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观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500841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梅竹马》观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梅竹马》观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梅竹马》观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梅竹马》观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梅竹马》观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梅竹马》观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梅竹马》观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梅竹马观感青梅竹马观感之所以是观感,是因为当初买到了被出版社冠以同名的作品集,是登上拜访旧识的火车前,因担心旅途枯燥而从书店随手抓了两本书的缘故。然后来我意识到,当你坐在绿皮车的硬座车厢里读樋口一叶时,周身会有一种不是女装胜似女装的气氛(尤其是抱着一个一米多长的蓝鲸抱枕时),让人微妙地感到有些不自在。那大约是因为樋口的文字,太过完美地表现出了那种女性化的柔美和凄婉,以至于让人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境也代入其中了。这样生动的刻画,大约也就是我喜欢樋口一叶的最单纯的原因了。而在我看来这一个原因就够了。读樋口一叶是我提出来的,细究下去,大约是当顾一一问我推荐什么文章的时候,想到有几位都是初识,我希望找

2、一部最能体现我阅读偏好的小说权当自我介绍,就选了青梅竹马。青梅竹马上可以贴的tag很多,浪漫主义啊,明治初期啊,日本传统啊这些背景都在其上有所体现,但我最喜欢的,是它高于一切的故事性,或者说,对小说内部封闭世界的一种尊重。如是说显得有点模糊,不过不妨举其他小说作为对比,就能看出青梅竹马的特点。近来语文课在读鲁迅,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了。其实鲁迅和樋口一叶的创作背景很有些相似,所处的都是各自国家方才开始近代化,而近代文学和思想也方兴未艾的年代;明治维新的日本,其.问题未必比之辛亥革命的中国要少,这一点从他们需要两次内战来解决思想分歧就可见一斑。然而鲁迅与樋口一叶的文字,看得出来是极其不同的。鲁迅

3、的小说是极功能化的,出发点在于反映抨击时事,这样的小说诚然也可以是好文章,但其侧重点就多半放在了.性上,角色的构建,词句的斟酌,都围绕着反映现实.的目的,因而之于故事本身,很难说有趣或是动人;相应地,在樋口一叶的遣词造句和形象勾画中,最优先的目的是对种种物哀的刻画,在角色的一言一行、环境的一更一易中传达出让人共鸣的心绪,而.背景,则仅仅作为物哀的来源或是便于读者理解的注脚。更直观些地比较的话,欠下酒钱消失的孔乙己,其形象已经被封建礼教的象征意味塞满了,比之留下纸花离去的信如,前者像是人偶而后者像是生人。或者再举个例子的话,从推理小说而论,.派推理和本格派推理就是注重小说.性和故事性的对立面吧。

4、本格派更关心推理本身的逻辑是否精妙,而.派则注重推理故事反映出的世态炎凉。就个人而言,喜欢本格派多一点。并不是说故事性和.性不能彼此共存,就好像樋口一叶的文章也有.性的一面在其中,就好像任何作者的创作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同时代.思潮的影响,但两者在被创作出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反映了文学创作的两种目的。注重.性者,其小说的出发点是宏观的,意在解决.问题或是宣传某种思想,而注重故事性者,其小说的出发点是微观的,意在作者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小说甚至全部书对于我来说,是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空间维度,是我在有限的生命中体验更多经历的途径,和现实同等甚至更加重要,也是我灵魂得以稍作歇息的避风港

5、;因此,我希望对书中世界内部的独立性保持尊重,也就更喜欢那些关注故事性本身的小说了。而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如前所述,尽管我已经不是很有.责任心的人,我还是承认总有些.问题需要解决的(但至于人们该不该给别人灌输自认为正确的思想,我存疑),不过我总是怀疑是不是有必要在小说中讨论.问题。我总觉得要解决.问题者,当去写社论、写政治论文、做公开演讲,而不是藉由小说遮遮掩掩地表达观点(当然,旧时文字狱的年代,似乎确实有这个必要,但那是不得已的妥协之举而非上策了)。我以前在推文里写到过,李清照在词论中讽苏轼等人的词作是句读不葺之诗,反映的即是把词这一抒情文体用作社论的光怪陆离之处,而于我个人立场来说,小说的目

6、的也在抒情,因而读注重.性的小说,就难免有李清照读苏词之感。这么看起来,似乎就很容易导向左翼作家注重.性,右翼作家注重故事性的推论了,这涉及到我们究竟应该关心.多一点还是关心我们自己多一点,在此就不多谈了。总有些观点认为儿女情长的文字是缺乏意义的,尤其是在国内,尤其是在代表如今.主流的上一代人,其生长环境还没完全脱离意识形态斗争的情况下。但其实,这里容我说个人看法的话,抒情者比之指点江山更有意义也说不定。.总是处在变革中,我们在上世纪初抨击君主,上世纪中期抨击布尔乔亚,上世纪后期抨击官僚如此循环往复,每个.形态都有各自的问题,也不怎么有没有代价的解决方案;然而人的思绪,那些被春花秋月拨动的心弦,却是每个时代共同的东西,是人的天性;而关心那些此起彼伏的.问题者,要追根溯源,也许也要从人的喜怒哀乐着手吧。届时,或许他们会觉得,这.上总要有的些许的悲哀,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代价。青梅竹马观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