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498931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 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 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目前正是雨季,XX高速公路各项目部要采取应对措施,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 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 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 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

2、软 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 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 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 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 育时,最易发生滑坡。(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 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 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 位。坡度大于10 度,小于45 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 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资料

3、Word(4)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 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 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 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 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 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 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 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 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

4、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 发滑坡。影响滑坡的活动时间相关因素及其规律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温、 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大致有如下规律:(1) 同时性 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如强烈地震、 暴雨、海啸、风暴潮等发生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 都会有大量的滑坡出现。(2) 滞后性 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作用因素的时间。如降雨、 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这种滞后性规律在降雨诱发型 滑坡中表现最为明显,该类滑坡多发生在暴雨、大雨和长时间的连续 降雨之后,滞后时间的长短与滑坡体的岩性、结构及降雨量的大小有 关。一

5、般讲,滑坡体越松散、裂隙越发育、降雨量越大,则滞后时间 越短。此外,人工开挖坡脚之后,堆载及水库蓄、泄水之后发生的滑坡也属于这类。由人为活动因素诱发的滑坡的滞后时资料Word间的长短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大小及滑坡的原先稳定程度有关。人类活 动强度越大、滑坡体的稳定程度越低,则滞后时间越短。 人类活动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1) 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 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 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 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6、2) 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 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 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 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 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尤其是厂矿废渣的 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 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 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 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 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

7、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因而近 年来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应加以重视。 滑坡发生前的异常(前兆)现象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不 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坡的预兆(前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如下 几种:资料 Word(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 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 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3)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 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4)大滑动

8、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 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6) 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 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 象。(7) 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8) 临滑之前,在滑坡体围的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 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滑坡体稳定性的识别方法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可 粗略的判断它的稳定性。已稳定的堆积层老滑坡

9、体有以下特征: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3) 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 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资料 Word(4) 目前的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5) 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6) 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体常具有下列迹象(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3) 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4) 滑坡表

10、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5) 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6) 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7) 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山体滑坡处置对策1、力量调集。根据现场情况调集照明、防化救援、抢险救援、后勤 保障等消防车辆和大型运载车、吊车、铲车、挖掘车、破拆清障车等 大型车辆装备,以及检测、防护、救生、起重、破拆、牵引、照明、 通信等器材装备,并派出指挥员到场统一组织指挥。如果现场情况严 重,仅仅依靠消防力量无法完成时,应及时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调集公安、安监、卫生、地质、国土、交通、气象、建设、环保、供 电、供水、通信等部门协助处置,必要时请求驻军和

11、武警部队支援。2、现场警戒。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要及时与国土资源局的工程 技术人员配合,根据滑坡体的方量及危害程度,来确定现场警戒的围。 同时立即发布通告,对滑坡体上下一定围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域;资料 Word通过、VHF、扩音器等多种形式通知滑坡体上下一定围的人员立即撤离;启动应急撤离方案,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组织人员、财产撤离。3、侦察监测。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往往还会发生二次或多次山 体滑坡。消防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时,首先要对山体滑坡的地质情 况进行侦察,确定可能再次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对其进行不间断监 测,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对山体滑坡监测方式有三种: 1)宏

12、 观监测,在地方行政管理和专业部门技术指导下,利用肉眼的巡查和 利用测量工具(如皮尺)测量地表裂缝变化。2)专业监测系统,专 业监测系统是采用综合监测手段(全球卫星定位(GPS)监测、遥感 (RS)监测、地表和深部位移监测等)对重大崩滑体、重要设施基地 实施立体和应急监测的专业化监测与预警体系。 3)宏观监测与专业 监测结合并用。4、开辟通道。交通部门迅速调集大型铲车、吊车、推土车等机械 工程车辆,在现场快速开辟一块空阔场地和进出通道,确保现场拥有 一个急救平台和一条供救援车辆进出的通道。5、搜救被困人员。滑坡体趋于稳定后,启动搜救工作预案,消防 部门主要利用生命探测仪、破拆器材、救援三脚架、

13、起重气垫、防护 救生器材、医疗急救箱等设备,深入山体滑坡事故现场搜寻救生。在 塌方部遇有人员埋压,利用生命探测仪进行现场搜索,确定被埋压人 员的数量及其具体位置,采取兵分多路,利用破拆、切割、起吊等装 备进行施救。同时可用听、看、敲、喊等方法寻找被困人员。在利用 破拆、切割、起吊等装备进行施救时,为防止造成二次伤害,可采用 救援气垫、方木、角钢等支撑保护,必要时也可用手刨、翻、抬等方 法施救。在施救过程中,必须安排国土资源部门技术人员对山体滑坡 情况进行监测,如有再次发生滑坡险情,迅速通知现场救援人员撤离。资料 Word山体滑坡处置行动要求1、本着“先易后难,先救人后救物,先伤员后尸体,先重伤

14、后轻伤” 的原则进行。2、现场应设置安全员,安全员应在不同方位全过程观察山体变化 情况,一旦发现垮塌征兆要立即发出警示信号,救援人员要迅速、安 全撤离现场。3、救援人员不得聚集在山体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区域作业,避免 山体再次垮塌,给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带来危险。4、未完全确认已无埋压人员的情况下,一般不得使用大型挖掘机。 当接近被埋压人员时,应在确保不会发生坍塌的前提下,小心移动障 碍物,防止伤害被埋压人员。5、救援初期,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施工机械 车辆清楚现场。6、采用起重设备救人时,不能盲目蛮干,必须认真研究受力情况。 尤其是使用机械作业时,每台机械都必须配有观察员,发现异

15、常征兆 应立即停车,防止因强挖硬拉而造成误伤。7、加强同公安、国土、安监、卫生、交通、民政、城建、通信等 部门的合作,协同配合开展救援行动。个人遇险应对措施 当遇到滑坡正在发生时,首先应镇静,不可惊慌失措。为了自救或救助他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当处在滑处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 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资料 Word2、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 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 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当遇到无 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

16、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3、对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一旦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 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并立即组织有关政府、 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4、滑坡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当受伤时应呼救“120”。“120” 是全国统一的急救中心的。凡遇到重大灾害事件、意外伤害事故、严 重创伤、急性中毒、突发急症时,在对伤员或病人实施必须的现场救 护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呼救“120”,寻求急救中心的援助。 个人遇险应急的自救互救1、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道畅通是实施人工呼吸的重要环节。在施行 人工呼吸前,应首先清除患者口中污物,取去口中的活动义齿,然后 使其头部后仰,下颌抬起,并为其松衣解带,以免影响胸廓运动。2、人工呼吸救护者位于患者头部一侧,一手托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