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49708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与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与反思兴业县北市三中 谢汉军课题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了解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说明文的能力,能分析课文结构层次。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增强开发、保护海洋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分析说明方法。难点: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的现状和未来。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海洋丰富物产有关的图片、视频,制作好教学课件等。学生: 利用图书馆、网络搜寻

2、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详读文本,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1、播放视频2、师讲授:随着“神九”“神十”的升空,“蛟龙”的下海,在“上天、下海、入地”这三条人类摆脱若干生存危机的出路中,以海洋的潜力最大,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人类的故乡海洋。(出示幻灯片,以大海为背景)3、板书课题:海洋是未来的粮仓1、生观看视频后谈自己知道的海洋。2、带着好奇进入新课学习利用视频导入,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感知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信息。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 巡回督查和指导2

3、、 师归纳:(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2)、开发海洋资源,使大海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3)、海藻数量多浮游生物丰富海洋鱼虾众多未被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潜力巨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1、文章开头列出了人类将来要面临怎样的危机?2、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3、为什么海洋能成为未来的粮仓 ? 35分钟后,请学生当堂交流讨论结果,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整体感知课文。三、详读文本,合作探究师设计问题:1、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3、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4、请你判断,下列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生分四组讨论问题并在班内展示分享。结合文本,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问: 1、海洋开发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大海是人类摆脱危机、走出困境的最佳选择。但是,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2、海洋曾是生命的起源,那么现在人们应该如何更好合理的利用、开发海洋资源呢?请大家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用“海洋是人类未来的_(大矿场、大能源库、大药房、栖息地)”格式向大家说明,并稍作解释。3、为了让我们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该怎么办?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量。五、课堂小结本文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

5、粮仓的原因,科学地说明了海藻和海洋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众多的鱼虾等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的原因。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潜力巨大,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能妥善解决人类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因为如此, 同学们更应懂得关注海洋的现状和未来,增强开发、保护海洋的意识。板书设计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逻辑顺序)总:生存危机(人口、耕地、资源) 海洋可能成为粮仓 海藻; 浮游生物分:海洋粮仓 阐释原因 鱼虾; 尚未开发总:总结全文 再次强调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教学反思一、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节课中的一个特点。新课

6、标中提出语文课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习活 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应该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整节课中,从开头的“获取信息,到学习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捕捉分析点,自己去获取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过程中只起到引导、总结、启发进一步思考的作用。这就比由老师去将现成的结论“喂”给学生要好得多。在语文课上,一些结论并不是十分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经历了就有所得,有收获。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仅在课外学习中得以体现(如:小组搜寻海洋资料、介绍海洋资源),而且在课堂也真正得以体现。学习说明语言时两组句子的对比

7、,在分析中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方法。 本课还设计了多次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主要在于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取长补短,从中感悟、理解、提高。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感染、互相吸纳,营造了浓烈的读书氛围。 二、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和“说”的能力。如第一次自由朗读课文勾画主要内容,交流获取的信息,这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学习说明方法。三读课文,深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步一步,逐层深入。 本节课巧妙地结合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说话的能力。本单元口语训练的要求是让学生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并向大家介绍科普知识。针对这节课的内容及要求,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学

8、习的环节,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学习的说明方法、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当一回小院士,把课外阅读、查阅的资料向大家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直观的画面,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的认识更为直观、具体。多媒体课件多以大海为背景,既符合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增加了美感,使学生赏心悦目。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优美的学习环境,且学习要求在图片中明确提出,为学生指出了学习的任务、方法等。四、在设计中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时,教给从词语入手,从范围、程度这两方面体会准确性的方法。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在学习中时时提出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图书馆、网上查阅海洋的资料,在教学中师生共享。新的语文教学提倡语文学习应该紧密与生活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课堂中掌握的知识充分运用于课外的阅读学习中,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六、突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表现在学习了说明文后,学生掌握了多种说明方法和准确的说明语言,并能在后面的拓展训练中运用。人文性表现在要学生获得大量海洋资料后,增强“海洋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