案:ABD24. 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

6、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5. 信号恢复是指将连续时间信号变成离散时间信号。(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6. 关于状态变量的非奇异性变换说法正确的是( )。A.对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实质是换基B.非奇异线性变换后的系统特征值不变C.非奇异线性变换后的系统运动模态不变D.同一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个状态空间描述不可以非奇异线性变换互相转换参考答案:ABC27. 一阶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参数包括( )。A.阶B.时间常数C.时间D.稳态增益参考答案:BCD28. 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A.超调B.稳态误差C.调整时间D.峰值时间参考答案

7、:A29. 由状态空间模型导出的传递函数( )。A.惟一B.不惟一C.无法判断D.皆有可能参考答案:A30. 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其相角的超前特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1. 控制系统根轨迹分布( )。A.不能描述闭环稳定性B.可描述闭环稳定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描述闭环稳定性D.与闭环稳定性无关参考答案:B32. 在典型二阶系统中,( )时为过阻尼状态。A.1B.0C.=1D.=0参考答案:A33. 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的原理是( )。A.不同的B.有一定相似之处C.存在本质区别D.相同的参考答案:D34. 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 )。A.越小B.越大C.

8、不变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35.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s+1)/(0.1s+1),则它是一种( )A.相位超前校正B.相位滞后校正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反馈校正参考答案:A36. 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系统具有稳定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 传递函数是一种( )。A.线性模型B.平衡点处变化量的动态模型C.稳态模型D.非线性模型参考答案:AB38. 按是否满足叠加原理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 )。A.线性系统B.开环系统C.非线性系统D.闭环系统参考答案:AC39. 采用状态反馈对系统任意配置极点的充要条件是( )。A.0完全能控B.完全能观C.系

9、统镇定D.无条件参考答案:A40. 模数转换器与数模转换器为数字计算机的接口。(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1. 状态变量是唯一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2. 最大超调量越小,说明系统过渡过程越平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3. 最大超调量反映了系统的平稳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4. 一般控制系统受到( )。A.有用信号B.偏差C.波动D.扰动参考答案:AD45. 已知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s(s+1),则它是( )。A.Lyapunov渐近稳定B.Lyapunov大范围渐近稳定C.Lyapunov稳定D.Lyapunov不稳定参考答案:D46

10、. 只有当系统(A,B,C)完全能观测时,才能设计全维状态观测器。( )T.对F.错参考答案:F47. 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的特点是重视小的误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8. 下面关于稳定线性系统的响应说法错误的是( )。A.线性系统的响应包含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两部分B.线性系统的零状态响应是稳态响应的一部分C.线性系统的暂态响应是零输入响应的一部分D.离零点越近的极点在输出响应中所表征的运动模态权值越大参考答案:BCD49. 结构图建立过程中可以得出结构图的基本组成有( )。A.串联连接B.并联连接C.反馈连接D.负反馈连接参考答案:ABC50. 对线性连续定常系统,非奇异变

11、换后的系统与原系统是代数等价的。( )T.对F.错参考答案:F51. 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A.增加开环极点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增加开环零点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参考答案:A52. 关于根轨迹的规则有( )。A.根轨迹对称于实轴B.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C.根轨迹的分支数D.根轨迹的渐近线参考答案:ABCD53. 维数和受控系统维数相同的观测器为( )。A.降维观测器B.全维观测器C.同维观测器D.以上均不正确参考答案:B54. 若二阶系统的调整时间短,则说明( )A.系统响应快B.系统响应慢C.系统的稳定性差D.系统的精度差参考答案:A55. 稳定性问题是相对于某个平衡状态而言的。( )T.对F.错参考答案:T56. 下面哪些指标属于过程控制综合指标:( )A、静态偏差B、误差积分C、平方误差积分D、绝对误差积分参考答案:BCD57. 系统阶跃响应的最大超调量反映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大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8. 判定一个系统是否稳定有多种方法,其中不包括( )。A.劳斯判据法B.奈奎斯特判据法C.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D.信号流图法参考答案:D59. 典型的非线性环节有继电器特性环节、饱和特性环节、不灵敏区特性环节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60. 二阶线性系统的阻尼比决定了其振荡特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