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49557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申 请 表课程名称 中医学类(运动医学方向)课程设置优化与执行的研究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类别负责人 赵 仙 丽 职称(学位) 助教(硕士) 院、部 体 育 部 教研室 运动医学教研室 填表日期 2006 年 7 月 14 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处制填写说明:1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将分期分批地扶植已有一定基础的、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照教研室申请、同行评、专家审核、择优扶植、重点建设、面上推广的原则,有步骤地进行。2各院、部、中心提出申报的建设课程,必须是重点建设课程,它应具备以下条件:教学条件齐备,教学环节完善,有一

2、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学考核手段科学。3为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课程建设验收通过后,各院、部、中心可提取适当奖励经费。4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及经费预算须经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审核通过。各院、部、中心须加强督促,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教学处。5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年,经费下拨半年后进行中期检查,一年后验收。6凡按期或提前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并有一定推广经验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在各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可优先推荐。7申请表中各栏应准确填写,不够可附页。附页及提供材料须与申报表大小一致,并装订成册。一、课程基本情况(中医与运动)课程面向专业中医学(运动医学方向)相关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传统保健体育中药学等

3、总学时讲授课时习题课时应开实验数实开实验数363311教学大纲特色 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项目结合,讲授中医与运动康复、运动营养、中医体质学及运动处方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中与中医相契合的理论,同时,对学生进行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基本实验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注:提供教学大纲名 称已使用几届使用效果现使用何讲义中医与运动第一稿1较好教学参考资料实用运动医学中国传统保健体育养生4良好体育与健康5良好实用中医实验方法学教学声像资料太极拳自制VCD4良好脏腑内调功自制VCD2较好开展CAICAD情况课程教研室师资情况职称结构人数学历结构人数年龄结构人数正副教授博士生55岁以上讲

4、师1硕士生145-55岁助 教2本科生235-45岁1教 员专科生35岁以下2注:提供教师名单、学历、专业、职称等详细情况二、近三学年本课程教学情况学年(比例)0304学年比 例0405学年比 例0506学年比 例正教授上课人数副教授上课人数讲师上课人数183.3助教上课人数216.7近三学年学生课程考试成绩统计(提供试卷样本及考试分析意见)学年学生数考 试 成 绩 分 布平均成绩试卷样本编号备注85分76-84分60-75分60分050681383013182.4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与落实情况该课题是在吴志坤副教授2003年市教委中医学运动医学方向课程体系的研究顺利完成的基础上,针对指导

5、性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具体探讨课程设置的优化,并结合目前教研室中医与运动课程需在以前基础上继续细化,中医与运动讲义第一稿已经在校内印刷进行教学实用,该模块由该门课程的主讲教师王颖老师负责,同时在相关参与授课的老师协同下,针对在前一学年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专家调研和其他学科专家合作,在讲义中体现并进行修订、补充。三、课程建设申请负责人及主要合作者情况姓名年龄学历所学专业职称教学、科研成果名称(论文、专著教材、教学研究等)及获奖情况吴志坤43硕士体育学副教授设立中医学运动医学方向的可行性研究王颖42本科中医临床讲师社区老人健身管理策略研究、传统体育运动对提高晚年生命质量的探讨获上海高校论文一等奖赵仙

6、丽28硕士方剂学助教中医复方强力制剂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徐划萍25本科运动人体科学助教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标准的探讨张 彩27硕士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一、课程基本情况(运动医学文献)课程面向专业中医学(运动医学方向)相关先修课程体育运动概论体育生物科学概论等总学时讲授课时习题课时应开实验数实开实验数2820411教学大纲特色 讲授中医药领域在文献学方面,与运动医学联系紧密的中药类、方剂类、骨科类、针灸推拿类、周身关节类及相关的中医学文献知识,是在中医学类运动医学方向专业开办以来,交叉学科相互借鉴、融合下的产物,是对中医学和运动医学文献方面资料的整合,目前只有我校开设该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学习文

7、献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引导作用。名 称已使用几届使用效果现使用何讲义运动医学文献教学参考资料实用运动医学中医文献学5良好中医文献与检索3良好教学声像资料开展CAICAD情况课程教研室师资情况职称结构人数学历结构人数年龄结构人数正副教授博士生55岁以上讲 师硕士生45-55岁助 教本科生35-45岁教 员专科生35岁以下注:提供教师名单、学历、专业、职称等详细情况二、近三学年本课程教学情况学年(比例)0304学年比 例0405学年比 例0506学年比 例正教授上课人数副教授上课人数讲师上课人数助教上课人数近三学年学生课程考试成绩统计(提供试卷样本及考试分析意见)学年学生数考 试 成 绩

8、分 布平均成绩试卷样本编号备注85分76-84分60-75分60分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与落实情况该课题是在吴志坤副教授2003年市教委中医学运动医学方向课程体系的研究顺利完成的基础上,针对指导性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具体探讨课程设置的优化,在文献所的负责下,利用我校文献所的资源,在文献所制定设计好运动医学文献大纲的基础上继续细化,加强和文献所的合作,在相关文献的专家的参与和鼎力支持下,解决运动医学文献课程的编写中的具体内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运动医学文献讲义。三、课程建设申请负责人及主要合作者情况姓名年龄学历所学专业职称教学、科研成果名称(论文、专著教材、教学研究等)及获奖情况李洁41博士中

9、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文献学副研究员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中国中医药年鉴循证医学李兆健39博士中医学、中医文献学副研究员包来发60本科中医学研究员四、课程建设目标、内容和意义(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并写明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1、 课程建设目标:通过该课程建设,使中医学类运动医学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科学,改进课程设置中不合理的环节,使该专业在培养复合型的中医药人才中的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和规范;同时解决在课程设置和执行过程中相关科目如中医与运动、运动医学文献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顺利迎接2007年的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2、 课程建设内容:本课程建设共涉及三个模块:(1)在原有课程建

10、设课题的基础上,针对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及时对进行修改整理的过程进行整理和研究,规范本专业的课程设置。(2)在文献所的鼎力支持下,在相关老师的倾力参与下,运动医学文献的讲义和教案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使该专业课程设置能够得到具体落实,教学计划能够顺利执行。(3)使在课程设置执行过程中,如中医与运动课程具体内容能够细化、内容更加科学,编排上能够更合理,适应教学的规范要求。3、课程建设意义: 我校是第一个设置中医学运动医学方向专业的中医院校,培养既懂中医,又了解运动医学的复合型运动医学人才。2003年9月成立至今,已招收了三届学生,教学计划也执行了三年,针对在具体课程落实的过程中,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

11、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该课题可以对具体课程设置过程中的变动进行梳理和总结,使该专业的课程建设更趋向合理化和科学化。 运动医学文献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目,旨在培养学生对运动医学文献的认识、并掌握查阅文献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在运动医学教研室的牵头下,在文献所的鼎力合作下,已经完成其大纲的编写,具体内容还需继续充实,是目前运动医学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关系到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落实。因此,在课程建设的推动下,进行该门课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研室针对培养复合型中医药运动医学人才的需要,编写了中医与运动讲义,并在03级已进行了授课,对其中的内容构画、结构设计、学时安排方

12、面,也发现了一些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地方,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研室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所以通过进一步的细化,能够对该讲义在内容、结构上都有一个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建设实施的方法 根据课程建设的具体环节,分三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课程设置 由运动医学教研室赵仙丽负责,在教研室的参与下,对近三年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并继续在下一年中及时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尤其06级新生在课程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跟踪和归纳。第二个模块:运动医学文献 由文献所李洁老师负责,由具体的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充实相应的内容,争取在0607学年第一学期完成讲义的编写工作,使其能够顺利进行教学。第三个模块:中医与运动 由运动医学教研室王颖老师负责,在教研室的合作下,进行讲义内容删繁充疏,仔细校对,并补充相关具体环节的内容,并在排版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编排,使讲义内容更加丰富,设计更加科学,提高教学效果。六、计划进度第一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