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专业小抄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49953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专业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电大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专业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电大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专业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电大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专业小抄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电大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专业小抄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专业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专业小抄(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好文档开放教育(本科)汉语专题(1)课程典型考点解析(1) 简要说明“汉语专题(1)”是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从语音、语汇、语法、方言四个角度深入探讨研究现代汉语结构属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为了使学员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相关重难点,重庆电大的责任教师以近三到五届中央电大的考题为蓝本,针对考试内容总结出典型考点,对重要的考点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解析,总结出该考点可能拓展的考试方向。请同学们在期末复习时将这些重要的考点认真消化以考出更好的成绩。典型考点1: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一)考点扫描本考点是第四章的内容。普通话作为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对方言起着示范作用,规

2、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的发展,逐渐向普通话集中靠拢。普通话对于方言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普通话对方言的强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渗透和覆盖两个方面。(二)真题链接1(2007-1)简答:为什么说普通话是一种特殊方言?2(2007-7)简答:今后汉语方言的发展会不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为什么?3(2006-7)简答:什么是基础方言?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三)考点解析这三个问题都考察了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互相之间具有连续性。弄懂了其中一个问题,才能继续回答下一个问题。这是方言一章中的一个重要考点。第一, 为什么说普通话是特殊方言?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

3、是属于语言变体,与其他方言之间是兄弟关系,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也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但是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作为全国推广使用的通用语言,自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普通话是一种特殊的方言。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普通话是在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又不同于方言,它要对基础方言的成分进行选择吸收,不是全盘吸收,所以普通话是非常规范的民族标准语;第二,普通话还要从其它方言中吸收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所以普通话比任何方言都要丰富完善;第三,普通话作为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对方言起着示范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的发展,逐渐向普通话集

4、中靠拢。由此可见,普通话对于方言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普通话对方言的强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渗透和覆盖两个方面。所谓渗透就是普通话语言成分直接进入方言,在方言区形成新派和老派不同的层次;而新派代表着新生的,年轻的力量,对老派产生很大影响,这是共同语对方言影响,方言发展逐渐向共同语靠近的直接体现。所谓覆盖,就是普通话进入方言区,与方言并存并用,形成双语区,普通话与方言以双语方式在同一地区并用,二者在使用范围和使用场合上有所分工,不过普通话逐渐挤占方言原有的使用领域。而随着普通话的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在一个地区因为工作、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确立了其权威地位,对方言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那么方言就将向普通话集中

5、靠拢。因为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是国家推广的通用语言,具有规范化特点,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又具有统一的书面语,作为标准语,普通话来自方言又高于方言,对方言起示范作用,规定方言的发展方向,必然对方言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方言则要从属于普通话,向普通话集中、靠拢。二、方言今后的发展会不会向普通话进一步集中靠拢?这不仅是一道考试热点,也是形成性考核作业中的一个问答题。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不在于你作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关键是要大家结合所学的方言基本理论和对社会现实现象的观察来谈个人的认识体会,从而达到培养理解能力的目的。那么方言今后的发展到底会不会向普通话进一步集中靠拢?我们认为这只是从理论上进

6、行一种探讨、预测,至于结果,恐怕目前谁也下不了肯定的结论。因此,我们不妨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肯定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向普通话集中、靠拢,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探讨论证呢?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第二,普通话有统一的书面语,方言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只能采用共同语的书面语,必然要受到普通话的影响;第三,普通话作为共同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等,都是使用普通话;第四,当前经济大潮中我国各方言间的流动人口很多,为了相

7、互沟通,他们都使用普通话。这样,使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人口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方言的使用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范围将日渐缩小。由此可见,今后方言的发展向普通话靠拢是必然趋势。如果你认为方言今后不会进一步向普通话集中靠拢,这也没有什么不对。方言产生了这么多年,存在了这么多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并没有萎缩,这本身就说明方言还是有市场的。同时,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本身又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是地域文化产生发展的泉源,具有非常独特的人文价值。方言与俗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俗文学产生的基础,民歌、传说、民间故事、地方戏曲、曲艺等是方言性最强的文学样式

8、。很多非常具有地域色彩的戏曲、曲艺等,无一不是依靠方言的滋养才得以发展的。方言本身属于地域文化,而方言又是厚重的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文化生存的根基,与地域文化具有一种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五花八门的方言存在,也就没有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地方文化,而这些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融合了当地语言使用者的情感的传统文化,可以反作用于方言,无形中又进一步扩大了方言的影响,进一步巩固了方言的地位。一种语言,包括方言,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方言)的消失,那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多元文化的消失,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可见,方言还会保持其独立性,不会受到普通话影响,不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

9、,至少,这种集中。靠拢的时间是无法预见的,可能很久很久。从这个意义上看,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或许会同共同语永远共存下去,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方言在今后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但不会被消灭,因为一种方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损失是巨大的,难以衡量其价值。当然,就作业而言,上述正反两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认识就可以了,而不应该是正反两方面都谈,那样你到底是什么观点就无法判断了。我们这里,只是从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理解认识的思路而已,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认识、结合自己所处方言文化的特色,谈得更深刻,更有理论。三、为什么普通话要以北方方言基础方言?基

10、础方言就是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基础的方言。民族共同语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一定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的方言就是基础方言。能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基础的方言,往往是全民族中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影响比较大的,例如我国北方方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就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条件,同时,它的使用人口最多,通行地域最广,也是比较重要的条件。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北方方言因其分布地域广、使用人口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在各个方言中最具有优势,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北方方言在众多方言中的优势地位:第一,北方方言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很大。北

11、方话区域,是汉民族兴起、发展之地,我国南方诸方言区域,则是中原汉人在不同时期南迁开发的区域,北方中原一带,历来就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自1153年金朝迁都北京以来的八百多年,北京又一直是我国各朝的首都,这就使得北方话影响逐渐扩大,地位更显重要。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力量,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作为各级官府的交际通用语言而传播到全国各地(北方话又被称为官话就是这个道理),北方话逐渐取得了沟通各个方言的交际工具的地位。第二,北方话具有雄厚的文化基础。北方话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也非常突出,我国现在使用的书面语白话,就是唐宋时期在北方口语基础上形成的。由于这种白话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与北方口语非常接近

12、,通俗易懂,不像传统的书面语文言那样晦涩难懂,脱离语言现实,因此白话产生以来,发展很快,影响越来越大,自明代以来,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小说,基本上都是用这种白话写成的,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以及一些话本小说。这些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流传全国,扩大了北方话在全国的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北方话在全国的传播,为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北方话文学对全国的影响,表面上是几本书,实际上是这些名著后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的综合体现。如果没有这样的综合实力,这样的文学巨著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推向全国。第三,北方话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用北方话的人口比起其它方言来

13、也要多得多,约占整个汉民族人口的70,按我国现有人口计算,属于北方话区域的人口至少在八亿以上。北方不少少数民族,由于长期同汉族杂居,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汉语发生了融合,也说北方话,比如满族、回族等,这样说北方话的人就更多了。第四,北方话通行地域广阔。北方话所属地域也是非常广阔的,几乎遍及全国。北方话通行的区域为: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四省市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的昆明,直线距离约3200公里,从西北的酒泉到东南的南京,直线距离约20

14、00公里,这样大范围的区域,数百万平方公里,人们通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这种高度的一致性就是在世界上的语言中也是很难找到第二个。同其它方言比较,北方话更具有交际上的共通性。第五,北方话词汇系统具有一致性。北方话虽然覆盖20多个省市区,分为若干个次方言,词汇方面也有不少差别,但从总体看,北方话的词汇系统却有相当的一致性,比如双音节词占据优势地位,古语词保留比其它方言少等,在北方话中都比较突出,这说明北方话词汇完全是随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的。从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看,北方方言的优势地位的确是非常突出的,是其他方言无法望其项背的。选择北方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可以说是汉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四

15、)考点拓展针对此考点方向,有可能还将考察有关方言的其他知识点。下列部分练习题以供同学们参考练习:判断正误题:1、普通话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所以,北京语音就是普通话语音。2、北方方言内部语音系统没有任何差别,高度一致,所以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3、普通话是特殊方言,与其他方言是兄弟关系。简答题:1、如何进行方言的分区和划界?2、现代汉语方言的基本情况如何?3、什么是晋语、徽语、平话?开放教育(本科)汉语专题(1)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 简要说明“汉语专题(1)”是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从语音、语汇、语法、方言四个角度深入探讨研究现代汉语结构属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为了使学员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相关重难点,重庆电大的责任教师以近三到五届中央电大的考题为蓝本,针对考试内容总结出典型考点,对重要的考点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解析,总结出该考点可能拓展的考试方向。请同学们在期末复习时将这些重要的考点认真消化以考出更好的成绩。典型考点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一)考点扫描本考点是第四章的内容。方言是语言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特点的现实反映。同样一种语言,其发展情况在各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